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13828B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0910089346.2
申请日:2009-07-16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屈服强度460MPa级低屈强比建筑用特厚钢板及制造方法,属于低合金高强度建筑用钢技术领域。钢板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 0.14~0.18%,Si 0.35-0.45%,Mn 1.40~1.50%,Nb 0.025~0.035,V 0.040~0.050,Ti 0.010~0.020,P<0.020%,S<0.008%,其余为铁Fe。轧制工艺:加热温度1220~1250℃,出炉温度1200~1230℃,采用奥氏体再结晶区和奥氏体未再结晶区两阶段控制轧制。热处理工艺:连铸坯经过控轧控冷后得到≥80mm厚钢板,加热到两相区温度800~850℃,保温10~20分钟,保温后采用水冷淬火,控制终冷温度≤100℃;淬火后的钢板进行450~600℃回火处理,最终获得低屈强比高强度建筑用钢板。钢板不仅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而且降低了成本,减少了资源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01876001A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910241508.X
申请日:2009-11-25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提高高强度厚钢板低温冲击韧性的生产方法,属于中厚钢板生产技术领域。钢的化学成分范围为:C 0.05-0.15%,Si 0.15-0.40%,Mn0.90-1.60%,P<0.01%,S<0.01%,Ni 0.10-0.80%,Mo 0.1-0.50%,B0.0008-0.0015%,微合金元素Nb 0.01-0.06%,V 0.01-0.07%,Ti0.01-0.03%,余量为Fe;连铸工艺采用轻压下技术,在压缩比小于4.0的条件下生产厚规格钢板,通过采用淬火+淬火+回火的热处理工艺,控制钢板二次淬火后的组织为硬相+软相的混合组织,同时满足钢板强度和低温韧性的要求。该工艺在较小的压缩比下,通过热处理工艺的组合和组织控制,得到与薄规格钢板同等的性能,相比于模铸、锻造等方法,简便易行、成材率高、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705423A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10241507.5
申请日:2009-11-25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成本建筑结构用钢板及其生产方法,由以下的化学成分组成:C 0.14~0.17%,Si 0.20~0.50%,Mn 1.30~1.50%,P≤0.012%,S≤0.005%,Alt 0.020~0.06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质。(1)本发明的钢质不添加Nb、V、Ti、Ni、Cr、Mo等贵金属元素,完全通过C-Si-Mn-Al化学成分达到Q345GJ强度等级的要求,成本低;(2)钢质更纯净,P≤0.012%,S≤0.005%;(3)-40℃冲击韧性良好,V型缺口夏比冲击功≥80J;(4)抗震性能好,实际的屈强比均小于0.78;(5)抗层状撕裂性能良好,实际全厚度方向Z向断面收缩率≥38%。能生产出符合建筑结构用厚20-90mm热轧态Q345GJEZ35钢板,将其应用于高层建筑钢结构制作,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生产工序简单,可实现批量生产,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556047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310497333.5
申请日:2013-10-22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450MPa级抗氢致开裂压力容器用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属于压力容器用钢板领域。钢板的化学成分以重量百分比计为C:0.13%‑0.14%,Si:0.20%‑0.30%,Mn:0.90%‑0.95%,P:≤0.008%,S:≤0.001%,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通过C、Si、Mn三种合金元素的合理添加,匹配相应的轧制工艺,经过正火热处理,在满足一般压力容器钢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屈服强度≥300MPa,抗拉强度≥450MPa,延伸率≥30%,0℃冲击功≥200J,具有良好的抗氢致开裂性能,裂纹长度率≤5%,裂纹宽度率≤1.5%,裂纹敏感率≤0.2%。具有制造流程短,生产成本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831594B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010146875.4
申请日:2010-04-12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低温环境下使用的高强度钢板的制造方法。钢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数为:C:0.06~0.10%,Si:0.10~0.40%,Mn:0.9~1.40%,Ti:0.010~0.030%,V:0.01~0.06%,Cr:0.0~0.40%,Ni:0.10~0.30%,Mo:0.10~0.30%,余量为Fe,成分碳当量要求≤0.45%,生产钢板厚度规格为10~60mm。采用控轧控冷和热处理工艺进行性能控制,优点在于,生产的钢板较同等级钢板综合力学性能大幅改善:厚度处于10~60mm,屈服强度可稳定达到≥490MPa,抗拉强度可稳定达到60Kg级,-60℃低温冲击功均值稳定达到≥100J,完全能够满足在-60℃的低温环境下对钢板的高性能要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