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48469B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680030627.5
申请日:2006-06-23
Applicant: 爱考斯研究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进行本车单独的单独行驶、与其他车辆联系并且一体地行驶的车辆。组合多个能单独行驶的1人乘坐的车辆,在各车辆间联系,一边维持给定的行驶形态,一边一体地行驶。在联系行驶的全部车辆中,1台车辆成为主车辆,主车辆的乘员成为联系行驶的驾驶员。主车辆1在与乘员进行的驾驶操作对应的速度/方向进行必要的驱动。与此同时,主车辆1对从属车辆(2~4)发出指令而与本车同步(跟随)。主车辆1为了使与本车同步(联系关系的维持)把速度、方向、以及与本车(主车辆(1))的相对位置作为行驶信息发送给其他从属车辆(2~4)。从属车辆(2~4)根据跟随命令行驶,作为本车信息,把由本车的速度、方向、本车位置构成的状态信息反馈给主车辆1。
-
公开(公告)号:CN101784437A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880102504.7
申请日:2008-08-05
Applicant: 爱考斯研究株式会社
Inventor: 土井克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1/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通过在也考虑车身的姿态变化的前提下推测路面的坡度,可以高精度地推测路面的坡度,从而与路面坡度无关,能够实现车辆的稳定的停止状态和行驶状态。该车辆具有能旋转地安装在车身上的驱动轮(12)和对于赋予该驱动轮(12)的驱动转矩进行控制而对上述车身的姿态进行控制的车辆控制装置,该车辆控制装置基于上述车身的姿态推测路面坡度,根据该路面坡度对上述驱动转矩进行修正。
-
公开(公告)号:CN101687455A
公开(公告)日:2010-03-31
申请号:CN200880023170.4
申请日:2008-07-01
Applicant: 爱考斯研究株式会社
IPC: B60G17/015 , B60G17/016 , B60C5/00 , B60C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19/001 , B60C3/06 , B60C11/00 , B60C11/0083 , B60G7/006 , B60G2200/46 , B62D17/00 , Y02T10/8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确保车辆的行驶性能的情况下降低消耗能量的外倾角控制装置。通过控制外倾角赋予装置(4),将车轮(2)的外倾角调整到规定的外倾角。这样,作为车轮(2)的性能,可以分别利用抓地力高的特性(高抓地性)和滚动阻力小的特性(低滚动阻力)。因此,可以利用车轮(2)的高抓地性,确保车辆(1)的行驶性能(例如,转弯性能、加速性能或制动性能等),同时利用车轮(2)的低滚动阻力,降低车辆(1)的消耗能量。还有,根据本发明,由于控制外倾角赋予装置(4),以进一步降低车轮(2)的滚动阻力,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小行驶时车轮(2)所产生的能量损失,因而进一步降低车辆(1)的消耗能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646595A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申请号:CN200880009890.5
申请日:2008-02-22
Applicant: 爱考斯研究株式会社
Inventor: 土井克则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车辆不移动的情况下进行起立、倾斜(乘降停止)的车辆。当在倾斜状态下从乘降停止的状态起立、或使车辆倾斜而让车辆停止时,若使为起立或倾斜而产生的转矩作用到车体上,由于反作用,车轮会发生旋转,从而使车辆出现前后移动。在此,通过前后移动搭乘部(13),即使在车辆本体处于倾斜状态,也可以使得其重心(P)位于通过驱动轮(12)接地点(S1)的铅垂线(V)上,通过控制车体倾斜角与搭乘部(13)位置,使其重心(P)不发生移动,从而可以在车辆不移动(不使车轮旋转)的情况下,实现起立、倾斜。另外,利用沿前后方向移动的平衡器(134),来补偿参数的误差和外部扰动等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0563050C
公开(公告)日:2009-11-25
申请号:CN200680000907.1
申请日:2006-04-27
Applicant: 爱考斯研究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926 , H01M4/9083 , H01M8/1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以发挥更高输出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燃料电池的电极包括具有气体穿透性的基材和在该基材的一面上形成的、担载有催化剂的阳极催化剂层(92a)和阴极催化剂层(93a),阳极催化剂层(92a)和阴极催化剂层(93a)含有碳气凝胶,所述碳气凝胶是如下得到的:将有机湿润凝胶化物粉碎,制成凝胶微粒子,将该凝胶微粒子与水溶性有机溶剂接触进行溶剂置换后,将该凝胶微粒子进行超临界干燥,制成凝胶干燥粉末,将该凝胶干燥粉末进行热分解而得到。
-
公开(公告)号:CN101516654A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780035626.4
申请日:2007-12-18
Applicant: 爱考斯研究株式会社
IPC: B60G17/015 , B60C5/00 , B60C11/00 , B60G17/016 , B60G17/0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G7/006 , B60C3/06 , B60C11/00 , B60C19/001 , B60G3/26 , B60G7/003 , B60G17/016 , B60G17/0161 , B60G17/018 , B60G17/0195 , B60G2200/18 , B60G2200/46 , B60G2200/462 , B60G2200/464 , B60G2204/148 , B60G2204/182 , B60G2206/1116 , B60G2400/05142 , B60G2400/823 , B60G2400/824 , B60G2400/843 , B60G2401/16 , B60G2401/176 , B60G2600/0422 , B60G2600/70 , B60G2800/182 , B60G2800/21 , B62D17/00 , Y02T10/8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兼顾高抓地性和低燃费或者兼顾安静性和低燃费的车辆用控制装置。当将车轮(2)的外倾角调节到负外倾角时,增加第1轮胎胎面(21)的接地,并且减少第2轮胎胎面(22)的接地。这样,可以发挥高抓地性或安静性。另一方面,当将车轮2的外倾角调节到正外倾角时,减少第1轮胎胎面(21)的接地,并且增加第2轮胎胎面(22)的接地。这样,实现低滚动阻力,达到节约燃费的目的。这样,通过调节车轮2的外倾角,可以兼顾高抓地性或安静性和节约燃费这两个相反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479124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780024455.5
申请日:2007-06-29
Applicant: 爱考斯研究株式会社
IPC: B60G17/015 , B60C5/00 , B60G17/016 , B60C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8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兼顾高抓地性和低燃费的控制装置和车辆。当将车轮(2)的外倾角调节到负外倾角时,第一轮胎胎面(21)的接地压增加,同时第二轮胎胎面(22)的接地压减少。这样,可以发挥高抓地性。另一方面,当将车轮(2)的外倾角调节到正外倾角时,第一轮胎胎面(21)的接地压减少,同时第二轮胎胎面(22)的接地压增加。这样,实现低滚动阻力,达到节约燃费的目的。这样,通过调节车轮(2)的外倾角,可以同时兼顾高抓地性和节约燃费这两个相违背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947290A
公开(公告)日:2007-04-11
申请号:CN200580013280.9
申请日:2005-08-05
Applicant: 爱考斯研究株式会社
Inventor: 长谷川规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9083 , H01M4/90 , H01M4/926 , H01M8/1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常温到中温(室温~200℃)下可以工作的燃料电池,其使用同时具有质子传导和电子传导的混合导体作为担载催化剂用载体,具有金属载体催化剂作为反应层。本发明的燃料电池备有在担载催化剂用载体上担载有催化剂的反应层,所述担载催化剂用载体含有由无机材料的电子导体和无机材料的质子导体构成的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691368A
公开(公告)日:2005-11-02
申请号:CN200510066882.2
申请日:2005-04-28
Applicant: 爱考斯研究株式会社
Inventor: 堀口宗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45 , H01M8/0232 , H01M8/0254 , H01M8/026 , H01M8/04164 , H01M8/04291 , H01M8/2405 , H01M8/242 , H01M8/2483 , H01M8/2484 , H01M2008/1095
Abstract: 一种隔板及采用该隔板的燃料电池,所述隔板由无孔的隔板基板(16)、插入在电极(12、13)和隔板基板之间的衬垫板(14、15)组成。衬垫板的截面为矩形波状,与电极接触的矩形波的顶部为气体扩散部(141、151),具有网眼状形状,同时相邻的矩形状的腹部与波间部分作为在气体扩散部和隔板基板之间划分气体通路的衬垫部(142、152),该衬垫部上具有使相邻的气体通路相互连通的通气孔(143、153)。这样,能够向由于水滴的滞留引起狭窄、堵塞的气体通路的下游供给气体。根据本发明,可以解决在电解质中含有水的燃料电池中存在的、由于水造成气体通路的狭窄、堵塞、从而导致不能供给气体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665058A
公开(公告)日:2005-09-07
申请号:CN200510003886.6
申请日:2005-01-19
Applicant: 爱考斯研究株式会社
Inventor: 堀口宗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32 , H01M8/0228 , H01M8/0254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04059 , H01M8/04097 , H01M8/04291 , H01M8/241 , H01M2008/1095
Abstract: 对于采用向空气极侧直接供给空气和冷却水的方式的燃料电池,通过简单结构同时实现冷却和膜湿润的维持。燃料电池中,相邻的电池单体之间配置有隔板(10B),通过该隔板向电池单体的空气极侧供给空气和水的混合流体。隔板在电池单体的至少空气极侧的表面部分具有透过混合流体的网眼状的导体(14)。导体在网眼部分保持水分,不会出现由于堵孔而妨碍电极与空气的接触,利用被电池单体的热蒸发的水的潜热对电池单体进行冷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