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重油柴油机电控共轨喷油器

    公开(公告)号:CN104100425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353018.X

    申请日:2014-07-2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船用重油柴油机电控共轨喷油器,包括喷油器体、电磁阀部分、液力平衡阀部分、控制腔体、喷油嘴体,电磁阀部分包括铁芯、电磁线圈、衔铁、阀杆和阀杆套;线圈缠绕在铁芯上面,铁芯的下面为衔铁,衔铁和阀杆通过螺母相连,阀杆外面是阀杆套,在阀杆套上布置有回油孔,阀杆和位于其下面的液力平衡阀相连,液力平衡阀在衔铁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落座在平衡阀阀座体的阀座上,阀座体下面是控制腔体,控制腔体和针阀形成控制腔,控制腔连通重油进油、泄油油路,液力平衡阀内部中空,平衡阀体上有两道储油槽。本发明能改善动态响应特性,实现对喷油定时、喷油规律和循环喷油量的精确柔性控制,特别是多次喷射技术的实现。

    驱动压力可变增压式排气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3953410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107931.1

    申请日:2014-03-2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驱动压力可变增压式排气机构,通过液压驱动排气阀的开启与关闭,通过一级增压器上的一级活塞与二级活塞分别以不同的增压比对初级增压腔内的液压油增压,从而增压驱动二级增压器上的三级活塞与四级活塞以不同的增压比对次级液压腔内的液压油进行增压,排气阀开启到最大升程后,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切换油路,利用一级增压器对初级增压腔内液压油的增压压力维持排气阀开启在最大升程状态,进而在排气阀开启和维持过程中以不同的增压压力驱动和维持,有利于降低驱动液压油的供油压力,采用电磁阀控制液压油的流通方向,对排气阀控制的自由度大,驱动液压油的供油压力低,能进一步改善燃料的经济性和内燃机排放。

    气体燃料/双燃料发动机多孔径流式燃气喷嘴

    公开(公告)号:CN105179113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271051.2

    申请日:2015-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3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气体燃料/双燃料发动机多孔径流式燃气喷嘴,包括进气歧管、缸盖、燃气导流管、燃气喷嘴、支撑、支架,进气歧管通过法兰固定在缸盖上,进气歧管上设置燃气喷射阀,支架固定在法兰和缸盖之间,支架的中心为中心支撑板,中心支撑板上设置孔,支撑伸入中心支撑板的孔并与中心支撑板间隙配合,燃气喷嘴一侧连接燃气导流管,另一侧连接支撑,燃气喷嘴和燃气导流管均设置在进气歧管里,燃气导流管与燃气喷射阀相连接,燃气喷嘴上设置喷孔。本发明可以增加燃气射流与进气歧管内空气来流的撞击及掺混,使燃气与空气混合更加充分。

    压电式电控喷油器
    3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44324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155718.3

    申请日:2013-04-2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压电式电控喷油器,包括喷油器体,喷油器体里设置中间有孔的凸台,凸台上方依次安装压电堆、滑动泄油阀、滑动泄油阀回位弹簧,凸台下方依次安装控制活塞、针阀回位弹簧、针阀,针阀外安装喷嘴,针阀与喷嘴之间形成针阀腔,喷嘴端部设置喷孔,控制活塞与凸台之间形成控制室,滑动泄油阀里设置相互连通的储油槽和通油孔,通油孔与控制室通过凸台的孔相连通,喷油器体上分别设置高压燃油通道和低压回油通道。本发明结构简单,压电堆响应迅速且有较大的驱动力,对针阀控制的自由度大,能灵活而精确的控制喷油量、喷油时间和喷油规律,可实现多次喷射,能进一步改善柴油机的排放和燃油的经济性。

    相继增压式电控共轨喷油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678409B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158058.X

    申请日:2012-05-2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相继增压式电控共轨喷油系统,包括油箱、油泵、共轨管、相继增压控制部分、电控喷油器、限压阀、压力传感器,油泵连接油箱和共轨管并将油箱里的燃油输送到共轨管里,共轨管上安装限压阀和压力传感器,共轨管通过限压阀连通油箱,电控喷油器、相继增压控制部分、共轨管依次相连。本发明利用两个增压单元电磁阀和电控喷油器上的电磁阀的配合控制,灵活快速地控制系统的喷油压力,克服了船用大中型柴油机共轨管容积大,压力改变速率慢的不足,能够灵活改变系统的喷油率,实现矩形和阶梯型喷射速率,可以满足柴油机在不同转速和工况下对喷油压力和喷油规律的要求,有效提高柴油机的经济性和动力性能,降低有害排放。

    多级增压电控共轨喷油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691604B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210163136.5

    申请日:2012-05-2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多级增压电控共轨喷油系统,包括机油箱、高压机油泵、燃油箱、燃油泵、多级增压控制部分、电控喷油器、机油共轨管、燃油共轨管、压力传感器、限压阀、进油管,高压机油泵连接机油箱和机油共轨管,燃油泵连接燃油箱和燃油共轨管,多级增压控制部分连接机油共轨管、燃油共轨管并通过进油管连接电控喷油器,电控喷油器连接燃油共轨管,机油共轨管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和限压阀,机油共轨管通过限压阀连通机油箱。本发明能够灵活快速地控制系统的喷油压力,克服了大中型柴油机共轨管容积大,压力改变速率慢的不足,能够实现多种喷油速率,从而有效提高柴油机的经济性和动力性能,降低有害排放。

    一种压力波阻尼式稳压器及压力波阻尼式燃油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321805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13010.9

    申请日:2013-05-3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波阻尼式稳压器及压力波阻尼式燃油系统,稳压器包括稳压器壳体,稳压器壳体里形成稳压腔,稳压器壳体上设置大小不同的阻尼口,各个阻尼口上分别安装大小不同的液容阻尼器。燃油系统包括油箱、稳压器、喷油器,油箱依次连接滤清器、输油泵、高压油泵后连接稳压器,稳压器连接喷油器,稳压器还通过回油管直接连通油箱,回油管上安装安全阀。本发明可有效削弱和吸收高频压力波动和液压冲击,减小每循环的喷油量的波动,提高发动机循环喷油量的稳定性,削弱发动机各缸之间的相互影响。

    压电与电磁组合双阀装置
    3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98977B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010117338.7

    申请日:2010-0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压电与电磁组合双阀装置。包括电磁阀、压电执行器和阀体外壳,电磁阀和压电执行器安装在阀体外壳内部,且电磁阀安装在压电执行器的上面。本发明具有较快的动作响应能力,能够快速地关闭和开启燃油溢流控制阀,迅速建立燃油压力或使燃油迅速泄流降压;通过控制喷油器针阀的动作,可以控制喷射前燃油的积蓄压力及喷油器针阀的开启和关闭压力,使得喷油器针阀能够更迅速地开启和闭合,而且喷油器针阀的开启和闭合与燃油喷射压力无关,从而能够控制燃油喷射压力,得到不同的喷油率,实现多种喷油规律,可满足柴油机在不同工况,不同负荷下对喷油压力和喷油规律的要求,提高柴油机经济性和动力性,降低噪声和减少有害排放物质。

    一种旋转式柴油机力矩电机执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01532435B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0910071810.5

    申请日:2009-04-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旋转式柴油机力矩电机执行器,它包括轴、轴承、大齿轮、角度传感器、力矩电机、小齿轮、偏心轮、控制器等。力矩电机安装在偏心轮中,力矩电机上安装小齿轮,小齿轮与安装在轴上的大齿轮相互啮合,在轴的一端安装有角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连接控制器将轴的转角反馈为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出控制力矩电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旋转式柴油机力矩电机执行器,采用小扭矩力矩电机通过齿轮机构进行力矩放大,可以实现较大的扭矩,并安装有齿隙消除机构和转角限位机构,可较好的实现柴油机位置控制式电子调速功能。

    一种天然气发动机快速燃烧室

    公开(公告)号:CN101871405A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1010186874.2

    申请日:2010-05-3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然气发动机快速燃烧室。包括缸盖、活塞上表面、汽缸壁面和火花塞,缸盖为盆浴形,活塞上表面为楔形凸起、且楔形凸起位于出气道一侧,火花塞安装在缸盖的侧面与顶面交汇线的中点、位于进气道一侧。通过天然气发动机燃烧室结构的优化设计,缩短火焰传播距离,同时通过对缸内挤流强度进行控制,使火花塞对侧挤流与缸内涡流实现有效耦合,增加缸内的湍流动能,通过采用在进气行程后期进行燃料喷射的方式在缸内实现自上而下由浓到稀的混合浓度分层,保证可靠点火和实现快速燃烧,扩展发动机稳定运行稀限,从而改善发动机燃料经济性和排放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