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满铺周期垫层减振道床

    公开(公告)号:CN112626932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24411.2

    申请日:2020-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满铺周期垫层减振道床,包括周期复合道床板及设置在其下方的混凝土基底,所述周期复合道床板与所述混凝土基底之间通过限位结构限位,防止发生相对位移,其中,所述周期复合道床板由混凝土板与周期垫层从上至下交替排列固结而成,且混凝土板与周期垫层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完全重合,形成垫层满铺形式的一维散射型或局域共振型周期结构;每一混凝土板和其下方相邻的周期垫层构成一个基本单元,所述基本单元沿竖直方向的周期重复数不少于2。本发明的减振道床在竖直方向上形成弹性波禁带,能有效控制竖直方向振动传播,通过改变结构尺寸与材料组成能够主动调节禁带范围,可调节性强。

    一种内插折角导声通廊式超结构及其制成的低频吸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549922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403848.4

    申请日:2020-0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插折角导声通廊式超结构及低频吸声装置,所述超结构包括外壳和内插折角板,外壳为长方体形,其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截面为矩形,该矩形面向声源一侧的长边中部形成开口,构成透声缝;内插折角板在矩形内左右各设置一块,内插折角板为至少向内侧垂直弯折一次形成的薄板结构,两块内插折角板起始端各与透声缝一个边缘采用不漏声方式固接,两块内插折角板另一端分别延伸至各自一侧的外壳内部;每块内插折角板内壁与外壳内壁围成的空腔构成空气腔;两块内插折角板之间及每块内插折角板外壁与外壳内壁之间均形成空腔,所述空腔构成导声通廓,用于将从透声缝入射的声波引导至空气腔。所述低频吸声装置降噪性好、厚度小、节约安装空间。

    高铁桥梁沉降超限区段轨面高程调整量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61478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710924383.5

    申请日:2017-10-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桥梁沉降超限区段内轨面高程调整量的计算方法,其综合考虑了高铁桥梁沉降超限区段的线路线形和差异沉降、折角等规范指标限制要求,建立轨面高程调整效果的目标控制函数,在修复措施可调整量限制范围内,搜索计算能最大限度提高轨道平顺性的轨面高程调整量,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沉降超限区段工程信息;S2、设定轨面高程调整效果要求;S3、设定修复措施的可调整限值;S4、构建轨道调整效果目标函数;S5、搜索计算最优调整量方案。本发明通过在可调整范围内搜索计算,实现了满足规范指标限制条件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升线路平顺性,可广泛用于高铁桥梁沉降超限区段轨面高程调整量的计算。

    一种基于达索V6系统的铁路轨道BIM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90281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362382.2

    申请日:2017-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达索V6系统的铁路轨道BIM建模方法,包括:S1、以铁路IFC数据存储标准、IFD铁路工程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为基础建立铁路轨道BIM标准构件库;S2、使用CAA二次开发方式创建包含曲线超高的轨道骨架;S3、在三维空间确定轨枕和轨道板的空间位置;S4、使用CAA二次开发方式生成不同轨下基础的有砟轨道道床模型和无砟轨道的底座、道床板模型;S5、使用CAA二次开发方式将有砟轨道道床模型、无砟轨道的底座和道床板模型按照铁路IFC存储标准和IFD编码标准转换为BIM模型。本发明基于达索V6系统、按照铁路IFC存储标准和IFD编码标准实现批量化建立带有信息的铁路轨道BIM模型。

    高铁桥梁沉降超限区段轨道高程调整量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61478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0924383.5

    申请日:2017-10-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B2/003 E01B29/04 E01B2204/15 E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桥梁沉降超限区段内轨道高程调整量的计算方法,其综合考虑了高铁桥梁沉降超限区段的线路线形和差异沉降、折角等规范指标限制要求,建立轨道高程调整效果的目标控制函数,在修复措施可调整量限制范围内,搜索计算能最大限度提高轨道平顺性的轨道高程调整量,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沉降超限区段工程信息;S2、设定轨道高程调整效果要求;S3、设定修复措施的可调整限值;S4、构建轨道调整效果目标函数;S5、搜索计算最优调整量方案。本发明通过在可调整范围内搜索计算,实现了满足规范指标限制条件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升线路平顺性,可广泛用于高铁桥梁沉降超限区段轨道高程调整量的计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