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死区电压补偿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08145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817069.2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死区电压补偿方法及系统,包括:实时获得永磁同步电机的三相输入电流,基于此,获得五次旋转参考系下的电流分量;对五次旋转参考系下的电流分量进行低通滤波处理,得到五次谐波电流分量;根据五次谐波电流分量的交叉耦合处理结果,结合永磁同步电机的实时电角度,获得用于死区电压补偿的注入幅值和相位,并将其补偿到PMSM原始控制器内的逆变器驱动信号中。本发明消除了死区时间引起的所有阶次的谐波电流,不仅提高了死区补偿效果,还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和计算量。

    一种结合前轮与主轮的飞机转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54068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21019.X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合前轮与主轮的飞机转弯系统,包括:控制模板、开关量输入单元、模拟量输入单元和模拟量输出单元;控制模板用于执行协同控制策略:根据前轮转弯指令传感信号和实时滑行速度参数计算得到转弯半径;利用转弯半径以及飞机前轮、内主轮和外主轮之间的结构参数计算内主轮转角和外主轮转角,并输出内主轮转弯伺服信号和外主轮转弯伺服信号;根据内主轮角度/位置反馈传感信号计算其与内主轮转角的误差计算前轮转弯补偿角,并输出前轮转弯伺服信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内外侧轮非对称控制策略,能够实现两侧主轮非对称协同控制的同时,对前轮实时进行转向角度反馈控制,实现前、主轮之间飞机转向的同步控制。

    一种飞机前轮与主轮协同转弯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46169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31736.3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前轮与主轮协同转弯控制系统,包括:获取模块、运算模块、故障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滑行时飞机主体的复合参数;运算模块计算出飞机机体转弯半径,以及计算出在该转弯半径下的内、外侧主轮各自的偏转角度,并将运算结果反馈于控制模块;故障检测模块用于飞机前轮与主轮协同转弯控制中的故障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反馈于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结合运算模块和故障检测模块的反馈,控制飞机前轮、内外侧主轮对应的作动机构进行相应的转弯驱动作动,实现在前轮转弯主导下的主轮协同转弯控制;该系统提升了飞机转弯机动能力,有利于减小转弯半径,避免飞机偏向、侧滑和轮胎磨损,有助于提升转弯的安全性。

    一种多轮飞机地面滑跑控制系统
    6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382276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28860.7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轮飞机地面滑跑控制系统,包括:滑跑动力控制模块、侧偏控制选择模块、主轮差动控制模块和前轮转向控制模块;滑跑动力控制模块采集耦合飞机状态变量以驱动控制飞机滑跑运动;侧偏控制选择模块采集侧偏变量和飞机滑跑速度,将飞机滑跑速度与速度阈值比较,并输出侧偏信号和侧偏变量至主轮差动控制模块或前轮转向控制模块;主轮差动控制模块获取侧偏信号和侧偏变量,根据侧偏变量对左侧或右侧的主机轮进行刹车控制,输出纠偏控制的飞机状态变量;前轮转向控制模块获取侧偏信号和侧偏变量,根据侧偏变量对前轮进行转向控制,输出纠偏控制的飞机状态变量;本发明实现了飞机地面滑跑时的纠偏控制,保证飞机滑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基于三电平变换器的脉冲调制方法、传输控制装置和计算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34592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1580912.7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三电平变换器的脉冲调制方法、装置和计算设备,该方法,包括:将矢量空间进行归一化,生成归一化扇区;将目标矢量转换为该归一化扇区内对应的矢量,记为归一化矢量;在参考圆上选取与归一化矢量角度相同的参考矢量,计算得到合成参考矢量的基本矢量的作用时间;根据降压斩波规律,获得合成归一化矢量时前述基本矢量及零矢量的作用时间;进行矢量变换运算,得到归一化矢量的最近三个基本矢量及作用时间;按照矢量切换序列,将归一化矢量对应的基本矢量及作用时间组成为归一化矢量的开关时序图;根据所述归一化矢量和目标矢量在坐标轴上分量的对应关系,将归一化矢量的开关时序图转换为目标矢量的开关时序图。实现减少三电平变换器的反应时间,提高控制开关器件通断效率。

    一种考虑逆变器死区特性的永磁同步电机半实物仿真器

    公开(公告)号:CN11529656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779215.2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逆变器死区特性的永磁同步电机半实物仿真器,基于DSP实现,用于模拟永磁同步电机及其逆变器的功率级特性,其包含:调理模块,其用于采集待测目标电机控制器输出的三相上桥臂PWM控制信号,并处理得到真实的理想输入电压;逆变器死区误差电压模拟叠加模块,其用于将理想输入电压转换为含逆变器死区非线性特性的实际三相输入电压;永磁同步电机模型计算模块,其用于对实际三相输入电压进行计算迭代,得到永磁同步电机状态量。本发明用于模拟永磁同步电机及其逆变器的功率级特性,有效替代真实永磁同步电机及逆变器完成对电机驱动器的各项性能测试。

    一种改进型温控负荷参与的负荷频率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994024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10140500.5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型温控负荷参与的负荷频率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基于温控负荷的物理模型构建电力系统的温控负荷聚合模型,展开分析和运算按照设定的控制策略进而建立多区域互联的负荷频率控制系统模型,确定电力系统的负荷频率控制策略。采用本发明的控制方案,将需求侧温控负荷应用于调频中,能够充分发挥温控负荷资源的快速响应优势,且本发明基于多区域互联系统进行分析,运算分析时考虑了系统自身的干扰,还充分考虑了状态量对系统的影响,能够显著提高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的灵活性和精确性。

    风电机组非线性模型预测转矩控制变权重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94297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654989.8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非线性模型预测转矩控制的变权重调节方法,包括:建立风电机组的数学模型,确定非线性模型预测转矩控制的控制目标;设计包含能量捕获和转矩波动两个控制目标的非线性模型预测转矩控制成本函数;以风速的加权平均值和均方根平均值为输入、权重系数为输出建立模糊调节器,并通过多目标灰狼优化算法优化模糊调节器隶属度函数的线形,以实时更新目标函数。本发明提高了风电机组的能量捕获效率,减小了转矩波动,缓解了风速的瞬时性与风电机组大惯性造成的响应延时之间的矛盾,实现了能量捕获和转矩波动的协调优化。

    一种负荷模拟装置及测试直流供电系统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56489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910222473.9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荷模拟装置及测试直流供电系统性能的方法,利用包含输入模块、负荷模拟电路和控制模块的负荷模拟装置对直流供电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其中,本发明的负荷模拟装置的拓扑电路采用稳定性高的拓扑结构,解决了传统负荷模拟装置应用局限性大、稳定裕度低和易损坏的问题,有效降低装置结构成本和运行成本的同时,提升了负荷模拟装置的适用性,本发明利用该负荷模拟装置对直流供电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能够有效促进微电网直流供电系统的优化设计和发展。

    用于控制永磁同步电机的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187130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181181.4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控制永磁同步电机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采集输入到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枢三相电流和永磁同步电机输出的转速;将所述转速反馈到速度环控制器Fo‑ISMC中进行调节以产生外环控制量,所述外环控制量对应于q轴电流参考值;将所述当前电流反馈到电流环分数阶PI(Fo‑PI)控制器中并基于所述q轴电流参考值进行调节以产生对应于q轴、d轴控制电压的内环控制量,所述内环控制量经调制用于产生控制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的运转的驱动脉冲。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