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效共振截面的控制棒尖齿效应处理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504993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10838415.6

    申请日:2021-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有效共振截面的控制棒尖齿效应处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面向二维/一维方法进行建模;确定棒位,对于无控制棒插入或者控制棒完全插入的层,进行二维非均匀堆芯共振计算,得到宏观截面;对于存在控制棒部分插入情况的层Zi,采用基于高精度有效共振截面方法进行计算求解,得到宏观截面;根据宏观截面,对Zi层开展二维堆芯特征线方法输运计算;基于二维输运计算,按照二维/一维框架完成全堆芯数值求解后,对于每一层,分别根据其轴向平均通量开展该层微观燃耗计算,获得该层各燃耗区的轴向平均核子密度;以所得的各层轴向平均核子密度为基础,更新开始的模型,开展下一燃耗步处理,直至完成所有待解燃耗点。

    基于全局敏感性分析的参数分析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40885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047837.2

    申请日:2022-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全局敏感性分析的参数分析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包括输入待分析的参数,并在其中抽取敏感性分析样本;模拟计算输出所需的时间序列数据和时间标记;构建B样条基函数;构建翘曲函数的样条基函数;进行配准计算,将对齐后的曲线进行取值离散,并获取离散点;执行敏感性分析计算,输出离散点处的各参数的敏感性度量;构建各参数重要度随时间变化规律曲线,及确定各时间阶段内的参数中的重要参数;本发明在核反应堆运行和事故工况的敏感性分析中,可以不依赖于专家经验,快速准确地确定各输入参数的重要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进而确定各事故阶段下的重要参数,达到连续跟踪核反应堆运行和事故工况中重要参数及其重要度变化的效果。

    一种氢氧复合器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5392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98446.5

    申请日:2022-07-28

    Abstract: 为解决现有技术需要增加额外的加热设备对混合气体加热导致的成本增加和设备复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氢氧复合器,包括:反应容器,反应容器内设有内筒体;内筒体,设于所述反应容器内,内筒体内设有催化装置,内筒体与反应容器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以及换热器,设于所述反应容器内,换热器的一个通道用于与混合气体进口以及通过所述间隙与催化装置的气体进口连通,换热器的另一个通道用于与催化装置的反应后气体出口连通,以实现反应后气体和混合气体换热。本发明实施例充分利用了反应产生的热量预热从氢氧复合器入口进入的反应前混合气体,从而,简化了氢氧复合器,节约了成本。

    一种基于修正法的CHF关系式DNBR限值统计学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33454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1910887234.5

    申请日:2019-09-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热工水力设计及安全分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修正法的CHF关系式DNBR限值统计学确定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采集获取燃料组件的CHF实验数据;2、获得实验烧毁点位置的M/P数据;3、对实验烧毁点位置的M/P数据进行Bartlett检验;4、进行数据均值的均质性检验;5、进行正态分布检验;6、利用Owen准则确定DNBR限值;7、在M/P数据不能通过步骤3~步骤5中任意一种检验时,利用Satterhwaite修正自由度;8、利用步骤7获得的修正自由度,代入Owen系数表达式求解获得Owen系数,从而确定DNBR限值。该方法能够获得严密、精确又相对保守的CHF关系式DNBR限值,能够为CHF关系式开发和CHF实验数据评价计算关键参量,为核安全部门提供最关心的设计限值。

    一种双层套管流道导流支撑结构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182901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848446.4

    申请日:2022-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套管流道导流支撑结构,包括导流支撑结构本体;所述导流支撑结构本体呈圆筒状,所述导流支撑结构本体进口端和内层套管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内层套管通过所述导流支撑结构本体和泵机组的泵出口连通;所述导流支撑结构本体周向均布有若干支耳,所述导流支撑结构本体通过支耳和外层套管连接;所述支耳上设有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位于内层套管和外层套管之间;所述导流装置的导流方向为顺水流方向,采用本方案,通过导流支撑结构将外层套管和内层套管连接,从而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提高了内层套管的结构稳定性,并通过导流装置的导流作用,改善了泵入口流场流态,提高了泵的水力性能。

    压力容器熔池传热确定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347621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011148040.2

    申请日:2020-10-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力容器熔池传热确定方法及装置。本公开根据每层的位置确定该层的传热模式,并根据传热守恒关系,以及该层子区域的传热模式,确定该层子区域对应的传热关系,根据各层子区域对应的传热关系,确定所述熔池的传热模型;并根据所述传热模型,确定各层子区域的温度和热流密度,由此能够更加真实、更加精细的模拟熔融池内的传热关系,获得更加准确的压力容器下封头内熔融物温度和壁面热流密度的分布,此外,本公开将各层子区域对应的传热关系整合为传热模型,并对传热模型进行整体求解,无需针对每层子区域进行重复计算,大大提高了熔融物温度和壁面热流密度计算效率。

    基于圆柱体随机模型的等效均匀化双重非均匀性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9190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011166733.4

    申请日:2020-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圆柱体随机模型的等效均匀化双重非均匀性计算方法,它将中子穿过的随机介质区简化为包含单个颗粒的圆柱体,其中颗粒在圆柱体内随机均匀分布。将中子穿过的随机介质区简化为包含单个颗粒的圆柱体,其中颗粒在圆柱体内随机均匀分布。圆柱体长度通过人为设定,圆柱体直径根据颗粒半径R以及颗粒填充率α确定。通过保证均匀化前中子在随机介质区各子区发生的首次碰撞概率与均匀化后的相应概率相等,开展等效均匀化后随机介质区总截面与各子区空间自屏因子的计算,由空间自屏因子修正各子区截面,实现双重非均匀系统中子学计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