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沟槽隔离结构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12181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010292403.X

    申请日:2010-09-19

    Inventor: 杨芸 洪中山

    Abstract: 一种浅沟槽隔离结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表面依次形成有衬垫氧化层和硬掩膜层的衬底;在所述硬掩膜层、衬垫氧化层和衬底内形成沟槽;形成填充所述沟槽的填充介质层;去除所述硬掩膜层,暴露出衬垫氧化层;对所述暴露出的衬垫氧化层进行掺杂离子注入,形成掺杂衬垫氧化层;去除所述掺杂衬垫氧化层暴露出衬底。本发明能够避免形成在浅沟槽隔离结构两侧相邻的多晶硅栅极结构出现穿通或者短路现象。

    一种刻蚀方法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448703B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410427703.2

    申请日:2014-08-27

    Inventor: 杨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刻蚀方法。该方法能够保护浮置栅侧壁并且形成较好的有源区角。该方法包括:在衬底上依次形成有源区、隧道氧化物层、多晶硅层、掩膜层;在隧道氧化物层、多晶硅层、掩膜层中形成沟槽;在所述沟槽侧壁上形成保护膜;对所述有源区进行刻蚀;以及去除保护膜。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和电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575904B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410527831.4

    申请日:2014-10-09

    Inventor: 杨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和电子装置,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S101: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包括浮栅、控制栅、控制栅侧壁以及源极和漏极的前端器件;步骤S102:形成覆盖所述前端器件的拟形成接触孔的区域的牺牲层;步骤S103:形成覆盖所述牺牲层与所述前端器件的未被所述牺牲层覆盖的区域的层间介电层;步骤S104:通过CMP去除所述层间介电层位于所述牺牲层的上方的部分;步骤S105:去除所述牺牲层以形成接触孔。该方法可以避免对控制栅侧壁造成不当刻蚀,能够提高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和良率。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包括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半导体器件,同样具有上述优点。

    一种闪存存储单元阵列
    2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347634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310325930.X

    申请日:2013-0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闪存存储单元阵列,在无需降低特征尺寸的同时,改变闪存存储单元阵列的架构分布情况,将现有技术中的多条位线共用的宽度较宽的共源线拆分,以使每条位线有源区均有一条与其相邻的源线有源区相对应,其中,所述源线有源区的宽度与位线有源区的宽度相等,且所述源线的源区接触孔与位线的漏区接触孔尺寸相等;且每行的存储单元的栅区域连接为折线形或波浪形,从而改变现有技术中两个存储单元共用一个位线的漏区接触孔的现状,使本发明的四个存储单元共用一个位线的漏区接触孔或源线的源区接触孔,以提高闪存存储单元阵列的密度。与现有技术中16条位线与1条共源线相对应的情况相比较,本申请的闪存存储单元阵列的密度提高19%。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