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94296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011534317.5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 C04B111/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面改扩建沥青路面冷再生与道路旧水稳基层接缝粘结剂,属于道路工程领域。所述粘结剂由粉剂和液体组分组成,粉剂由特定重量配比的水泥、细沙、赤泥、粉煤灰、减水剂、膨胀剂、增稠剂、消泡剂一、触变剂、高分子胶粉和分散剂混合而成,液体组分由氯醚树脂乳液、水、消泡剂二、稳定剂、润湿剂混合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路面改扩建沥青路面冷再生与道路旧水稳基层接缝粘结剂能够实现沥青路面冷再生(乳化沥青和泡沫沥青再生)与水稳基层的接缝的有效粘结,提高了路面结构的整体性,减少道路纵缝和封缝,提高道路的承载力和寿命,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694304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011545227.6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面改扩建沥青路面冷再生与旧沥青路面冷接缝粘结剂,属于道路工程领域。所述粘结剂由粉剂和液体组分组成,粉剂由特定重量配比的水泥、熟石灰粉、细沙、赤泥、微硅粉、减水剂、膨胀剂、消泡剂一、触变剂、VAE胶粉和分散剂混合而成,液体组分由特种再生乳化沥青、水、胶乳、消泡剂二、稳定剂和乳化剂混合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路面改扩建沥青路面冷再生与旧沥青路面冷接缝粘结剂能够实现沥青路面冷再生(乳化沥青或泡沫沥青再生)与旧沥青面层的有效粘结,提高了路面结构的整体性,减少道路纵缝,提高道路的承载力和寿命,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568993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027884.X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E01C23/01 , G06F17/1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时轴载谱和温度场的路面永久变形预估系统及方法,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基于本发明系统中交通动态称重装置、路面结构温度场测量装置和路面数据处理装置所测量的实时轴载谱数据和温度场数据,利用弹性层状理论体系计算各分析周期内各轴型在各轴载区间作用于各路面结构分层的力学响应量,再基于沥青层永久变形预估模型确定各分析周期内各轴载在不同轴载区间作用于路面结构各分层的塑性压应变,结合路面结构各分层的厚度,得到各分析周期内沥青路面永久变形情况,确定总分析周期内沥青路面永久变形发展趋势。本发明实现了对沥青路面永久变形发展趋势的精确预测,为指导路面结构的科学养护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17184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25908.0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王昊 , 韦金城 , 郭建民 , 徐希忠 , 孙承吉 , 胡家波 , 徐飞萍 , 季正军 , 刘杰 , 张晓萌 , 刘姗 , 王玉飞 , 杨永富 , 闫翔鹏 , 徐钦升 , 吴文娟 , 苏春华 , 符东绪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16C60/00 , G06F111/10 , G06F119/14 , G06F113/26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硬路肩差异化设计方法、步骤及结构,属于高速公路工程技术领域,该设计步骤包括:搜集设计路面的基本交通量并计算累计当量轴次;验算并确定行车道结构;根据行车道结构初拟硬路肩结构;应用有限元仿真软件构建硬路肩差异化结构与行车道拼接模型;计算行车道荷载作用下最不利受力位置,计算行车道荷载作用下结构响应;应用弹性层状体系计算行车道与硬路肩结构对应的结构响应;采用等比响应法计算相同工况下硬路肩结构响应;计算结构疲劳寿命;疲劳寿命是否大于累计当量轴次;若满足,则通过验算。本发明可实现在差异化设计前提下硬路肩与行车道结构的性能良好协调匹配,在保证路面良好服役性能的同时,大大节约工程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14855607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89527.X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IPC: E01D19/08 , E01D21/00 , C04B26/26 , E01D101/20 , E01D101/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结构及铺装施工方法。该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结构,从水泥混凝土桥面往上依次为防水粘结层Ⅰ、厚度40~80mm的多功能层、防水粘结层Ⅱ和厚度15~25mm的超薄磨耗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桥面沥青铺装结构可有效提升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的抗滑耐久性和结构使用寿命,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518281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11839672.7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探地雷达量化评价路面隐形病害的方法,属于电数字数据处理领域,利用三维探地雷达对路面检测,经过对雷达图谱中的隐性病害进行识别和量化分析,得到华北地区路面内部典型隐性病害的标准图谱,通过钻芯取样结合灌砂法对病害体积量化后,建立病害体积与振幅差异预估模型,利用路面结构中病害体积的占比和权重,针对不同等级的路面隐性病害提出路面隐性破损状况指数(HPCI)。本发明实现了对隐性病害的高效精准量化,可为沥青路面内部隐性病害检测诊断与养护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731014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66083.4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聊城市交通发展有限公司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IPC: G01N33/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沥青路面沥青混合料层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制备沥青路面结构疲劳寿命计算层沥青混合料试样;利用小梁四点弯曲试验机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弯曲疲劳试验,测试不同试验温度和应变水平下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结合疲劳寿命试验结果,取每个测试温度和应变水平组合的平均值,推导出基于不同各类型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根据基于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的参数,确定沥青混合料层疲劳开裂寿命模型。本发明构建了基于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的路面结构沥青层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并可实现超过30年的沥青路面沥青混合料层的疲劳寿命预测,有利于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的精准设计和养护。
-
公开(公告)号:CN112624699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011534333.4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 C04B18/04 , C04B24/26 , C04B111/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新老水稳基层冷态拼接粘结剂,属于道路工程领域。所述粘结剂由粉剂和液体组分组成,粉剂由特定重量配比的水泥、细沙、赤泥、粉煤灰、减水剂、膨胀剂、增稠剂、消泡剂一、触变剂和可再分散乳胶粉混合而成,液体组分由氯醚树脂乳液、水、消泡剂二、稳定剂混合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道路新老水稳基层冷态拼接粘结剂能够实现新旧水稳基层的接缝的有效粘结,提高了路面结构的整体性,减少道路纵缝和封缝,提高道路的承载力和寿命,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624699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34333.4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 C04B18/04 , C04B24/26 , C04B111/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新老水稳基层冷态拼接粘结剂,属于道路工程领域。所述粘结剂由粉剂和液体组分组成,粉剂由特定重量配比的水泥、细沙、赤泥、粉煤灰、减水剂、膨胀剂、增稠剂、消泡剂一、触变剂和可再分散乳胶粉混合而成,液体组分由氯醚树脂乳液、水、消泡剂二、稳定剂混合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道路新老水稳基层冷态拼接粘结剂能够实现新旧水稳基层的接缝的有效粘结,提高了路面结构的整体性,减少道路纵缝和封缝,提高道路的承载力和寿命,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15051779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20901587.9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C19/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再生铣刨料筛分防离析装置,属于沥青铣刨料破碎处理设备,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减少沥青再生铣刨料破碎后堆积离析现象,提高沥青铣刨料的均匀性,技术方案为: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相连通的进料筒、筛分筒以及出料筒,进料筒内设置有双向斜向进料通道组,筛分筒内设置有横置分料机构,出料筒内设置有出料口组;双向斜向进料通道组包括斜向分料道一、斜向分料道二、斜向分料道三和斜向分料道四,斜向分料道一和斜向分料道三向同一侧倾斜设置,斜向分料道二和斜向分料道四向相对的另一侧倾斜设置;横置分料机构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横置分料机构位于斜向分料道一的下方,另一个横置分料机构位于斜向分料道二的下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