高速列车定制车型的可视化技术指标实例构建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373681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920005.0

    申请日:2015-12-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95 G06F17/503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高速列车定制车型的可视化技术指标实例构建方法,包括:获取定制车型的需求元模型实例;依据所述定制车型的需求元模型实例中的需求项检索映射规则,得到需求映射规则;将所述定制车型的需求元模型实例作为所述需求映射规则的输入项,依据所述需求映射规则输出定制车型的技术指标实例;将所述定制车型的技术指标实例写入所述技术指标可视化模板中,生成可视化技术指标实例。本方案基于需求驱动,通过定制车型的技术指标实例作为从需求到产品转化过程中的保障,为后续的快速设计提供技术指标文件的设计支撑数据,满足高质量高标准研发的要求。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高速列车定制车型的可视化技术指标实例构建装置。

    一种技术指标实例生成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573916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757866.7

    申请日:2014-1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 G06Q10/06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指标实例生成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需求元模型实例,所述需求元模型实例包括第一需求项和第一参数值;从映射规则数据库中获取映射规则,所述映射规则用于表示第二需求项与技术指标项之间的映射关系;利用所述第一需求项匹配所述第二需求项,如果所述第一需求项与所述第二需求项相匹配,则基于所述映射规则,利用所述第一参数值对所述技术指标项进行赋值操作,生成技术指标实例。预先建立需求与技术指标之间的映射规则,便可在进行新车型开发时,根据开发需求,选择合适的映射规则,并基于映射规则生成技术指标实例。这样,就可避免列车开发过程中重复开发的现象,有助于提高开发效率,节省开发资源。

    高速列车快速设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537155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757579.6

    申请日:2014-1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高速列车快速设计方法及系统,建立高速列车的技术指标体系和产品结构树,根据所述技术指标体系建立对应高速列车的需求元模型,根据产品结构树建立对应高速列车的产品元模型,根据已知高速列车设计的相关数据建立需求元模型、产品元模型和技术指标系统三者之间相互映射关系;根据技术指标体系、产品结构树、所述需求元模型、所述产品元模型和所述相互映射关系建立快速定制设计系统;向所述快速定制设计系统输入新的高速列车设计需求所需的相关数据;生成对应所述新的高速列车设计的车型所需的已知高速列车的设计数据,由此有效的减少已知高速列车研发产品的重复研发工作,充分利用现有研发资源,提高了高速列车研发效率。

    高速列车定制车型可视化产品元模型实例构建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574248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0926310.0

    申请日:2015-12-1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高速列车定制车型可视化产品元模型实例构建方法,包括:获取已知高速列车定制车型的产品相关数据;依据产品相关数据以及与其对应的产品元模型得到定制车型的技术指标实例;依据产品元模型的参数项,将定制车型的技术指标实例赋值到所述产品元模型中,得到产品元模型实例;将产品元模型实例以可视化方式进行显示,得到可视化产品模型实例。基于需求驱动,针对与参考车型不匹配的产品元模型的参数项部分进行研发,可以减少大量的研发工作,提高车辆设计的速度和准确性,降低研发成本。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高速列车定制车型可视化产品元模型实例构建装置。

    一种高速列车设计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302957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712404.8

    申请日:2015-1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列车的设计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车种设计、编组形式设计、车体断面设计、车辆平面布置、车辆重量估算和车下设备布置;其各个流程环节均能够采用已知高速列车车型的数据作为参考,在设计过程中,待设计高速列车的一些布置和设计参数可以直接借用现有的已知高速列车车型的数据,因而,本发明提供的设计方法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研发资源,如此能够避免研发人员的重复研发工作,节约了人力、物力和时间,为能够满足快速高效地进行车辆研发制造的需求提供了保障。

    一种高速列车的车型开发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978411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10350477.7

    申请日:2015-06-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3062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高速列车的车型开发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新开发车型的各项需求参数,形成新开发车型的需求实例数据;根据该需求实例数据,查找新开发车型的各项技术指标参数,形成新开发车型的技术指标实例数据;将新开发车型分别与各已知车型进行技术指标实例数据的匹配,并将匹配度最高的已知车型作为参考车型;对于新开发车型相对于参考车型不同的目标技术指标参数,将其对应在参考车型上的结构参数作为待改进结构参数,将待改进结构参数与目标技术指标参数对应地组成各项研发任务并呈现;响应于针对各项研发任务的结构修改操作,在参考车型的车型实例上对车型结构进行修改,以构建出新开发车型的车型结构并得到其车型实例。

    一种高速列车需求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915106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301123.3

    申请日:2015-06-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列车需求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输入的高速列车需求数据;向用户显示所述高速列车需求数据和对应的结构树及分类树;根据用户对所述高速列车需求数据和所述结构树的关联操作,获取所述高速列车需求数据和所述结构树的对应关系,以及根据用户对所述高速列车需求数据和所述分类树的关联操作,获取所述高速列车需求数据和所述分类树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高速列车需求数据、所述结构树以及分类树的对应关系,对应保存所述高速列车需求数据、所述结构树和所述分类树。可见本发明实现了对高速列车需求数据的采集以及规范化处理,减少了对高速列车需求数据进行处理时的工作量,同时减少了出错率。

    高速列车产品元模型构建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573184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757616.3

    申请日:2014-12-1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高速列车产品元模型构建方法和装置,包括:获取已知高速列车产品的产品相关数据,根据获取的所述产品相关数据建立产品结构树;根据产品结构树建立对应高速列车的产品元模型,当获取新的高速列车设计需求所需的产品相关数据;通过所述产品元模型和所述产品结构树,生成对应所述新的高速列车设计的车型所需的已知高速列车的产品设计数据,可见,当获取新的高速列车设计需求所需的产品相关数据;通过所述产品元模型和所述产品结构树,可以快速生成对应所述新的高速列车设计的车型所需的已知高速列车的产品设计数据,由此有效的减少已知高速列车研发产品的重复研发工作,充分利用现有研发资源,提高了高速列车研发效率。

    一种列车自身机械阻力的测试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30379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271702.9

    申请日:2013-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列车自身机械阻力的测试装置和方法,包括试验车、安装在实验室的滚动试验台、数据采集装置、试验台测试系统、线路供电装置,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加入试验车,让试验车通过摩擦传动驱动滚动试验台同步运行;同步测试不同速度级下试验车输入电功率及输出机械功率得到包含车辆自身损耗功率和轮轨间损耗功率在内的总损耗功率;将总损耗功率通过计算换算成总等效阻力;总等效阻力与轮轨阻力之间的差值即为列车自身机械阻力。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实验室条件下的测试装置和方法,通过在实验室内设置一套起陪试作用的滚动试验台系统,测量不同速度级下的损耗功率,进而得出空载和带载状态下的等效阻力及总等效阻力,再进一步计算出轮轨阻力及自身机械阻力,测量方法和装置简单,易于操作,测量精确。

    车轮踏面、车轮、变轨距转向系统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097937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127923.2

    申请日:2019-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轮踏面、车轮、变轨距转向系统及车辆。该车轮踏面适用于变轨距轨道,与该车轮踏面相匹配的轨道具有至少两个轨底坡,车轮踏面包括连续平滑连接的轮缘、高锥度区、常工作区和低锥度区,轮缘和高锥度区分别具有相反的弧形端面;常工作区内形成有滚动圆,滚动圆所在位置为踏面水平基准线,滚动圆在横移时,常工作区分别与轨道在各组轨距和轨底坡下匹配有对应的等效锥度。本发明的车轮踏面能够适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轨距轨道系统环境,可以使高速列车具有良好的轮轨接触关系,从而使列车运行更加平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