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151A
公开(公告)日:1996-10-02
申请号:CN95120531.5
申请日:1995-12-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822 , B60L11/007 , B60L11/1877 , B60L11/1879 , B60L2200/12 , B62J99/00 , B62J2099/004 , B62K19/30 , B62K19/40 , Y02T10/7005 , Y02T10/705 , Y02T10/7072 , Y02T90/124 , Y02T90/14
Abstract: 主车架10的前端部设锁定装置24和弹出机构,在后端部设大致呈箱体型的凸接头26。在电机侧接头26的背面中央部设嵌合凹部172。电池盒20在后端部设凹型的电池侧接头100,在此背面中央部设嵌合凸起104。使电池盒20在主架上沿Y向向后端滑动。电池侧接头100和电机侧接头26嵌合的同时,嵌合凸部104和嵌合凹部嵌合。电池盒在解除锁定时处于虚线B所示的弹出位置,压下电池盒前端并由锁定装置24锁定时,处于A位置,电池盒被向后压,因此可提高接头间的接触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9810A
公开(公告)日:1996-08-28
申请号:CN95107165.3
申请日:1995-06-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M6/45 , B60L11/1801 , B60L11/1805 , B60L11/1862 , B60L2200/12 , B62M6/55 , Y02T10/7005 , Y02T10/7044 , Y02T10/705
Abstract: 一种电力辅助自行车,电压降低检测手段112比较将电池BAT电压经A/D变换得到的数据113a和预先设定的VTH1、VTH2,输出电压降低检测信号114a、114b。辅助力变动手段111收到各电压降低检测信号114a、114b的供给时,减少由辅助力计算手段103求出的辅助力A或输出大致变成0的变化的辅助力HA。PWM信号生成手段104根据辅助力A或变化的辅助力HA生成并输出PWM信号104a,PWM运转电机21。
-
公开(公告)号:CN102001410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010257183.7
申请日:2010-08-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黑木正宏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包含电动马达和变速器的动力单元的组块整体小型化的电动车辆。在摇臂(11A、11B)结合贯通后轮WR的轴心的支承杆(15)的两端部。在支承杆(15)上固定电动马达(17)的定子(18)。在支承杆(15)上能够旋转地支承电动马达(17)的转子(20)和构成变速器的行星齿轮机构(24)。后轮WR能够旋转地支承在支承杆(15),在轮毂(22)的内侧配置电动马达(17)和变速器。在轮毂(22)设置齿圈(39),使其与变速器输出侧的传动齿轮(38)啮合。与转子(20)一起与后轮WR同轴地配置变速器输入侧的外齿圈(25)输出侧的传动齿轮(38)。
-
公开(公告)号:CN102803059B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080065605.9
申请日:2010-03-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黑木正宏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M7/12 , B60K6/48 , B60K7/0007 , B60K2007/0038 , B60K2007/0092 , B60L11/007 , B60L2200/12 , B60L2220/50 , B60Y2200/12 , B62K2204/00 , B62M7/02 , B62M17/00 , B62M23/02 , Y02T10/6221 , Y02T10/6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式骑乘型车辆,该混合动力式骑乘型车辆能够将电动马达单元化后装配到后轮的驱动轴上,简化后轮的驱动机构从而提高设计自由度,并且改善了电动马达输出功率。混合动力式骑乘型车辆设有驱动力传递机构(62)和电动马达(63),驱动力传递机构(62)从摇臂(7)的车宽方向一侧将内燃机(E)的动力传递给后轮(WR)的驱动轴(52),电动马达(63)从车宽方向另一侧向驱动轴(52)传递驱动力,电动马达(63)把从收容定子(95)及转子(94)的马达外壳(90)沿轴向伸出的车宽方向一端部通过轴承(105)内嵌于外轮毂(86),电动马达(63)的旋转轴(93)与驱动轴(52)连结从而传递驱动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381430B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110248492.2
申请日:2011-08-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辅助动力装置的自行车(10),其提高了检测传感器的位置稳定性,抑制了传感器的错位。助力自行车(10)具有嵌插在曲轴(38)外周的环状中空构件(72)和设置在该中空构件(72)上的单向离合器(78),该单向离合器(78)在助力自行车(10)前进方向的踏力扭矩被施加到曲轴(38)上时将该踏力扭矩向后轮(WR)传递。在设置在所述中空扭矩传递构件(72)的外周的凹部(110)施加有磁性膜(84),所述检测传感器(80)以位于与所述凹部(110)的所述磁性膜(84)相向的部位的方式被支承构件(82)定位固定,该支承构件(82)以能与所述中空扭矩传递构件(72)相对转动的方式由所述凹部(110)两端支承。
-
公开(公告)号:CN102207367B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110073386.5
申请日:2011-03-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29/08 , B60L11/007 , B60L2200/12 , H02K5/10 , H02K5/15 , H02K5/1732 , H02K7/116 , H02K11/215 , Y02T10/6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将在电动机轴设置的小齿轮的齿面部较长设定的辅助组件的磁极传感器构造。其具有辅助组件(16)、无刷电动机(15)、小齿轮(58)、检测转子(86)的旋转角度的磁极传感器装置(250)、基于转子(86)的旋转角度控制无刷电动机(15)的通电的驱动装置(102)。磁极磁铁部(251)具备:设置于磁极磁铁主体(252)的磁铁(253)、从磁极磁铁主体(252)向小齿轮(58)的齿面部延伸的延伸部(254)、与延伸部(254)的径向外周侧抵接的密封装置(255)。传感器部(261)从磁极磁铁部(251)的径向外侧与磁铁(253)对置。磁极传感器装置(250)以磁极磁铁主体(252)和密封装置(255)在电动机轴(57)的轴向邻接配置的方式而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2205866B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110075386.9
申请日:2011-03-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M6/70
Abstract: 一种辅助单元的电动机固定结构,其能够使电动机高输出化(高转矩化)并能够抑制电动机大型化,具有:包含单元壳体(50)的辅助单元(16)、设置在左右壳体(51、52)中的一个壳体上的无刷电动机(15)、设置在无刷电动机(15)的电动机轴(57)上的小齿轮(58),无刷电动机(15)的保持定子(85)的电动机磁轭部(75)由金属板材形成,电动机轴(57)的一端经由轴承(92)而支撑于电动机磁轭部,且使该一端的轴承(92)的位置在用于使踏板曲柄轴(17)轴支撑于左右壳体(51、52)而设置的曲柄轴承(20L)的宽度范围内,电动机磁轭部(75)通过所述定子(85)的外径部而嵌合固定在壳体(52)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803059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080065605.9
申请日:2010-03-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黑木正宏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M7/12 , B60K6/48 , B60K7/0007 , B60K2007/0038 , B60K2007/0092 , B60L11/007 , B60L2200/12 , B60L2220/50 , B60Y2200/12 , B62K2204/00 , B62M7/02 , B62M17/00 , B62M23/02 , Y02T10/6221 , Y02T10/6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式骑乘型车辆,该混合动力式骑乘型车辆能够将电动马达单元化后装配到后轮的驱动轴上,简化后轮的驱动机构从而提高设计自由度,并且改善了电动马达输出功率。混合动力式骑乘型车辆设有驱动力传递机构(62)和电动马达(63),驱动力传递机构(62)从摇臂(7)的车宽方向一侧将内燃机(E)的动力传递给后轮(WR)的驱动轴(52),电动马达(63)从车宽方向另一侧向驱动轴(52)传递驱动力,电动马达(63)把从收容定子(95)及转子(94)的马达外壳(90)沿轴向伸出的车宽方向一端部通过轴承(105)内嵌于外轮毂(86),电动马达(63)的旋转轴(93)与驱动轴(52)连结从而传递驱动力。
-
公开(公告)号:CN100523537C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610156744.8
申请日:2006-12-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双离合器,其中一个第二离合器同轴地、并沿径向设置在形成一个环形板部的第一外离合器之内。两个离合器中的一个内离合器设置在构成第一和第二外离合器一部分的一个离合器构件和一个环形板部之间。提升销具有平行于第一和第二离合器转轴的轴线,并且沿轴向可运动地穿过两个内离合器,以其一端与压板接触。第一和第二驱动控制件能够施加控制力抵抗第一和第二离合器弹簧的弹簧力来断开第一和第二离合器。一个第二外离合器与第一外离合器一起转动,并且设置成与第一离合器同轴。一对外离合器以相对不转动的方式相互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0352730C
公开(公告)日:2007-12-05
申请号:CN200410045879.8
申请日:2004-05-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M2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型车辆,目的是使负荷易于分散、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及便利性。在混合型车辆(1)中,把发动机(2)或马达的至少一方作为动力源,倾斜配置由向马达供电的电池(8a)构成的电池单元(8),使其前侧的一端部接近,后侧的另一端部分开,发动机(2)配置在另一端部之间形成的空间中,使发动机(2)和电池单元(8)从侧面看去有一部分重叠。还有,发动机(2)的设置位置在车辆的前后方向的中心线(Lm)的前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