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耗能水平缝剪力墙结构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87678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10236717.7

    申请日:2012-07-1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周颖 吕西林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带耗能水平缝剪力墙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水平缝、消能减震装置、脚部钢板、栓钉、填充层和基础。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中设置水平缝,使剪力墙变形集中于水平缝处;水平缝处设消能减震装置,该装置在受拉时出现屈服、在受压时不被压屈,呈现出类似小型防屈曲约束支撑的耗能性能,从而增强剪力墙的耗能能力;用栓钉连接钢板来保护水平缝之侧剪力墙脚部的损伤性能;用填充层在不提供刚度的同时,防止消能减震装置的锈蚀。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的剪力墙结构。本发明抗震概念设计清晰、结构构造简单、施工方便,所用材料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滞回耗能能力,在相同大变形条件下较传统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损伤小。

    一种部分预制与部分现浇的叠合剪力墙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49656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910195044.3

    申请日:2009-09-0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部分预制、部分现浇的叠合剪力墙及其制作方法。将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工厂预制(PCF板);一部分在在施工现场现浇,预制部分(PCF板)和现浇部分整浇后形成叠合剪力墙。预制PCF板板厚一般控制在60~80mm。单块PCF板板宽不大于3.0m、板高不大于6.0m,板重不大于2吨。板内配置单层双向钢筋网片;同时在内侧按450~600mm间距预埋纵、横向叠合钢筋,叠合钢筋外露部分锚入现浇部分。本发明较目前使用的剪力墙结构纯外挂墙板自重减轻,施工难度降低,提高了生产效率及施工质量,并且节能环保。

    基于叩诊声音及加速度信息的混凝土结构损伤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3837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365917.1

    申请日:2024-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叩诊声音及加速度信息的混凝土结构损伤检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叩诊锤、麦克风、加速度传感器、数据采集仪和处理器,该方法包括:利用叩诊锤、麦克风和加速度传感器收集混凝土结构的叩诊声音及加速度信息,并对收集的叩诊声音及加速度信息进行数据处理,用于构造数据集;之后利用数据集对搭建的神经网络架构进行训练、验证及测试,建立得到损伤状态检测模型;获取当前混凝土结构的叩诊声音及加速度信息,经数据处理后输入损伤状态检测模型,输出得到损伤状态检测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实时准确且便捷无损地针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损伤状态检测,并能进行损伤状态的分类识别。

    一种新型节能自复位UHPC-混凝土组合框架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1723088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407304.5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节能自复位UHPC‑混凝土组合框架节点,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框架节点具体为:通过耗能连接件及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将预制UHPC‑混凝土组合梁和预制UHPC‑混凝土组合柱装配在一起,是一种干连接节点。装配后的新型节能自复位UHPC‑混凝土组合框架节点包括连接节点和除连接节点以外的其他区域,连接节点浇筑UHPC,其他区域仍采用普通混凝土。UHPC‑混凝土组合梁在与UHPC‑混凝土组合柱相连的端部布置2个小角钢条,防止运输安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角部局部破损。本发明在确保节点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损伤控制能力及自复位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节点低碳节能效果。

    主动调谐质量效应的旋转惯性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108533657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547352.7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主动调谐质量效应的旋转惯性阻尼器,包括直流伺服电机、平动/转动转换装置、行星齿轮组变速装置、转动质量、能量收割电路、控制芯片、控制电路等。本发明通过平动/转动转换装置,将阻尼器两端的相对平动转化为传动轴的高速转动;通过行星齿轮组变速装置与直流伺服电机,调节阻尼器的等效惯性质量;实时调节能量收割电路的电阻值以达到所需等效粘滞阻尼值。本发明可以依据主体结构状态,实时调节阻尼器的等效惯性质量和等效粘滞阻尼至所需最优值;同时实现振动能量的收割和储存,以提供部分控制电路及工作状态指示装置所需电能。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建筑桥梁等多种工程振动控制中,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一种提升RC框架核心筒结构防倒塌能力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07552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19676.2

    申请日:2016-09-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4 G06F17/5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RC框架核心筒结构防倒塌能力的设计方法,(1)根据既定条件对RC框架核心筒结构进行常规设计,得到初始模型;(2)选择具体一个框架柱或剪力墙关键部位做失效处理,运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整体结构进行静力响应分析,评估其倒塌状态;(3)若步骤(2)中框架核心筒结构并未发生倒塌,继续施加动力荷载,进行倒塌全过程分析并评估其倒塌状态;4)对其余关键部位重复步骤(2)-(3),以得到每个关键部位处于失效状态后的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响应,并对其进行倒塌评估;(5)对RC框架核心筒结构进行性能设计,提高其防连续倒塌能力。该方法通过倒塌全过程分析可以直观清晰地判断框架核心筒结构是否发生倒塌破坏,而不需要借助倒塌判别准则,同时可以了解倒塌机理并基于此进行防倒塌设计。

    运用颗粒阻尼技术提升结构抗倒塌能力的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84642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19342.5

    申请日:2016-09-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00 E04B1/985 E04H9/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用颗粒阻尼技术提升结构抗倒塌能力的优化设计方法,(1)对框架结构建立初始模型;(2)确定一个或多个对结构受力起重要作用的部位;(3)依据拆除构件法,选择一个部位做失效处理,运用有限元软件对剩余结构进行分析,验算其是否满足抗倒塌要求;(4)若步骤(3)中结构发生了倒塌,则该构件视为关键部位,并分析此时结构的受力状态;(5)对步骤(2)中确定的其余部位重复步骤(3)-(4),并进行倒塌评估;(6)结合颗粒阻尼技术与传统抗倒塌设计,对结构的关键部位进行优化设计,对加强后的结构再次进行验算。本发明在传统拆除构件设计法增强构件强度的基础上,运用颗粒阻尼技术减小结构响应、节约成本,为提升结构抗倒塌能力的设计提供了一种优化方法。

    一种三向可恢复功能的框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421583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707370.3

    申请日:2015-10-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吕西林 崔晔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1903 E04B1/98 E04B2001/1996

    Abstract: 一种三向可恢复功能的框架结构,包括自复位框架梁和框架柱,在两个水平方向,所述的自复位框架梁与框架柱通过无粘结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和角钢连接,混凝土梁端部设有钢板,所述的混凝土柱周设有钢套筒,所述的无粘结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穿过混凝土梁、梁端钢板、混凝土柱和柱周钢套筒,用锚具锚固。梁柱连接采用自复位梁柱节点形式,柱与基础连接采用自复位柱脚节点形式。梁柱连接采用自复位梁柱节点形式,柱与基础连接采用自复位柱脚节点形式。本发明能够使结构在地震作用过后自复位,中震和大震后,结构无明显损伤,可快速投入使用,大大节约了震后的修复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缓冲型悬吊式颗粒调谐质量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102817423B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210332837.7

    申请日:2012-09-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冲型悬吊式颗粒调谐质量阻尼器,包括阻尼器腔体、颗粒群、缓冲材料、钢索和限位装置。阻尼器腔体为长方体或圆柱体,可以为单个,也可以在水平或/和竖直方向设立多个,单个腔体内部平铺一层颗粒群,钢索将结构内设置的预埋件与阻尼器腔体铰接,并在阻尼器外部设置限位装置,以防止其振动过大撞坏结构。在风或/和地震等作用下,该装置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沿着多个方向振动,一方面通过调谐结构自振频率,另一方面通过颗粒群的滚动、滑动、摩擦、碰撞转移和耗散结构的动能,加入缓冲材料后尤其可以增加碰撞所耗散的能量。由于该装置在阻尼器腔体内加入了缓冲材料,且采用钢索悬吊,故其不但比不加缓冲材料的装置减振效果更好,且比采用单向铰悬吊的装置具有更多方向的减振效果。

    一种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墙板构件的连接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02561554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210035655.3

    申请日:2012-02-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吕西林 王墩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的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墙板构件的连接节点。该连接节点包括第一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板(1)、第二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板(2)和接缝型钢混凝土梁(4),第一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板(1)和第二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板(2)通过封闭矩形钢筋环(3)交叉重叠连接,接缝型钢混凝土梁(4)位于封闭矩形钢筋环(3)中间。本发明采用传统简单的设计理念即接缝型钢混凝土梁来实现预制混凝土墙板之间的连接,不仅可以可靠有效地加强预制混凝土墙板之间连接,较好地实现内力传递,同时也可以通过接缝型钢梁中型钢较为显著的变形耗能能力来改善预制混凝土墙体的整体抗震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