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矩阵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92125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880036392.3

    申请日:2018-05-21

    Inventor: 松木园广志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有源矩阵基板具备:基板;多个第1TFT,其支撑于基板,设置在非显示区域;以及周边电路,其包含多个第1TFT。各第1TFT具有:第1栅极电极,其设置在基板上;第1栅极绝缘层,其覆盖第1栅极电极;第1氧化物半导体层,其隔着第1栅极绝缘层与第1栅极电极相对;以及第1源极电极和第1漏极电极,其连接到第1氧化物半导体层的源极接触区域和漏极接触区域。各第1TFT具有底部接触结构。第1栅极绝缘层的与沟道区域重叠的第1区域的厚度比第1栅极绝缘层的与源极接触区域和漏极接触区域重叠的第2区域的厚度小。

    半导体装置和显示装置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716533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780057618.3

    申请日:2017-09-12

    Inventor: 松木园广志

    Abstract: 半导体装置(100A)具备:基板(1);第1栅极电极(2),其设置在基板上;第1栅极绝缘层(3),其覆盖第1栅极电极;第1氧化物半导体层(4),其隔着第1栅极绝缘层与第1栅极电极相对;第1源极电极(5)和第1漏极电极(6),其电连接到第1氧化物半导体层;第2栅极绝缘层(7),其覆盖第1氧化物半导体层;第2栅极电极(8),其隔着第2栅极绝缘层与第1氧化物半导体层相对;第3栅极绝缘层(9),其覆盖第2栅极电极;第2氧化物半导体层(10),其隔着第3栅极绝缘层与第2栅极电极相对;以及第2源极电极(11)和第2漏极电极(12),其电连接到第2氧化物半导体层。

    半导体装置和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80758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780018533.4

    申请日:2017-03-03

    Inventor: 松木园广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68 G09F9/00 G09F9/30 H01L29/786

    Abstract: 半导体装置(100)具备基板(1)和薄膜晶体管(10)。薄膜晶体管具有:氧化物半导体层(11),其包含沟道区域(11a)以及第1、第2接触区域(11b、11c);栅极绝缘层(12),其设置为覆盖氧化物半导体层;栅极电极(13),其设置在栅极绝缘层上,隔着栅极绝缘层与沟道区域重叠;源极电极(14),其与第1接触区域电连接;以及漏极电极(15),其与第2接触区域电连接。半导体装置还具备配置在氧化物半导体层与基板之间的遮光层(2),沟道区域是与遮光层中的与氧化物半导体层重叠的部分对齐的。

    液晶显示面板和具备该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492938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280017469.5

    申请日:2012-04-02

    Inventor: 松木园广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6286 G02F1/1368 G02F2201/52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显示品质下降的同时提高薄膜晶体管的可靠性的液晶显示面板。漏极电极(125d)与G用像素电极(130g)连接的G用TFT(120g),相对于该G用像素电极(130g),配置于B用像素电极(130b)的相反侧。漏极电极(125d)与B用像素电极(130b)连接的B用TFT(120b)和该B用像素电极(130b)的距离,大于漏极电极(125d)与G用像素电极(130g)连接的G用TFT(120g)和该G用像素电极(130g)的距离。漏极电极(125d)与R用像素电极(130r)连接的R用TFT(120r)和B用像素电极(130b)的距离,大于与B用像素电极(130b)连接的B用TFT(120b)和该B用像素电极(130b)的距离。

    有源矩阵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92125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1880036392.3

    申请日:2018-05-21

    Inventor: 松木园广志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有源矩阵基板具备:基板;多个第1TFT,其支撑于基板,设置在非显示区域;以及周边电路,其包含多个第1TFT。各第1TFT具有:第1栅极电极,其设置在基板上;第1栅极绝缘层,其覆盖第1栅极电极;第1氧化物半导体层,其隔着第1栅极绝缘层与第1栅极电极相对;以及第1源极电极和第1漏极电极,其连接到第1氧化物半导体层的源极接触区域和漏极接触区域。各第1TFT具有底部接触结构。第1栅极绝缘层的与沟道区域重叠的第1区域的厚度比第1栅极绝缘层的与源极接触区域和漏极接触区域重叠的第2区域的厚度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