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00836B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210149060.0
申请日:2012-05-14
Applicant: 三星SDI , 株式会社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Inventor: 金明喆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77 , H01M2/0217 , H01M2/1061 , H01M2/10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模块。电池模块包括:至少两个电池单体,每个电池单体包括其内具有端子的端子表面、后表面以及在端子表面和后表面之间的平面内延伸的侧表面,一个电池单体的后表面面对另一电池单体的后表面,使得所述至少两个电池单体具有面对面的后表面;外壳,将所述至少两个电池单体固定在一起;中间支撑件,位于所述至少两个电池单体之间,所述中间支撑件包括与电池单体的面对面的后表面成插入、邻接关系的至少一个基体部分和在与所述侧表面的平面平行的平面内延伸的至少一个凸缘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3493242B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280019525.9
申请日:2012-04-17
Applicant: A123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6554 , H01M2/0217 , H01M2/1061 , H01M2/1077 , H01M10/613 , H01M10/656 , H01M10/6567
Abstract: 一种电池组包括至少一个伏打电池模块。衬底机械连接至模块并且被配置为接收源自模块的多余热量。将电绝缘热间隙垫布置在模块和衬底之间。热间隙垫包括支撑可变形层的介电质片。
-
公开(公告)号:CN104094450B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280068976.1
申请日:2012-02-22
Applicant: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IPC: H01M2/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65 , H01M2/0217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获得容易将电解液注入到电池罐2中、容易密封的结构的方形二次电池(1)。本发明的方形二次电池(1)在电池罐(2)中收纳有电极组(4)、电池罐(2)的开口部(2a)利用电池盖(3)封口,该方形二次电池包括:具有贯通电池盖(3)且相邻的多个贯通孔(21、22)的注液部(7);和安装在注液部(7)来一体地密封多个贯通孔(21、22)的密封部(8)。
-
公开(公告)号:CN103227306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310029477.8
申请日:2013-01-25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45 , H01M2/0217 , H01M2/06 , H01M2/12 , H01M2/22 , H01M2/263 , H01M10/0431 , H01M220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靠性高的方形二次电池,其在集电体与外部端子之间具备电流断路机构,即使电池因振动或落下等受到冲击也难以使电流断路机构破损。在正极集电体(16)的第一区域(16a)与反转板(33)之间配置具有贯通孔(34a)的第二绝缘构件(34),经该贯通孔使正极集电体的第一区域与反转板电连接,在形成于第二绝缘构件(34)的贯通孔的周围形成的第一~第三突起(34b~34d)分别与形成于正极集电体的第一区域的第一~第三开孔(16g~16j)嵌合且其顶部被扩径,从而形成有第一~第三固定部(30a~30c)。由此,正极集电体的第一区域与第二绝缘构件之间稳固地结合,即使电池因振动或落下等受到冲击,电流断路机构也难以破损,从而得到可靠性高的方形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5900274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80003954.0
申请日:2015-09-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nventor: 金志贤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02 , H01M2/021 , H01M2/0212 , H01M2/0217 , H01M2/0287 , H01M2/08 , H01M2/263 , H01M10/0481 , H01M2002/0205 , H01M2220/30 , H01M10/04 , H01M4/04 , H01M4/7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袋型二次电池,包括:包括单体和电极的电极组件;袋,所述袋具有用于接纳电极组件的接纳空间,所述袋包括上片材和下片材,上片材和下片材分别包围电极组件的上板表面和下板表面;和用于通过在厚度方向上挤压上片材和下片材形成阶地以固定电极组件的阶地密封部,阶地是空的空间,电极组件接纳在接纳空间中。按照本发明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效果不仅在于通过选择性地在封阻接纳电极组件的袋的阶地的上片材和下片材上形成片材贯通孔以排出制造期间产生的气体,同时通过利用阶地密封部密封片材贯通孔而稳定地固定电极组件,而且防止了内部短路,由此最终提供了一种确保优良安全性的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3354961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180057038.7
申请日:2011-11-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 , H01M2/0217 , H01M2/0287 , H01M2/361 , H01M2/364 , H01M2/365 , H01M10/0436 , H01M10/049 , H01M10/052 , H01M10/058 , H01M10/446 , H01M10/52 , Y02E60/122 , Y02P70/54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电池组单元电池的方法,所述方法是用于制造具有嵌入由包括树脂层和金属层的层压片制成的电池壳体内侧的电极组件和电解质的电池组单元电池的方法,并且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将电极组件安装在电池壳体中的同时,通过热熔合密封电池壳体的周边表面中的除了一个周边表面的一端以外的区域;(b)经由该未密封的端将电解质引入并且通过热熔合密封该端;(c)通过充放电来激活电池组单元电池;(d)在所述一端的内侧上冲压出通孔,该通孔在未密封部分上与电池壳体的内部连通;以及(e)在未密封部处通过沿相反的方向拉开电池壳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来施加真空,并且移除从激活的步骤产生的气体以及过量的电解质。
-
公开(公告)号:CN103262291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180059087.4
申请日:2011-12-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8 , H01M2/0217 , H01M2/022 , H01M2/024 , H01M2/0413 , H01M2/0426 , H01M2/046 , H01M2/0473 , H01M2/12 , H01M2/1241 , H01M2/34 , H01M2/348 , H01M10/0422 , H01M2200/106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帽组件是用于二次电池的帽组件,其被联接至电池罐的不具有卷边部的开口端,其中帽组件包括:顶帽,其从顶部突出从而形成正极端子;安全元件,其布置在顶帽下方以使安全元件接触顶帽;安全排放口,其设置为接触安全元件;衬垫,其覆盖顶帽、安全元件和安全排放口的边缘;盖罩,其覆盖衬垫,从而使得顶帽、安全元件和安全排放口能够紧密地接触在一起;以及待焊接部件,其布置在盖罩上并且具有比盖罩的外端进一步向外突出的外端从而使得待焊接部件位于电池罐的开口端上,其中待焊接部件的比盖罩的外端进一步向外突出的部分具有包含第一切口的上表面,从而使得具有第一切口的部分被焊接至电池罐的开口端。
-
公开(公告)号:CN102655246B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210045107.9
申请日:2012-02-24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nventor: 李钟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47 , H01M2/0217 , H01M2/348 , H01M6/42 , H01M10/0436 , H01M10/425 , H01M10/4257 , H01M10/482 , H01M10/486 , H01M2010/4278 , H01M2200/105 , H01M2200/106 , H01M2200/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组。该电池组包括:裸电池;保护电路模块,电连接到裸电池;热敏电阻,配置为检测裸电池的温度并电耦接到保护电路模块,热敏电阻具有引线,该引线具有邻近保护电路模块的引线端部,该引线端部具有面对保护电路模块的第一侧;以及支撑物,在引线端部的第一侧与保护电路模块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5706275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80058808.3
申请日:2014-10-28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藤井敬之
IPC: H01M4/13 , H01M2/34 , H01M4/02 , H01M10/04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8 , H01M2/0217 , H01M2/024 , H01M2/06 , H01M2/1653 , H01M2/26 , H01M4/0404 ,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91 , H01M4/1393 , H01M4/525 , H01M4/587 , H01M4/623 , H01M4/625 , H01M4/661 , H01M10/0413 , H01M10/0525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 H01M10/058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 H01M2004/028 , H01M2220/20 , H01M2220/30 , H01M2300/0037 , Y02T10/7011
Abstract: 为了提供一种在从电极的集电体上的活性物质层到露出部设置绝缘构件的情况下,无论绝缘构件的厚度如何都能够减轻施加在电极上的压力的不均匀程度、能够减轻电极反应的不均匀程度的电极,设置如下构件:集电体(21);活性物质层(22),其在集电体(21)上留出使集电体的一部分露出的露出部(21b),同时形成以厚度朝向露出部变薄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部(25);和从露出部覆盖到倾斜部的绝缘构件(50)。
-
公开(公告)号:CN103329312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280005552.0
申请日:2012-01-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6 , H01M2/0217 , H01M2/0473 , H01M2/263 , H01M2/30 , H01M2/361 , H01M2/362 , H01M10/0431
Abstract: 一种蓄电元件,包括:具有从外装体向外部露出的露出面的外部端子(14)、配置在外装体的内部且与外部端子(14)连接的集电体(13)、配置在外装体的内部且与集电体(13)连接的电极体(2)。外装体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包括构成其一面的盖体(3)及构成该面以外的其他面的电池容器(1)。电极体(2)利用隔膜(6)将片状的正极(5)与负极(4)卷绕成扁平状,并且在电池容器(1)内被收纳为使卷绕而成的弯曲部位于盖体侧与底面侧。盖体(3)具有注液部(10),该注液部(10)向形成于盖体(3)与电极体(2)的弯曲部之间的间隙开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