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15645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780095213.9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K19/30 , B62J11/19 , B62J43/16 , H01M50/24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辆的蓄电池收纳装置。具备使壳体侧连接端子(43)在连接位置(P1)与退避位置(P2)之间位移的端子位移机构(45),在蓄电池壳体(42)的壳体主体(132F、132R)的下端具备向后下方倾斜的底壁(132Fb、132Rb),在底壁(132Fb、132Rb)的后侧具备能够将浸入到壳体主体(132F、132R)内的水排出的排水部(180),在底壁(132Fb、132Rb)的前侧配置壳体侧连接端子(43),壳体侧连接端子(43)在退避位置(P2)处比底壁(132Fb、132Rb)向下方没入,在通过处于退避位置(P2)的壳体侧连接端子(43)以及底壁(132Fb、132Rb)形成的凹部(185)配置蓄电池壳体(42)的蓄电池支承框架(110)的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横向构件(116、122)。
-
公开(公告)号:CN111247059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780095162.X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跨骑型车辆具备:能够将蓄电池(62A、62B)固定保持于蓄电池壳体(42)的锁定机构(133);以及能够将锁定机构(133)切换操作成蓄电池固定状态和蓄电池非固定状态的操作杆(44)。操作杆(44)具有:能够以操作轴(162)为中心转动地支承于蓄电池壳体(42)的杆片(44a);以及连续设置于杆片(44a)的操作片(44b)。操作片(44b)能够在蓄电池壳体(42)的插脱口(136)的上方侧进行操作。座椅(8)的铰接轴(170)和锁定机构(133)的操作轴(162)沿着车宽方向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148689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780095202.0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43/20
Abstract: 在具备车辆行驶用的电动马达(30)、向所述电动马达(30)供给电力的蓄电池(100)、控制所述电动马达(30)的动力控制单元(320)、乘员放脚的踏板(9)、在所述踏板(9)的左右中央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央通道(CT)、搭载于车身而对所述蓄电池(100)进行充电的充电器(325)的跨骑型电动车辆(1、1A、1B)中,所述动力控制单元(320)配置在所述中央通道(CT)的内部,所述充电器(325)配置成在俯视观察下与所述动力控制单元(320)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11148688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780095250.X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具备车辆行驶用的电动马达(30)、向所述电动马达(30)供给电力的蓄电池(100)、控制所述电动马达(30)的动力控制单元(320)、乘员放脚的踏板(9)、在所述踏板(9)的左右中央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央通道(CT)的跨骑型电动车辆(1B)中,所述动力控制单元(320)配置在所述中央通道(CT)的内部,所述电动马达(30)相对于车身左右中心(CL)向左右方向一侧偏置配置,所述动力控制单元(320)相对于车身左右中心(CL)向左右方向另一侧偏置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318346B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310015523.9
申请日:2013-01-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3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25/06 , B62J37/00 , F02M25/0854 , F02M25/089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容易地组装吸附罐的、生产率优异的吸附罐配置构造。骑乘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构造将吸附燃油箱(40)的蒸发燃料的吸附罐(43)配置在供乘坐人放脚的脚踏板(68)的下方,脚踏板(68)设置为左右一对,并且从下方将脚踏板(68)支承于在车辆的主车架(11)的侧方前后延伸的左右一对的脚踏板架,吸附罐(43)被支承于一方所述脚踏板架(23R)。
-
公开(公告)号:CN111278722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1780095216.2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具备车辆行驶用的电动马达(30)、向所述电动马达(30)供给电力的蓄电池(100)、控制所述电动马达(30)的动力控制单元(320)、乘员放脚的踏板(9)、在所述踏板(9)的左右中央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央通道(CT)的跨骑型电动车辆(1、1A、1B)中,所述动力控制单元(320)配置在所述中央通道(CT)的内部,所述动力控制单元(320)的至少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车轮(3)的车轴(3a)与轮子(3w)的上端(3w1)之间的范围(H1)。
-
公开(公告)号:CN111163999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1780095096.6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43/16 , B62J43/20 , H01M50/296 , H01M50/249 , H01M50/264 , H01M50/244 , H01M50/2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蓄电池收纳装置。蓄电池收纳装置具备:蓄电池壳体(42),其收纳蓄电池(62A、62B);以及壳体侧连接端子(43),其与收纳于蓄电池壳体(42)的蓄电池(62A、62B)的端子部(41)连接。蓄电池收纳装置还具备端子位移机构(45)和操作构件(44)。端子位移机构(45)使壳体侧连接端子(43)在与蓄电池(62A、62B)的端子部(41)接触连接的连接位置(P1)和从该连接位置(P1)分离的退避位置(P2)之间位移。操作构件(44)能够操作端子位移机构(45)。
-
公开(公告)号:CN111278723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780095248.2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具备车辆行驶用的电动马达(30)、向所述电动马达(30)供给电力的蓄电池(100)、控制所述电动马达(30)的动力控制单元(320)、对所述蓄电池(100)及动力控制单元(320)进行支承的车身框架(11)、乘员放脚的踏板(9)、在所述踏板(9)的左右中央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央通道(CT)的跨骑型电动车辆(1、1A、1B)中,所述动力控制单元(320)配置在所述中央通道(CT)的内部,所述车身框架(11)具备左右一对的框架构件(13、14a、17),所述动力控制单元(320)配置在比左右一对的所述框架构件(13、14a、17)靠左右方向内侧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819757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80017569.X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该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具备:载台(8),能够载置用于电动车辆的移动型的蓄电池(45);端子部(9),在未将所述蓄电池(45)载置于所述载台(8)的状态下设置在相对于所述载台(8)而与载置所述蓄电池45一侧的位置相反侧的位置;保护部(12),在未将所述蓄电池(45)载置于所述载台(8)的状态下保护所述端子部(9),在所述载台(8)设置有在与所述端子部(9)对应的部位开口的端子开口(80),所述保护部(12)在未将所述蓄电池(45)载置于载台(8)的状态下覆盖所述端子开口(80),在将所述蓄电池(45)载置于所述载台(8)时与所述载台(8)联动地移动而使所述端子开口(80)露出。
-
公开(公告)号:CN111788711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80015845.9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该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具备:载台(8),其能够载置用于电动车辆的移动型的蓄电池(45);端子部(9),其在未将所述蓄电池(45)载置于所述载台(8)的状态下,设置在与相对于所述载台(8)而载置所述蓄电池(45)一侧的位置相反侧的位置,在将所述蓄电池(45)载置于所述载台(8)时,所述载台(8)与所述蓄电池(45)一起移动,由此使所述蓄电池(45)与所述端子部(9)嵌合,所述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还具备缓冲机构(10),在将所述蓄电池(45)载置于所述载台(8)时,所述缓冲机构(10)抑制所述蓄电池(45)向所述端子部(9)的嵌合速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