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1098662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1911410714.9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及汽车。该汽车空调系统包括能够同时实现多种出风温度的第一HVAC总成,第一HVAC总成包括第一空气循环和第二空气循环,第一空气循环包括车外进风口和多个第一上出风口,车室外空气由车外进风口进入第一HVAC总成处理后,经由多个第一上出风口形成多个风幕进入车室内,保证车室内空气清新。第二空气循环包括第一车内进风口和多个第一下出风口,车室内空气由第一车内进风口进入第一HVAC总成处理后,经由多个第一下出风口形成多个风幕重新回到车室内,其节能效果好。多个第一上出风口形成的风幕和多个第一下出风口形成的风幕将车室内分隔成多个温度区,能够保证各个温度区内的温度均匀,舒适性好。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1098662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410714.9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及汽车。该汽车空调系统包括能够同时实现多种出风温度的第一HVAC总成,第一HVAC总成包括第一空气循环和第二空气循环,第一空气循环包括车外进风口和多个第一上出风口,车室外空气由车外进风口进入第一HVAC总成处理后,经由多个第一上出风口形成多个风幕进入车室内,保证车室内空气清新。第二空气循环包括第一车内进风口和多个第一下出风口,车室内空气由第一车内进风口进入第一HVAC总成处理后,经由多个第一下出风口形成多个风幕重新回到车室内,其节能效果好。多个第一上出风口形成的风幕和多个第一下出风口形成的风幕将车室内分隔成多个温度区,能够保证各个温度区内的温度均匀,舒适性好。

    一种车辆传动系统的新型保护方法、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45758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94061.9

    申请日:2024-0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传动系统的新型保护方法、设备及介质,以解决提前预判打滑,避免各轮速产生较大差异,提升驾驶安全性的问题。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TCU/MCU收到ESP的轮速信号后,判断轮速是否有效,并选择合适轮速、轮速加速度、轮速加速度的梯度进行打滑判定,最后用车速进行限扭判定。本发明保护方法,能有效识别打滑工况的发生,并在不改变原有硬件结构成本的前提下,避免各轮速产生较大差异,降低差速器或减速器损坏风险,以及打滑脱困时对传统系统产生较大冲击,提升驾驶安全性,避免售后索赔及抱怨;本方法引入加速度变化情况与车速,更快更好的对轮速进行控制,并能根据车速灵活调节保护力度,进一步提升驾驶性、动力性。

    一种面向结构设计的悬架硬点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27990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0844501.0

    申请日:2019-0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悬架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面向结构设计的悬架硬点优化方法,通过在CATIA软件中绘制悬架设计载荷位置硬点;绘制多组无参硬点,并根据悬架设计载荷位置硬点的尺寸关系约束每组无参硬点内部相对位置,各组无参硬点可通过设置固定点和轮心跳动高度驱动,通过轮心跳动高度驱动各组无参硬点至不同的上下跳状态;根据悬架运动轨迹绘制待优化的悬架K特性曲线,将目标悬架K特性曲线与待优化的悬架K特性曲线绘制在同一表格中;调整悬架设计载荷位置硬点优化悬架K特性曲线,调整悬架设计载荷位置硬点时,无需运行仿真分析,可自动更新悬架K特性曲线,能够实现在一个界面内显示K特性曲线的所有参数,方便平衡K特性各性能。

    一种汽车顶棚空调通风系统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1634173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386854.3

    申请日:2020-0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顶棚空调通风系统及汽车,属于汽车通风系统技术领域。汽车顶棚空调通风系统包括风道,其呈环形设置;多个出风口,多个所述出风口一体环设在所述风道上,以将所述风道内的所述冷/热空气排出,每个所述出风口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出风口的温度,且每个所述出风口还设置有第一调节装置,所述第一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出风口的开关模式;控制模块,其与所述温度传感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调节装置控制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并控制所述第一调节装置,以调节所述出风口的开关模式。其优点在于:具有节能环保、工作效率较高及舒适性较好的特点。

    一种面向结构设计的悬架硬点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27990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1910844501.0

    申请日:2019-0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悬架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面向结构设计的悬架硬点优化方法,通过在CATIA软件中绘制悬架设计载荷位置硬点;绘制多组无参硬点,并根据悬架设计载荷位置硬点的尺寸关系约束每组无参硬点内部相对位置,各组无参硬点可通过设置固定点和轮心跳动高度驱动,通过轮心跳动高度驱动各组无参硬点至不同的上下跳状态;根据悬架运动轨迹绘制待优化的悬架K特性曲线,将目标悬架K特性曲线与待优化的悬架K特性曲线绘制在同一表格中;调整悬架设计载荷位置硬点优化悬架K特性曲线,调整悬架设计载荷位置硬点时,无需运行仿真分析,可自动更新悬架K特性曲线,能够实现在一个界面内显示K特性曲线的所有参数,方便平衡K特性各性能。

    一种副驾驶座椅自适应调节方法及调节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891001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741615.5

    申请日:2020-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副驾驶座椅自适应调节方法及调节系统,所述调节方法为:当判断副驾驶后方的老板位有人后,判断当副驾无操作、副驾驶门关闭、副驾驶位无人且副驾驶位的座椅位置未处于向前极限位置时,则执行副驾位置操作,否则退出自适应调节过程;且在执行副驾位置操作过程中及执行完毕后,均同时继续判断副驾是否有操作、副驾车门是否打开以及副驾驶位是否有人;所述调节系统包括检测模块、控制器和执行机构。本发明通过检测副驾驶位和老板位的座椅状态信息、人员乘坐信息及副驾驶位车门状态信息,自动调节副驾驶位座椅前后水平位置调节和座椅靠背前后翻转位置,自适应调节前后排乘坐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前后排乘坐人员的空间需求。

    一种双排金属管固定支架

    公开(公告)号:CN211010185U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21465790.5

    申请日:2019-09-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排金属管固定支架,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整体呈U型,包括位于中间的支架固定面及位于两侧的固定支架与双排金属管焊接面,所述固定支架与双排金属管焊接面分别与双排金属管随形焊接,所述支架固定面的中间位置开有支架固定孔,紧固件穿过支架固定孔将支架本体与双排金属管固定到相应位置。本实用新型的双排金属管固定支架不仅能减少支架数量、降低成本,而且有强度高、固定可靠、安装方便、美观等优点。

    一种具有防止错装结构的汽车转向柱中间轴总成

    公开(公告)号:CN205706836U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20372393.3

    申请日:2016-04-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防止错装结构的汽车转向柱的中间轴总成,属于汽车转向技术领域,由上端十字轴万向节(6)、十字花键套管(7)、十字花键轴(8)、下端十字轴万向节(9)依次连接组成,上端十字轴万向节(6)与十字花键套管(7)铆接,十字花键套管(7)与十字花键轴(8)之间通过尼龙衬管过盈连接,十字花键轴(8)与下端十字轴万向节(9)铆接,上端十字轴万向节(6)及下端十字轴万向节(9)通过紧固螺栓(2)分别与电动助力转向柱(1)及转向器(5)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中间轴总成能够防止操纵工人在生产线的错误安装,当紧固螺栓发生松动时,该机构还能保持正常的转向功能,保证驾驶安全性。

    一种机舱底护板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861316U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21762776.4

    申请日:2020-08-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外饰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机舱底护板,包括:护板本体,所述护板本体可拆卸地安装于发动机舱底且其轮廓与发动机舱底的轮廓相吻合,所述护板本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与所述发动机舱内存在正气压的区域正对;格栅,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通风孔内,所述格栅通过卡扣与所述护板本体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舱底护板与发动机舱贴合固定,防护效果可靠且整车风阻小,护板本体上开设有通风孔,在通风孔上可拆卸地安装有格栅,在汽车怠速或低速行驶工况下,能够将发动机舱内的热气流高效排出,减少机舱前端冷却模块进风中的热返流比例,保证汽车空调的制冷性能不受影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