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26640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10602016.9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无线充电活体异物检测系统,将毫米波雷达对生命体征检测能力和雷达反射波3D散点建模的方法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发射端的活体异物检测;将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和AI深度学习模型相结合,提出可识别活体种类的、高精度的检测系统。优点在于:毫米波雷达的高稳定性、非接触式检测、高环境适应性,以及能力日渐增强的深度学习模型训练算法的完善,可高效采集数据,得到极低的错误判断概率,降低维护成本等,形成一套高精度、高准确率、智能化的三位一体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站异物检测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5230499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210848634.7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动态无线功率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分离铁轨式耦合机构及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该耦合机构的发射结构采用两条对等设置的铁轨式发射导轨,每条铁轨式发射导轨均由多个方形铁环沿着道路方向排布而成,从而可使用控制器控制每一个方形铁环进行单独通电,可实现当接收器沿发射器轨道移动时,仅将相应位置的方形铁环切入发射电路,而其他方形铁环则处于断电状态,这种方式不仅可保证耦合面积充足,并且这种结构相比于传统耦合机构可以在减少材料的同时有效地进行动态能量传输,并且解决了发射极板整体高电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57415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10872625.1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3D+Q型的无线能量发射线圈及参数设计方法,线圈结构中包括3D线圈和与所述3D线圈串联的Q型线圈,所述3D线圈包括位于中间的内部线圈和位于同一平面且在所述内部线圈两侧分布的两个外部线圈,所述内部线圈与两侧的外部线圈反向连接,所述Q型线圈设于所述3D线圈的下方且与所述内部线圈极性相反。其效果是:大大地增加了系统的横向抗偏移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230500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10871191.3
申请日:2022-07-23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nventor: 莫宇鸿 , 李小飞 , 唐春森 , 肖静 , 韩帅 , 杨英杰 , 吴晓锐 , 龚文兰 , 吴宁 , 陈卫东 , 陈绍南 , 郭敏 , 郭小璇 , 姚知洋 , 阮诗雅 , 王智慧 , 左志平
IPC: B60L53/126 , H02J50/12 , H02J50/90 , H02J5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屏蔽板耦合电压检测位置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包括能量传输电路和电压位置检测电路;能量传输电路设有能量收发线圈,能量发射线圈下方固定有原边屏蔽板,能量接收线圈上方固定有副边屏蔽板;电压位置检测电路包括直流电源、高频逆变电路、原边谐振补偿网络、原边屏蔽板,以及副边屏蔽板、副边谐振补偿网络、整流滤波电路和负载,还包括电压检测器以及控制器,电压检测器测量副边谐振补偿网络的输出电压,控制器根据该输出电压计算纵向偏移量。本发明借助于能量传输电路的原副边屏蔽板,构建了采用电场耦合方式的电压位置检测电路,通过检测副边输出电压,实现原、副边线圈的位置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805115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110978832.0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C5/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作业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作业安全实时监测的方法和系统。本发明根据气压与高度的关系,计算登高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的高度差,由于采用相对值进行计算,消除了大气压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测量和计算精度,并且采用本发明,不管登高作业人员如何移动,都可以自适应计算其与监护人员的高度差,避免了时刻调整激光测距模块跟随移动,降低测量效率。同时能监控登高作业人员未经过允许登高,监护人员能及时收到相关消息,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根据磁感强度与输电导线的距离关系,判断登高作业人员与输电导线的距离是否安全,将安全距离转换为对磁场强度的测量,更为直观。
-
公开(公告)号:CN11818754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503675.1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机库杆塔安装结构及快速部署方法,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以解决杆塔上无人机充电机库安装与维修困难的问题,该结构包括用于放置充电机库的安装支架,安装支架贴合杆塔安装,沿杆塔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一条轨道,在安装支架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滑座,一条轨道上至少滑动安装有一个滑座,在轨道顶端上方安装有滑轮,将拉索绕过滑轮连接在安装支架上。通过轨道滑轮装置安装在杆塔上,安装时可以通过轨道滑轮装置将充电机库拉上杆塔顶部,检测维修时可以将充电机库降下,降低充电机库的安装与维修难度,减少了成本,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6189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89099.8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转运领域,尤其是一种新能源储能设备的转运装置,包括定位机构与缓冲固定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平台,设置于所述固定平台上的底座,设置于所述固定平台上的储能设备,所述缓冲固定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平台上的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周侧设有活动部件,设置于所述活动部件与固定平台之间的缓冲部件,设置于所述缓冲部件上的传导部件,本发明通过支撑部件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将储能设备的重力势能进行利用,从而带动固定储能设备对储能设备进行限位,该装置在转运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对储能设备进行保护,同时可以将多个储能设备进行有效的距离隔离,提高储能设备的运输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80000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0836582.6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能量信号同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双谐振带电路的双向能信同传WPT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将原副边补偿网络设计为双谐振带电路,使系统在只需要传输能量时在两个不同频率下都能保持较高的双向能量传输效率,并设置与原边双谐振带电路并联的原边信号检波电路和与副边双谐振带电路并联的副边信号检波电路,从而在需要信号传输时将双谐振带电路其中一个频率用于信号传输另一个频率继续传输能量,通过双谐振频率交替进行系统能量和信号同步传输,通过信号检波电路进行信号接收,实现利用电能传输通道实现能量信号的双向同传,并且该系统能主动发送指令来控制能量与信号的传输流向。
-
公开(公告)号:CN11723995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188632.0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激振荡的异物检测模块及响应参数动态调整方法,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模块中包括激励线圈Np、和异物检测线圈阵列,所述激励线圈Np采用DD型线圈结构形式反向串绕设置在承载板的第一线圈层,所述异物检测线圈阵列设置于所述承载板的第二线圈层,且每一个异物检测线圈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完全覆盖在所述激励线圈Np的其中一个D型线圈上。其效果是:通过参数初始化,消除了环境的影响,同时设计的异物检测模块中,一个激励线圈可以满足多个异物检测线圈的激励需求,简化了电路结构且降低了对能量传输过程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157043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111325771.4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可无线充电的机器人,包括发射端装置、接收端装置;发射端装置包括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接收端装置包括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开关、测距单元、控制单元,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包括第一接收线圈、第二接收线圈、以及第一接收线圈和第二接收线圈连通后形成的双重接收线圈,开关用于控制第一接收线圈、第二接收线圈、以及双重接收线圈的开闭,接收端装置设置在机器人上;测距单元用于测量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和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之间的距离;控制单元根据测距单元测得的距离,从第一接收线圈、第二接收线圈、双重接收线圈中确定出目标接收线圈,并控制开关接通目标接收线圈,使得能量从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传递到目标接收线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