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66040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80040264.2

    申请日:2015-10-05

    Abstract: 维持胎面中央区域的陆部的耐卡石性并且使耐发热性提高。充气轮胎具有:中央横槽,其在轮胎周向上隔有间隔地设有多个,以横切轮胎赤道线的方式延伸,具有第1槽弯曲部以及第2槽弯曲部;胎肩横槽,其在中央横槽的轮胎周向上的各间隔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端位于比中央横槽的端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一对周向主槽,交替地连接中央横槽的端与胎肩横槽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的端;以及周向副槽,其在第1槽弯曲部与第2槽弯曲部之间与中央横槽交叉而遍及轮胎周向上整周地形成。对于中央横槽的槽宽P3、周向副槽的槽宽P4、中央块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最大宽度WB,0.50≤P4/P3≤1.00且0.015≤P4/WB≤0.045。

    充气轮胎
    2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565943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1880085948.8

    申请日:2018-11-30

    Inventor: 浜中英树

    Abstract: 为了提高耐胎踵胎趾磨耗性能和牵引性能。本发明具备:两条周向主槽11,全部配置于比胎面展开宽度TDW的一半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胎肩横纹槽17,将胎肩环岸部13分割为胎肩花纹块部13A,并且在轮胎宽度方向具有贯通部17A;中央横纹槽14,将中央环岸部12分割为多个中央花纹块部12A;以及中央刀槽花纹16,设置为两端在中央花纹块部12A终止,其中,中央刀槽花纹16具有经由至少一个弯折部16A而角度不同的至少两个刀槽花纹部16B、16C,至少一个刀槽花纹部16B与轮胎赤道线CL所成的角度θ1为0°≤θ1≤15°,其他至少一个刀槽花纹部16C与轮胎赤道线CL所成的角度θ2为35°≤θ2≤60°。

    充气轮胎
    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662660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880033417.4

    申请日:2018-04-10

    Inventor: 浜中英树

    Abstract: 为了提高耐不均匀磨耗性来延长磨耗寿命,充气轮胎1具备:条状花纹20,其轮胎宽度方向的至少一端侧由周向主槽10划分;周向刀槽花纹30,沿轮胎周向延伸,并且以轮胎周向分离的方式在条状花纹20中形成多条周向刀槽花纹30;条状花纹边缘刀槽花纹35,以轮胎周向排列多条的方式形成于条状花纹20,该条状花纹边缘刀槽花纹35具有在条状花纹20内终止的终止部35a和在周向主槽10开口的开口端部35b;多个第一窄浅槽40,沿轮胎周向延伸,并且以比周向刀槽花纹30以及条状花纹边缘刀槽花纹35的深度浅的槽深度形成,该第一窄浅槽40的两端连接于在轮胎周向相邻的周向刀槽花纹30;以及多个第二窄浅槽45,以比周向刀槽花纹30以及条状花纹边缘刀槽花纹35的深度浅的槽深度形成,该第二窄浅槽45具有与第一窄浅槽40连接的内侧连接部45a和与条状花纹边缘刀槽花纹35连接的外侧连接部45b。

    重载荷用充气轮胎
    2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660408B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580038832.5

    申请日:2015-07-23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兼顾耐崩缺损伤性和耐热性的重载荷用充气轮胎。本发明的重载荷用充气轮胎具备胎面部(6),胎面部(6)的胎面花纹包括:遍及轮胎周向地形成为波形状的一对周向主槽(15、17)、中央横槽(14)、中央块(21)、以及在所述中央块(21)的区域延伸并开口于所述中央横槽(14)的周向副槽(23)。所述中央横槽(14)具有呈弯折形状或弯曲形状地弯曲的两个槽弯曲部(14a、14b)。所述周向副槽(23)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地延伸。所述周向副槽(23)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θ4与所述周向主槽(15、17)的朝向与所述周向副槽(23)倾斜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一侧相同的一侧延伸的部分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θ1不同。

    充气轮胎
    2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573503B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580040079.3

    申请日:2015-10-05

    Abstract: 提高胎面中央区域的陆部的耐发热性。充气轮胎具有:中央横槽,其在轮胎周向上隔有间隔地设有多个,以横切轮胎赤道线的方式延伸,具有第1槽弯曲部以及第2槽弯曲部;胎肩横槽,其在中央横槽的轮胎周向上的各间隔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端位于比中央横槽的端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处;一对周向主槽,其交替地连接中央横槽的端与胎肩横槽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的端;以及周向副槽,其通过交替地连接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一方的中央横槽的第1槽弯曲部与另一方的中央横槽的第2槽弯曲部,遍及轮胎周向上整周地形成为波形状,具有第3槽弯曲部以及第4槽弯曲部。

    充气轮胎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136843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680056654.3

    申请日:2016-10-05

    Inventor: 浜中英树

    Abstract: 规定了:胎面部的子午剖面中穿过接地面的第一虚拟线、穿过胎肩主槽的底部并与第一虚拟线平行的第二虚拟线、第二虚拟线与比接地端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胎肩环岸部的表面的交点、以及轮胎赤道面。当将轮胎宽度方向的轮胎赤道面与交点的距离设为A、胎肩主槽的槽深度设为B、轮胎宽度方向的轮胎赤道面与接地端的距离设为C时,满足0.80≤(B+C)/A≤1.15的条件;当将轮胎赤道面的轮胎外径设为J、胎肩主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开口端部的轮胎外径设为K、接地端的轮胎外径设为L时,满足0.05≤(K-L)/(J-L)≤0.85的条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