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53522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211088975.5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1S13/89 , G06N20/10 , G06V10/50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毫米波成像的包裹异常检测系统及方法,包括:毫米波信号采集模块和数据处理平台;毫米波信号采集模块,包含毫米波传感器和数据采集板;毫米波传感器发射无线射频信号,接收经由包裹反射的无线射频信号并将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混频;数据采集板获取所述混频信号数据并实时传输至数据处理平台;数据处理平台包含:信号成像模块,用于处理所述混频信号,以得到包裹的透视成像图;异常检测模块,用于提取包裹的透视成像图中的特征形成特征图,基于特征图训练包裹异常分类器,从而实现包裹异常检测。本发明利用毫米波信号实现传送带上的包裹的透视成像,基于直观成像实现包裹中物品的位姿异常的无接触式及非侵入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51128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87828.1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1S13/89 , G01S13/931 , G01S7/41 , G01S7/35 , G06V10/4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目标边界框检测系统及方法,包括点云数据生成模块,用毫米波雷达采集毫米波中频信号,生成目标的点云数据;数据优化模块,用于使用反射显著度系数去除点云数据中的噪声,利用累积矩阵增强点云;边框检测模块,对毫米波中频信号进行接收端波束成形得到目标反射能量空间分布图,并将目标反射能量空间分布图与优化后的点云数据进行融合得到融合的多通道特征图,输入二维轮廓预测神经网络中得到目标的二维轮廓图像;结合优化后的点云数据,最终检测到目标的边界框。本发明提高了目标边界框检测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利用毫米波雷达相关的算法设计,能够在各种光线条件差的环境下可靠地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8736002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13411.9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摩尔纹的适用于泛化透视角度的位姿估计系统及方法,应用于基于摄像头拍摄视觉标记的位姿检测场景中的摄像头设备中,包括:摩尔纹混合特征分离模块、泛化性摩尔纹特征表示模块和细粒度特征点重建模块;本发明对任意摩尔纹提供了泛化性表达,对于摄像头与视觉标记之间的透视角度较大时引起的弯曲形变摩尔纹也能实现有效的特征提取与推理。本发明实现了视觉标记的亚像素级特征提取,相比基于传统像素级特征点的位姿估计提供了更高的六自由位姿估计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22881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303457.9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线性刚体三维空间运动追踪系统及方法,方法包括:检测阶段,获取视频流数据中包含线性刚体数量和旋转支点的特征信息;追踪阶段,利用线性刚体的特征信息在特定区域检测线性刚体,并获取其在三维空间的旋转角度结果,完成对线性刚体在三维空间的运动追踪。本发明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只需要加装一个单目摄像头和一个惯性传感器,就能配合边缘端处理器实现实时的线性刚体三维空间的运动追踪。
-
公开(公告)号:CN115546084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51737.1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配准融合与接缝线辅助的图像拼接系统及方法,包括:图像重叠区域配准模块、图像非重叠区域配准模块及配准融合模块;图像重叠区域配准模块,包括:特征点配对模块、初步配准模块、线段配对模块、精确配准模块及接缝线计算模块;图像非重叠区域配准模块,包括:线段斜率计算模块和畸变矫正模块;本发明能够同时处理存在较大视差和较大拍摄角度差的图像拼接问题,基于配准融合和接缝线算法,消除视差带来的图像配准误差以及重影,避免拍摄角度差导致的畸变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81483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35114.3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振动检测方法及终端,步骤如下:对振动物体进行定位与辨别,获取原始信号序列;在IQ平面上采取曲线分段拟合的处理方法,以静止点为曲线分界点将原始信号序列在IQ平面上分为两段,分别进行拟合,还原正负向的位移,获得原始振动信号;使用带有跳跃连接层的卷积网络对原始振动信号的时间‑频率图进行处理,去除加性噪声与乘性噪声,获得增强振动信号;对增强振动信号进行判断,若发生异常,则发出处理通知。本发明采用非侵入式感知技术,无需对机器进行改造,通过毫米波无线射频信号来实现振动感知。
-
公开(公告)号:CN114638289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216245.2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增强与知识蒸馏的可增类行为识别系统及方法,包括: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用户运动时的传感器数据;数据预处理单元,输出经过预处理后的行为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旧行为类别代表样本集和旧行为识别模型;行为识别单元,用于对预处理后的行为数据进行识别和分类;增类训练单元,输出一个新行为识别模型;所述新行为识别模型对旧行为类别数据或新行为类别数据进行识别,输出行为识别结果。本发明在行为识别的持续学习过程中,保证了持续学习性能和资源成本优势;同时符合现实生活中用户行为的动态扩张性,对未知的新类别行为能够保持可持续性的增类识别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473420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46244.4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H04W4/70 , H04W12/02 , H04W12/041 , H04W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无线网络环境的科研数据隐私保护增强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建立移动设备不同姿势和位移的变化模式,根据移动设备从无线网络信号发射源接收的无线网络信号的信号强度变化来检测设备状态变化的起始点,并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校准处理;将经过校准处理的数据序列量化为比特序列;根据比特序列计算密钥,通过移动设备之间相互交换加密消息来验证相互认证的一致性,生成独特且随机的对称密钥并建立完全连接。本发明通过测量无线网络信道的接收信号强度变化来量化移动设备的抖动模式并生成密钥,提高无线网络环境下科研数据的隐私保护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61809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301132.8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6K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目标视频分析的课堂抬头检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包括:人脸检测模块,根据获取的课堂视频数据,使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得到每个视频帧中的人脸集合;人脸姿态估计模块,对上述人脸集合中的每一个人脸进行特征点检测,基于特征点进行姿态估计,得到其在空间中的姿态角,并根据俯仰角的大小作为学生是否听课的判断依据,统计课堂听课率;云边协同调度模块,根据系统当前的资源状态以及用户需求,对上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及集成回归树模型的最优配置进行求解,以提高人脸检测和人脸姿态估计的精度。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高精度、低时延地同时对多目标进行分析、以及无法充分利用边缘设备和云服务器计算资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568724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811349699.7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无源感知的输液滴速监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系统包括插有RFID标签的无源滴速感知器、滴速感知一体机、服务器平台和滴速感知客户端,其中滴速感知一体机配有RFID阅读器、处理器和通信模块。滴速感知一体机持续与无源滴速感知器进行通信,获得其返回的标签信号数据,处理器利用标签相位信号特征,通过计算一段时间内相位信号中因液滴滴落造成的脉冲式突变的次数来计算该段时间内的输液滴速,并将计算结果通过通信模块持续发送至服务器平台。滴速感知客户端通过访问服务器平台获得滴速的计算结果,判断滴速是否异常并适时预警。本发明采用非接触式感知技术,无需接触液体,通过获得无源滴速感知来实现精确的滴液感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