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大肠杆菌及其制备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62692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311770189.8

    申请日:2023-12-21

    Abstract: 一株大肠杆菌及其制备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的方法,大肠杆菌为大肠杆菌hf_#imgabs0#M_E.coli_rCOL3A1,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日期为2023年9月25日,菌种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31780。本发明所选择的序列完全来自于人的Ⅲ型胶原蛋白区域,在不影响氨基酸序列的前提下进行密码子的优化;采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生产成本较低;将目的蛋白与蛋白融合标签进行连接,大大提高蛋白的可溶性,解决了包涵体的问题;目的蛋白纯度与产量较高,发酵产量可达到911 mg/L目的蛋白;本发明所获得的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序列及结构更接近于人体Ⅲ型胶原蛋白,有着良好的生物活性和较低的免疫原性。

    一种辐照和降酸联用提取地黄水苏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5686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70194.9

    申请日:2023-12-21

    Abstract: 一种辐照和降酸联用提取地黄水苏糖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联合60Co‑γ射线辐照和降酸工艺提高地黄水苏糖提取得率和纯度的方法。通过60Co‑γ射线辐照技术,高效降低糖苷酶酶活,减少水苏糖酶水解损失;通过匀浆降酸工艺,调整体系弱碱性,减少水苏糖酸水解损失。实验表明,利用本发明技术,α‑半乳糖苷酶和β‑葡萄糖苷酶相对酶活降低90%以上,单糖、双糖和三糖等杂糖含量降低71‑81%,水苏糖得率提高52‑67%,水苏糖纯度达到90‑95%。

    一种纳豆芽孢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方法及遗传转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15073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110658479.8

    申请日:2021-06-15

    Abstract: 一种纳豆芽孢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方法及遗传转化方法,包括将冷冻保藏的纳豆芽孢杆菌在LB固体培养基上划线,37℃条件下培养16‑20h,在划线平板上挑一个单菌落,接种于盛有LB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37℃条件下以180‑250rpm摇床培养12‑16h;取培养液,接种于BN‑Ⅰ培养基中,37℃条件下以180‑250rpm摇床培养12‑16h;取菌液接种于BN‑Ⅰ培养基中,37℃条件下以180‑250rpm摇床培养4‑5h;取菌液接种于BN‑II培养基中,37℃条件下以180‑250rpm摇床培养1‑2h;向菌液中加入促转化液,37℃条件下以80‑120rpm摇床培养10‑30min;培养结束后得到含有感受态细胞的菌液。本发明制备的纳豆芽孢杆菌感受态细胞,其转化率得到大幅提升,后续将为该菌的基因表达、沉默、敲除及功能研究提供基础。

    一种利用棕榈油提取物分离纯化发酵液中维生素K2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04134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238737.7

    申请日:2021-03-04

    Abstract: 一种利用棕榈油提取物分离纯化发酵液中维生素K2的方法,对发酵液进行分离得到湿菌体,再冷冻干燥得到干菌体,将干菌体与棕榈油提取物混合2~4h,离心取上清液;将已经预处理的大孔树脂进行装柱,将上清液置于充满大孔树脂的分离柱中,使用第一洗脱剂除去杂油类物质,然后使用第一解析剂将维生素K2从大孔树脂上洗脱下来得到洗脱液;得到的洗脱液进行浓缩得到浓缩液;将所述浓缩液置于容纳有反相硅胶的分离柱中,以第二洗脱剂除去杂质,再用第二解析剂洗脱,得到高纯度维生素K2产品,进行冷冻结晶即得到维生素K2晶体。本发明使用的棕榈油提取物存在于自然界中,获取较为简单且不会产生有机废液,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一种基于形态基因共干扰提高柠檬酸发酵生产水平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81290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011462871.7

    申请日:2020-12-14

    Abstract: 一种基于形态基因共干扰提高柠檬酸发酵生产水平的方法,包括构建几丁质合成酶多基因干扰载体转化黑曲霉获得形态突变菌株、利用黑曲霉形态突变菌株发酵生产柠檬酸;多基因干扰载体的转录受启动子Pgas和Pgmt调控,实现形态基因在不同条件下的顺序调控;Pgas序列为SEQ ID NO.35、Pgmt序列为SEQ ID NO.36;几丁质合成酶多基因干扰基因为几丁质合成酶基因家族的双基因或三基因组合。本发明成功地在黑曲霉中共干扰几丁质合成酶的双基因或三基因,并提供了一种基于形态基因共干扰的方法提高柠檬酸发酵生产水平的方法,为促进丝状真菌发酵生产有机酸及丝状真菌形态基因相互作用等方面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新的思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