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39022B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280007759.1
申请日:2012-01-25
申请人: 帝人株式会社
CPC分类号: B62D27/023 , B62D25/04 , B62D25/088 , B62D25/145 , B62D25/2009 , B62D29/046 , B62D29/048 , B62D31/003
摘要: 一种车体结构,其中,使用纤维强化复合材料构造通过使上车体和下车体接合而形成的车体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金属件插入到上车体内,并且金属件插入到下车体内,通过将这些金属件紧固在一起,形成接合部,并且两个以上的功能部件装接于该接合部。
-
公开(公告)号:CN105849423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480070437.0
申请日:2014-12-10
申请人: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分类号: B62D29/005 , B60K1/04 , B60K2001/0438 , B62D25/20 , B62D27/023 , F16B5/04 , F16B19/0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异种材料的接合机构。在蓄电池框架(10)中,上面板(18)被设为碳纤维强化树脂制,第一加强件(14)被设为钢板制。而且,铆钉(40)的头部(44)被配置在上面板(18)侧,且头部(44)的直径尺寸被设定为大于铆钉(40)的铆接部(46)。因此,与铆接部(46)被配置在上面板(18)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铆钉(40)与上面板(18)的接触面积。由此,能够通过铆钉(40)的头部(44)而以较大面积对上面板(18)上的第一接合用孔部(34)的周缘部进行支承。其结果为,使上面板(18)上的第一接合用孔部(34)的周缘部的破损等被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730512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510965281.9
申请日:2015-12-21
申请人: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发明人: 佐佐木隆
CPC分类号: B62D25/088 , B62D27/023 , B62D29/00 , B62D29/008 , B62D25/0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结构。在作为车身结构的一个示例的车辆后部结构中,由铝压铸件制成的后悬架支撑罩(16)和由具有比后悬架支撑罩(16)更高的疲劳强度的金属材料制成的车轮罩外板(20)经由具有比后悬架支撑罩(16)更高的疲劳强度的金属材料制成的延伸面板(22)接合在一起。而且,台阶部(36)形成在延伸面板(22)的内周部(30)和外周部(32)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4144763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380012049.2
申请日:2013-03-01
申请人: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发明人: 盐崎毅
CPC分类号: F16B7/00 , B23K9/00 , B62D25/2036 , B62D27/023 , Y10T403/472
摘要: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提高强度的基础上还能够提高刚性的接头结构。本发明的接头结构是作为金属板的冲压成形部件的帽截面构件(27)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与其他部件(下边梁(14))的接头结构,所述帽截面构件(27)的长度方向的端部被不连续地分成底壁端部(27a)和2处侧壁端部(27b、27c)这3个部分。所述底壁端部(27a)的宽度(w1)比所述帽截面构件(27)中央部的底壁的宽度(W)宽,所述底壁端部(27a)与所述其他部件(14)焊接在一起。所述2处侧壁端部(27b、27c)被弯曲成形且与所述其他部件(14)焊接在一起。
-
公开(公告)号:CN105667606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510789388.2
申请日:2015-11-17
申请人: 铃木株式会社
发明人: 村濑祐大
CPC分类号: B62D25/2036 , B62D27/023 , B62D27/026 , B62D29/04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合结构。该接合结构能够提高相对于作用于T字形的接合部的弯曲载荷的刚性。该接合结构在第1构件(10)接合第2构件(20),呈T字形状,第1上表面(11a)及凸缘25通过接合部(30a、30b)接合起来。第1弯曲肋(15a、16a)设置在第1上表面(11a)的背面,并以角部(22b、23b)作为起点,远离第2构件20,然后向第1方向弯曲并沿第1方向延伸。第2弯曲肋(15b、16b)与第1弯曲肋(15a、16a)相对。第1弯曲肋(15a、16a)及第2弯曲肋(15b、16b)配置为有两个点交叉,形成包围区域(15c、16c)。使得包围区域(15c、16c)与接合部(30a、30b)的接合区域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05636810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80051387.1
申请日:2014-10-07
申请人: 沙特基础全球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蒂姆·威廉·约瑟夫·莱昂纳德·达森 , 戴维·威廉默斯·安娜·布兰德斯 , 克莱尔·玛丽-安尼克·马丁 , 安杰尔·斯托亚诺夫·亚涅夫 , 海尔特·扬·谢莱肯斯
CPC分类号: B60J5/107 , B60J5/10 , B62D25/085 , B62D27/023 , B62D29/043 , B62D33/06
摘要: 在一实施方式中,一种用于车辆的车辆部件可包括:托架,包括顶部、底部、第一侧部、以及第二侧部;腔体,其中,腔体包括下腔体壁、腔体侧壁、以及具有上腔体壁的腔体的顶部;插入件,覆盖腔体的至少一部分并附接至上腔体壁、下腔体壁、和/或腔体侧壁;以及盖,附接至托架。
-
公开(公告)号:CN105492156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80047929.8
申请日:2014-11-17
申请人: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CPC分类号: B62D29/008 , B21D26/14 , B21D39/04 , B60Y2304/05 , B60Y2304/07 , B62D21/00 , B62D25/082 , B62D27/023 , B62D65/02
摘要: 结构件具备筒状的主体构件以及非磁性体的至少一个托架构件,该托架构件具有筒状部以及从该筒状部的外周面突出的板状部。结构件构成为,主体构件插入到托架构件的筒状部,对托架构件的整周实施电磁缩管而进行敛密紧固,使得在托架构件的肋部的根部处的筒状部的内表面与主体构件的外表面之间形成间隙。
-
公开(公告)号:CN105438269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594661.6
申请日:2015-09-17
申请人: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分类号: B62D25/04
CPC分类号: B62D21/157 , B62D25/00 , B62D25/04 , B62D27/023
摘要: 本发明能够容易地设定不同的变形模式而无需对加强钢板进行复杂组合。构成中柱(6)的外板(11)和与其内面接合的加强板(13),以冲压成型前的板钢板(11’)以及拼贴钢板(13’)的状态进行接合,并且在下部区域(A)中沿着向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多条横焊接线(Wp)进行焊接,另一方面,在中上部区域(B)中沿着向大致垂直方向延伸的多条纵焊接线(Wt)进行焊接。然后,通过对一体化后的两个钢板(11’、13’)进行冲压成型,从而形成在内面接合有加强板(13)的外板(11)。加强板(13)的下部区域(A)和中上部区域(B)利用横焊接线(Wp)和纵焊接线(Wt)上的焊接硬化,设定为不同的变形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5365888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475687.9
申请日:2015-08-05
申请人: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发明人: 埃德加·爱德华·都纳碧迪安 , 达林·尼尔·瓦格纳 , 马克·凯勒 , 布鲁诺M·巴特勒米 , 阿里·亚穆尔
IPC分类号: B62D25/00
CPC分类号: B62D24/00 , B62D25/02 , B62D25/06 , B62D27/023 , B62D29/008 , B62D33/06 , B62D65/02
摘要: 公开了一种从车顶面板到车身侧面的拉绳。一种车辆,具有车顶面板和拉绳,车顶面板从车身结构连接地向内延伸,拉绳在车顶面板与车身结构之间连接地延伸。车辆可以是具有连接到一起的具有铝合金内面板的车身侧面结构和车顶面板以组成驾驶室的乘客厢的一部分的皮卡车。拉绳组件可具有粘附连接至车顶面板的安装部件以及连接至安装部件和内面板的绳索。拉绳组件的安装部件可粘附到车顶面板。安装部件可具有热固化粘合剂。拉绳组件的连接件可使用螺纹紧固件紧固至车身侧面结构。热固化粘合剂可利用烤炉进行活化以将安装部件固定至车顶面板。
-
公开(公告)号:CN105083381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241289.0
申请日:2015-05-13
申请人: 工程中心斯太尔有限两合公司
CPC分类号: B62D21/20 , B60G3/20 , B60G2200/144 , B62D21/02 , B62D21/11 , B62D25/08 , B62D27/023 , B62D63/025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载货车的、尤其用于鞍式牵引车的底盘,所述底盘包括:配属于载货车的前桥区域的前部组件、配属于载货车的后桥区域的后部组件和将前部组件和后部组件彼此连接的中部组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