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87565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477805.9
申请日:2017-06-22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C11/00 , B60L11/1809 , B60L11/1818 , B60L2200/32 ,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在线充电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与水下待充电装置连接,包括:位置采集装置、水上控制器、水下充电装置及设置在水下待充电装置上的受电插头;水下充电装置包括水下控制器、外围传感器及送电接头;位置采集装置采集水下充电装置和水下待充电装置的位置信息;外围传感器采集水下充电装置的水下深度和离地高度信息;水上控制器分别与位置采集装置、水下充电装置连接,用于根据位置信息和外围传感器采集信息调整水下充电装置位置,直至与水下待充电装置间的距离在预设范围内,将水下充电信号发送至水下控制器,以控制送电接头与受电插头连接形成充电电路。因此,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系统或方法能够实现水下在线充电,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709574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018568.9
申请日:2019-01-09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 中国海洋大学 , 青岛海研电子有限公司 , 山东拓普液压气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微地形激光扫描成像系统及三维地形重建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坐底平台、移动平台、摄像机、激光器、电机舱、驱动舱、控制舱和上位机交互系统;上位机交互系统通过传输机构与电机舱、驱动舱和控制舱连接,用于输送电能、发送控制指令、获取摄像机拍摄的图像以及根据图像绘制海底三维地形图。本发明通过在海底设置用于拍摄海底激光条纹图像的摄像机以及带动和承载摄像机、激光器运动的坐底平台、移动平台等,实现了对海底一定范围内的激光图像扫描,同时根据拍摄的图像能够还原出海底三维地形,实现对海底的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226830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610852673.9
申请日:2016-09-27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洋磁力探测装置及探测方法,该装置包括测量船、设置于测量船上的船载实验室磁测部分、浮空器壳体及设置于浮空器壳体内的浮空器磁测部分,所述浮空器壳体与所述测量船之间通过绳缆相连接,并且所述浮空器壳体飘浮于空气中,所述浮空器磁测部分包括磁力传感器、磁力数据采集电子单元及浮空器传输单元,所述船载实验室磁测部分包括数据记录计算机及实验室传输单元。本发明海洋磁力探测方法及装置,该探测方法及装置不受工作海区的限制,还可与其他船载设备、拖曳设备同步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03713326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659235.7
申请日:2013-12-09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青岛科技大学
IPC: G01V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地震仪抗拖网海床基,包括布放装置、OBS、沉耦架、浮体舱、浮体、声学释放器、回收绳索舱、回收绳索、主舱、方形竖井、八边形棱台状外罩和坐底框架。要点是主舱由八边形棱台状外罩底部和坐底框架对应连接而成,回收绳索舱、布放装置和方形竖井固定在坐底框架上,方形竖井和回收绳索舱分别置于主舱中央和一侧,声学释放器固定在浮体中心,置于回收绳索舱顶部的浮体舱中,连接浮体的回收绳索与回收绳索舱连接。固定OBS的沉耦架固定于方形竖井中心,由柔性连接装置与布放装置的侧边U型环连接。优点是系统安全性高,能抵抗拖网渔船作业的移动和撞击破坏,满足在恶劣环境下进行长期、定点、连续、自动监测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8037534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1711445422.X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IPC: G01V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水下移动平台的水声阵列装置,所述水声阵列装置与所述水下移动平台连接;所述水声阵列装置包括:外挂自容式采集舱、多通道水听器线列阵以及挂载机构;所述外挂自容式采集舱通过所述挂载机构外挂固定在所述水下移动平台上;所述外挂自容式采集舱与所述水下移动平台连接,所述外挂自容式采集舱还与所述多通道水听器线列阵连接。本发明所述装置在深海海域进行地震探测作业时,避免了大深度海水对声波的大幅度衰减,提高了地震探测分辨率,增加地层穿透深度。本发明所述装置应用于水声学调查时,方便的控制水下移动平台航行并移动到另外位置的海底再次静止,节省了水声阵列回收与再次布放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107483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1711449620.3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下移动平台的地震勘探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外挂式电子舱、电路集成装置、水下移动平台、挂载机构、多电极发射列阵和多通道水听器线列阵;外挂式电子舱通过挂载机构外挂固定在水下移动平台上,电路集成装置设置在外挂式电子舱内,电路集成装置与多电极发射列阵连接,多电极发射列阵与多通道水听器线列阵连接;电路集成装置包括多通道水声数据采集装置、声源主机、光电接驳盒和电池组,多通道水声数据采集装置与声源主机连接,光电接驳盒分别与多通道水声数据采集装置、声源主机、电池组以及多电极发射列阵连接。本发明能够避免大深度海水对声波的大幅度衰减,提高地震探测分辨率,增加地层穿透深度,进而提高勘探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187565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1710477805.9
申请日:2017-06-22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在线充电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与水下待充电装置连接,包括:位置采集装置、水上控制器、水下充电装置及设置在水下待充电装置上的受电插头;水下充电装置包括水下控制器、外围传感器及送电接头;位置采集装置采集水下充电装置和水下待充电装置的位置信息;外围传感器采集水下充电装置的水下深度和离地高度信息;水上控制器分别与位置采集装置、水下充电装置连接,用于根据位置信息和外围传感器采集信息调整水下充电装置位置,直至与水下待充电装置间的距离在预设范围内,将水下充电信号发送至水下控制器,以控制送电接头与受电插头连接形成充电电路。因此,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系统或方法能够实现水下在线充电,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709574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910018568.9
申请日:2019-01-09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 中国海洋大学 , 青岛海研电子有限公司 , 山东拓普液压气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微地形激光扫描成像系统及三维地形重建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坐底平台、移动平台、摄像机、激光器、电机舱、驱动舱、控制舱和上位机交互系统;上位机交互系统通过传输机构与电机舱、驱动舱和控制舱连接,用于输送电能、发送控制指令、获取摄像机拍摄的图像以及根据图像绘制海底三维地形图。本发明通过在海底设置用于拍摄海底激光条纹图像的摄像机以及带动和承载摄像机、激光器运动的坐底平台、移动平台等,实现了对海底一定范围内的激光图像扫描,同时根据拍摄的图像能够还原出海底三维地形,实现对海底的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298452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063028.4
申请日:2018-09-12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卫星传输海底地震探测装置。该探测装置中,海底设备与海面设备通过锚系连接;海面设备包括海面卫星收发装置和海面数传装置;锚系包括铠装缆、水中浮体、海面连接件和海底连接件;海底设备包括海底地震仪、海底数传装置、底锚重块和声学释放器;海底地震仪实时采集海底振动信号,并将海底振动信号依次通过海底数传装置、铠装缆、海面数传装置和海面卫星收发装置发送到岸基实验室实现海底振动信号的实时探测。本发明的卫星传输海底地震探测装置,能够用于地震信号的实时检测和传输,从而实现地震灾害和海啸等灾害的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05548368B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610084096.3
申请日:2016-02-06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山东拓普液压气动有限公司 ,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Abstract: 压载贯入式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原位测量装置,包括外支撑机构、贯入驱动机构和监控测量机构三部分;外支撑机构包括由螺栓紧固的多边形支撑架和导向管;贯入驱动机构包括起吊头、导向杆、活动压盘、安装法兰、压载铅块和探杆等组件;监控测量机构包括状态监测传感器组件、声学传感器组件、监控测量电路组件;根据本测量装置与甲板控制平台之间是否有通讯缆连接,分别采用实时监控模式和自容模式完成测量过程。显然外支撑机构保证了测量装置在海底坐底时的稳定性,导向管和导向杆的配置使得探杆带动声学换能器更平稳地贯入沉积物中;基于测量装置在海底状态参数的采集来自动判断和控制声学特性原位测量过程;监控测量机构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