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端冷却模组、发动机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2412615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11303008.7

    申请日:2020-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端冷却模组、发动机及车辆,该前端冷却模组包括前端框架、第一散热件、风扇组件、第二散热件、冷凝件和水冷中冷组件。前端框架形成有安装孔。第一散热件设在安装孔中并与前端框架连接。风扇组件设在安装孔中,风扇组件与第一散热件的一端连接。第二散热件设在安装孔中,第二散热件与第一散热件的另一端连接。冷凝件设在安装孔中并位于第二散热件远离第一散热件的一端,冷凝件与第一散热件的另一端连接。水冷中冷组件设在安装孔中,水冷中冷组件在安装孔内与风扇组件、第一散热件、第二散热件和冷凝件相邻设置,水冷中冷组件的侧壁抵靠在前端框架的一个侧内壁上并与前端框架连接。

    电动转向柱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498463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454638.4

    申请日:2020-12-1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动转向柱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在接收到驾驶座椅的初始位置坐标和驾驶员的初始眼点位置时,得到驾驶员的眼点位置的初始位置坐标;根据驾驶座椅的初始位置坐标和驾驶员的眼点位置的初始位置坐标,确定电动转向柱的目标位置坐标,确定电动转向柱的前后移动方向、前后移动距离、上下移动方向以及上下移动距离,将前后移动方向和前后移动距离发送给第一电机,将上下移动方向和上下移动距离发送给第二电机,带动电动转向柱进行移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驾驶员确定初始坐姿后,自动根据当前的驾驶座椅的位置坐标和驾驶员的眼点位置控制电动转向柱移动至与初始坐姿对应的最佳位置。

    具有过渡轴的主减速器
    2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530652U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20109816.7

    申请日:2017-02-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包括减速器主体和过渡轴;减速器主体包括半轴齿轮和油封,且半轴齿轮与油封之间形成连接腔室;过渡轴的一端穿过减速器主体靠近发动机油底壳一侧的连接腔室,并与半轴齿轮连接,过渡轴的另一端穿过减速器主体中的油封并连接驱动轴;过渡轴连接半轴齿轮的端部外周面上设置有外花键,外花键连接半轴齿轮;过渡轴连接驱动轴的端部内周面上设置有内花键,内花键连接驱动轴,并将驱动轴部分置于过渡轴的内部。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过渡轴的主减速器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应用方便的优点,通过在主减速器中加设过渡轴,有效的隔离了驱动轴和油封,防止驱动轴连接时损坏油封,同时不影响车辆的正常工作。

    一种后备箱结构及车辆
    2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442308U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022385942.X

    申请日:2020-10-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后备箱布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后备箱结构及车辆;后备箱结构包括:后备箱本体,其设置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靠近后排座椅设置,第二容纳腔靠近车尾设置,用于容纳备胎;制氧机和氧气瓶,制氧机和氧气瓶均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用于为驾乘人员提供高浓度氧气;第一隔板,其扣于第一容纳腔上,用于遮盖制氧机;第二隔板,其扣于第二容纳腔上,用于遮盖备胎。制氧机和氧气瓶均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用于为驾乘人员提供高浓度氧气避免驾乘人员在高原地区出现高原反应引起的不适现象。氧气瓶和制氧机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可以避免在行车过程中出现的颠簸晃动情况,保证行车安全及保证氧气瓶和制氧机的不被损坏。

    一种混动车型进气管路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7682027U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220642449.8

    申请日:2022-03-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动车型进气管路布置结构,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包括涡轮增压器、进气胶管、混合阀、消音器、注塑进气管路、流量传感器、空气滤清器及进气口;所述涡轮增压器与进气胶管的一端相连,进气胶管的另一端与混合阀通过相连,混合阀的另一端固定在消音器上,消音器固定在动力总成上,消音器的另一端与注塑进气管路相连,注塑进气管路沿气流方向依次布置有流量传感器、波纹段‑、消音结构‑,注塑进气管路的另一端与空气滤清器连接,空气滤清器上连接有进气口。该结构可解决现有管路结构的空间紧张及布置部件较多的问题,在保证性能和满足安装的前提下,节约了布置空间,使整车布置更加紧凑。

    一种低音箱总成结构以及含有该低音箱总成结构的汽车

    公开(公告)号:CN216331815U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22806127.0

    申请日:2021-11-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音箱总成结构,包括重低音扬声器、低音箱壳体和车身后备箱钣金件;所述低音箱壳体为上端开口的平底碗形体,重低音扬声器固定于低音箱壳体的上端开口处;所述低音箱壳体侧壁上设有大开口;所述低音箱壳体的大开口外侧壁处连接有横截面形状大小与大开口相同的低音箱风道;所述车身后备箱钣金件包括后轮罩钣金件;低音箱壳体的低音箱风道开口端固定于设有轮罩开孔的后轮罩钣金件内表面轮罩开孔处;本实用新型与车身钣金件结合,占用后备箱空间极小,在车体中采用较小的低音箱箱体尺寸下可实现约40Hz的低音箱下潜截止频率,低音箱生产成本同传统的备胎低音箱相比降低30%以上。

    一种备胎升降装置
    2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948606U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21995449.3

    申请日:2020-0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备胎升降装置,固定在地板下,包括支架总成和升降器总成;所述支架总成由两根横梁及两根纵梁焊接组成,整体结构成工字型;所述横梁端部有折弯结构与地板纵梁配合,两端开有四个安装孔;所述纵梁中部焊接有升降器用安装螺柱;所述升降器总成固定在支架总成上,由升降器本体、焊接支架和支撑块构成;所述升降器本体包括安装垫片、外壳体、上壳体、弹簧、六角板、偏心板、上齿轮板、上齿轮、下齿轮、下齿轮焊接垫片、下垫片、钢丝缠绕圈和开口销。通过将整套升降机构进行集成,在用户需要时可与地板进行螺接装配,具有集成度高,拆装方便,节省行李舱空间等优点。

    一种ESC模块安装支架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10941646U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21705566.9

    申请日:2019-10-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公开一种ESC模块安装支架及车辆。其中,ESC模块安装支架包括第一级减振衬套、第二级减振衬套、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级减振衬套和第二级减振衬套能够设置在第一支架上,ESC模块能够设置在第一支架上,并且第一级减振衬套能够与ESC模块抵接。第二支架被配置为能够与车身连接,第一支架能够设置在第二支架上,并且第二级减振衬套能够与第二支架抵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ESC模块安装支架,第一级减振衬套能够起到对ESC模块的一级减振作用,第二级减振衬套能够实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减振,进而起到对ESC模块的二级减振作用,从而能够有效地衰减ESC模块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音,提高ESC模块的NVH性能。

    一种双排金属管固定支架
    3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010185U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21465790.5

    申请日:2019-09-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排金属管固定支架,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整体呈U型,包括位于中间的支架固定面及位于两侧的固定支架与双排金属管焊接面,所述固定支架与双排金属管焊接面分别与双排金属管随形焊接,所述支架固定面的中间位置开有支架固定孔,紧固件穿过支架固定孔将支架本体与双排金属管固定到相应位置。本实用新型的双排金属管固定支架不仅能减少支架数量、降低成本,而且有强度高、固定可靠、安装方便、美观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