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79714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800320.4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H02J50/12 , H02J50/70 , H02M7/5387 , H02M7/53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WPT)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基于泰勒展开进行模型降阶的双边LCC WPT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双边LCC WPT系统的带有复值的全阶数学模型,然后提取所述全阶数学模型的多项式系数,再对提取的所述多项式系数进行泰勒级数展开,然后保留泰勒级数展开后的所述多项式系数的前n项,将所述全阶数学模型转化为降阶后的n‑1阶复数和1阶实数模型并进行虚实分解得到大信号2n‑1阶实数模型,最后根据满足精度需求的大信号低阶模型控制双边LCC WPT系统的逆变器移相角。本发明在传统的建模方法上,加入了泰勒级数降阶,最终得到的数学模型精度并没有下降太多,但显著提升了模型的降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96125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70026.3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提升WPT系统功率密度的磁集成耦合机构及WPT系统,通过对磁耦合机构进行磁集成设计,具体是在副边D型线圈LS中空区域设置一个倍流电感线圈LB,并对电路拓扑进行改进,具体是将该倍流电感线圈LB分成两个线圈连接在WPT系统接收端的全桥整流电路中,能够保证这两个线圈中的电流始终为正值之处,从而达到对应的倍流效果,提升了系统的功率密度,减少了车载端重量,并通过设计倍流线圈电感值,在保证输出功率不变的前提下,可减小输出电压的纹波。本发明加入倍流电感线圈的倍流整流拓扑同样适用于其它电感过大问题的电路拓扑,具有无线传输中电路拓扑的普遍适用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4592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20659.3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nventor: 吴晓锐 , 李小飞 , 周柯 , 肖静 , 李志恒 , 韩帅 , 林锐 , 卓浩泽 , 龚文兰 , 莫宇鸿 , 陈卫东 , 吴剑豪 , 侯莉婕 , 吴宁 , 陈绍南 , 郭敏 , 张龙飞 , 郭小璇 , 卢健斌
IPC: B60L53/124 , H02J50/90 , H02J50/60 , H02J50/12 , G01B21/00 , G01V9/00 ,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位置偏移与金属异物检测系统,地面端和车载端之间配置有双向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地面端线圈上还配置有阵列式异物检测线圈,在执行金属异物检测时,分别采集每个异物检测子线圈的检测电压,并以原点中心对称位置上的两个异物检测子线圈的检测电压之和后作为一组参考电压,通过分析8组参考电压的变化情况实现金属异物检测,在4个顶角处的异物检测子线圈上还分别叠合有偏移检测子线圈,在执行车载端线圈偏移检测时,采集任一偏移检测子线圈的电压实现车载端线圈偏移检测。其效果是:结构简单,控制方便,既能够高效低成本的实现车载端偏移检测,又能够方便的实现金属异物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88267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38186.7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50/02 , H02J3/00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设备调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向农业园区的源荷储协同调度方法及相关设备。本发明首先对农业园区的能源设备和负荷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建立预先调度的目标函数,使农业园区的运行成本最小,然后建立修正调度的目标函数,使农业园区的综合成本最小,求解修正调度的目标函数得到农业园区源荷储协同调度在当前t时间段的修正调度计划。舍弃当前t时间段之后时间段内的计划,输出当前t时间段的修正调度计划,当t+1时间段到来时,重复操作,如此反复,直到调度周期结束,这样可以保证当前时刻实施的都是最新的修正调度计划,克服了农业园区在调度过程中因为预测信息不准确而导致负荷无法准确满足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6842678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170747.0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H02J3/00 , H02J3/28 , G06Q30/0202 , G06Q50/06 , G06N3/126 , G06F111/04 , G06F113/04 , G06F113/16 , G06F119/0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配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压配电台区储能配置方法,针对常态场景建立储能优化配置双层模型,上层优化模型通过遗传算法生成多种储能配置方案,以总规划费用最低为目标,将生成的储能配置结果传达至下层模型;下层优化模型中充分考虑配置方案对光伏出力的消纳效果,以总运行费用最低为目标,进行配电网最优潮流计算,优化储能的出力。本发明还在配电台区故障场景下建立储能优化配置模型,有效保障故障场景下配电台区的供电能力。最终的规划结果可以提升配电网常态下的经济性和光伏消纳能力,同时也能提升故障下光伏台区孤岛运行时的持续供电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834568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664425.1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B60L53/126 , H02J50/40 , H02J50/12 , H01F38/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技术,具体为一种用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自适应耦合机构及控制方法,耦合机构中的发射线圈包括第一子线圈、第二子线圈、第三子线圈和第四子线圈,所述第一子线圈和第二子线圈并排在第一行,第三子线圈和第四子线圈并排在第二行,四个线圈均为平面线圈且在同一平面上形成2×2的阵列形式,每个子线圈的两端均设有换向开关;其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改变发射线圈中各个子线线圈的接入方式来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使其可以适应不同类型接收线圈的无线充电需求,满足公共无线充电桩的设计需要,提升系统的自适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74283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844609.6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MC‑WPT)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模态切换提升效率的MC‑WPT系统及其效率提升方法,通过在原边侧的原边母线电容和高频逆变器之间设置原边双向切换开关,以及在副边侧的整流器和副边母线电容之间设置副边双向切换开关,从而在系统从满载逐渐降低到轻载期间,当降低到半载时,通过控制原边双向切换开关闭合且高频逆变器的MOS管S1、S3关断将高频逆变器切换至半桥开关逆变工作模式,以及控制副边双向切换开关闭合,将整流器切换至半桥倍压整流工作模式,以使得等效负载贴近最优负载点,从而避免因轻载系统充电效率降低,而将系统效率提高,且适应谐振回路无电容的拓扑,有效避免磁件饱和的情况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672914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99283.2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nventor: 肖静 , 周柯 , 李小飞 , 陈丰伟 , 吴晓锐 , 龚文兰 , 卓浩泽 , 韩帅 , 林锐 , 陈卫东 , 吴剑豪 , 吴宁 , 陈绍南 , 莫宇鸿 , 张龙飞 , 郭敏 , 侯莉婕 , 郭小璇 , 卢健斌 , 阎浩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PDM特征波进行ID认证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当电动汽车停靠在充电区域后,该系统通过控制充电端逆变开关的脉冲密度,发射带有充电端ID信息的电能信号到电动汽车,电动汽车识别此ID信号并与其进行连接后返还电动汽车自身ID信号,实现电动汽车与充电端充电前的身份认证和通信连接。本发明通过开关切换的频率(即脉冲密度)定义不同充电端的身份ID,不同切换频率对应不同的ID信息,具有准确度高、检测简单等优点;基于无线电能传输的方法,开关切换频率对应不同的传输电能值,将充电端的ID信息以电能的方式传输给电动汽车,在进行身份认证过程中无需其他额外设备,结构简单,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67440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522811.7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B60L53/00 , G06Q10/0631 , G06F18/24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配电网优化运行需求的多类型充电站有序充电方法,考虑城市中分布着不同类型的充电站,根据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特性,不同充电站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功能,用以满足不同类型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需求。根据建设场所不同,充电站主要分为私人充电站、公共充电站、快速充电站三类。基于电动汽车充电特性,结合各类充电站的运行特点,可提出有效的充电站有序充电规划策略的考虑配电网优化运行需求的多类型充电站有序充电模型,实现配电网负荷量占比多时少充电,占比少时多充电,实现多类型充电站的合理运用,在保证配电网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平衡网损,满足电动汽车充电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13901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654686.5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nventor: 沈涛 , 蒙锋 , 董金熹 , 刘浠流 , 丁惠贤 , 陈冠霖 , 苏东 , 肖静 , 孙跃 , 吴晓锐 , 梁琳 , 刘箐 , 王建新 , 于淼 , 韩帅 , 林锐 , 龚文兰 , 陈绍南 , 吴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中继无线电能传输自解耦耦合机构及其参数设计方法,属于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包括发射线圈、至少两级中继线圈和接收线圈,每一级中继线圈均设置有中继接收线圈和中继发射线圈,发射线圈、接收线圈以及每一级中继接收线圈和中继发射线圈均采用平面线圈,且同一级中继线圈中的中继接收线圈和中继发射线圈互为解耦设置并相互串联,发射线圈与第一级中继接收线圈正对设置且结构相同,接收线圈与最后一级中继发射线圈正对设置且结构相同,上级中继发射线圈与下一级中继接收线圈正对且结构相同,利用中继线圈解耦合的方式,使得在无线电能传输过程中,可以降低线圈之间交叉耦合系数,起到优化系统传输效率的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