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62422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910062091.0
申请日:2009-05-15
Applicant: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P2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流伺服驱动器速度环控制参数的自动整定方法。该方法先使交流伺服驱动器工作在力矩模式;再从伺服驱动器内部产生至少两种频率的力矩指令,其频率和输入幅值分别为ωi和Ai;观测记录伺服系统的速度输出数据;从记录的速度输出数据中得到对应不同激励频率的输出幅值Bi,计算各频率输出幅值与其对应的输入幅值之间的比值Mi,再计算得到伺服系统速度开环近似模型特征值k,T,最后计算伺服系统速度调节器比例系数KP和惯性时间系数Ti。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对交流伺服驱动器的速度环控制参数进行自动整定,并且具有易于实现、速度快和效率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2059434U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20101061.9
申请日:2011-04-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L12/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现场总线的数据复制装置,实现现场总线链路中通信数据的实时无干扰的复制,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FPGA模块、PCI接口和多个现场总线通信接口,所述PCI接口和现场总线通信接口均与FPGA模块连接,该FPGA模块通过所述现场总线通信接口复制现场总线链路中的数据,复制的数据通过现场总线通信接口发送到现场总线链路中,或通过所述PCI接口传输到外部设备。本实用新型可以将一种现场总线链路中的数据实时、无干扰的复制到另外一种现场总线链路中,解决了不同的现场总线链路间的通信问题,可运用于不同的现场总线协议,兼容性高,同时实现了现场总线与带PCI接口的设备间的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202120092U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120073546.1
申请日:2011-03-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现场总线的控制装置,包括码盘信号输入模块、I/O模块、D/A输出模块、脉冲输出模块和FPGA模块,位置和速度指令输入到所述FPGA模块中,再分别通过D/A输出模块和脉冲输出模块输入到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上的码盘反馈信号和I/O输入信号分别输入到码盘信号输入模块和输入I/O模块,经处理后输入到所述FPGA模块,码盘反馈信号和I/O输入信号在FPGA模块进行信号采集、转换处理,然后经现场总线发送到数控系统。本实用新型将“脉冲量或模拟量接口”的伺服驱动器的输入/输出信号转换成现场总线驱动的输入/输出信号,可以解决脉冲、模拟量的通信方式存在的问题,实现数控系统控制强实时、高可靠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02058010U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20079400.8
申请日:2011-03-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9/4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16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监测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采集外部IO信号的IO输入模块;用于采集外部模拟信号的模拟信号采集模块;对采集所得的IO信号和模拟信号进行分析处理的双处理器核心处理模块;用于输出双处理器核心处理模块的处理结果的IO输出模块;对各模块提供电能的电源管理模块;以及对各模块提供电能的电源管理模块;IO输入模块、IO输出模块和模拟信号采集模块均与双处理器核心处理模块电连接。本装置可实时获取加工过程中各类状态信息和控制信息,并通过软件实现数字滤波,时域分析,频域分析,时频分析以及专家故障诊断系统的功能,增强了系统功能,简化了硬件电路。同时本装置采用小型化集成的紧凑型PCB工艺设计方式和各模块单独供电,实现了系统的小型化和低功耗。
-
公开(公告)号:CN202013501U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020664856.6
申请日:2010-12-17
Applicant: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B19/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化的数控系统,所述操作台内安装控制电路板和功率放大模块,所述控制电路板和功率放大模块分别通过系统内部总线连接所述操作台。本实用新型将操作台控制、数控加工控制、伺服控制集成在一块控制电路板上,各控制模块通过通讯接口实现数据交互,从而使传统分离式数控系统中操作台、数控单元和伺服驱动之间的外部线缆转化为系统内部线路。采用该方法的数控系统安装简便,成本低廉,适合量大面广的数控车床及简单运动控制等领域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01926895U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020664842.4
申请日:2010-12-17
Applicant: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B19/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异型车铣复合机床的数控系统,该系统采用上下位机结构形式,上位机为普通PC机,所述普通PC机的显示器作为数控系统显示器,普通PC的标准键盘作为数控系统的MCP面板;下位机为工控机,运行DOS操作系统;所述下位机与上位机通过以太网连接交换信息。下位机仅需要工控机而不需要显示屏、MCP板和输入键盘等外围设备,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实现的极低硬件成本的经济型车铣复合控制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201922314U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020661265.3
申请日:2010-12-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数控机床状态参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光纤光栅测量仪、信号处理单元和数据输出接口单元;光纤光栅测量仪的输出端口与信号处理单元的一端相连,信号处理单元的另一端与数据输出接口单元。本实用新型既可作为信号采集装置,对机床温度和应变进行手动和自动测量,又可作为补偿装置的下位机,输出机床状态参数。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采用温度、变形和振动测量的这些常规传感器安装复杂,使用不便的问题。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抗干扰强以及测量精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2077061U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20080646.7
申请日:2011-03-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L2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端口多网络协议转换器,包括主控制器,辅控制器,RAM,外围电路和至少二个协议端口;主控制器与辅控制器相连,用于系统监控,实现网络协议转换,并向辅控制器提供协议和端口配置信号;辅控制器与主控制器相连,用于实现数据链路层功能,完成数据链路的建立、拆除,实现数据的检错和纠错功能;RAM为协议数据交换提供空间。本实用新型利用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相结合的处理方法实现多种协议互相转换,整个转换过程在网络协议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完成。本实用新型支持多种协议同时在线互相转换。根据应用要求动态配置源网络协议和目标网络类型,源网络协议端口和目标网络协议端口数量,完成源网络协议向目标网络协议的转换,实现不同协议之间通信的无缝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202058020U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20073564.X
申请日:2011-03-18
Applicant: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ARM的现场总线链路实时监控装置,包括ARM处理器、FPGA模块、现场总线通信接口和人机交互界面;现场总线链路上的数据经现场总线通信接口下载到FPGA模块中,ARM处理器读取FPGA模块中的数据,获得现场总线链路上的状态、报警信息及链接在现场总线链路上的设备状态和报警信息,通过所述人机交互界面显示,同时将产生的报警信息输入到FPGA模块,上传到现场总线链路中;输入信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输入所述ARM处理器,实时写入FPGA模块中,通过现场总线通信接口发送到现场总线链路中。本实用新型可以灵活的应用到车间级或设备级进行实时监控,解决车间级或设备级实时监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317241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43886.8
申请日:2013-06-1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湖北江山华科数字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平凸柱面透镜的激光焊接拼缝测量系统,包括光源、平凸柱面透镜、凸透镜、感光元件和数据采集单元,其中光源用于发出检测光照射至该拼缝并形成反射;平凸柱面透镜、凸透镜和感光元件的光轴相重合,并且该光轴与光源的光学中心线以及拼缝的方向向量均处于同一平面内;当照射至焊接拼缝的检测光形成反射后,反射光沿着光轴依次经过平凸柱面透镜和凸透镜,最后在感光元件上形成图像并由数据采集单元予以采集,相应获得反映拼缝特征的测量结果。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测量方法。通过本发明,能够在拼缝宽度方向上执行几何细节的放大与保留,同时在拼缝长度方向上获得较大的图像采集范围,由此实现对激光焊接拼缝的高精度测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