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7431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603877.5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Inventor: 许恩永 , 谭雪峰 , 何水龙 , 彭吉优 , 李超 , 林长波 , 李慧 , 展新 , 冯海波 , 王善超 , 冯高山 , 许家毅 , 邓聚才 , 陈乾 , 唐荣江 , 鲍家定 , 郑伟光 , 胡超凡 , 陶林 , 王方圆 , 陈钰烨 , 赵德平 , 吴佳英 , 张释天 , 梁明运 , 庞凤
IPC: G06F18/25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决策级融合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传感器的信息融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在接收到多个融合传感器的待融合数据时,确定各融合传感器的三维检测向量;分别输入各融合传感器的三维检测向量至目标孪生神经模型,得到相似度信息向量;根据目标尺寸统一模型对所述相似度信息向量和各融合传感器的三维检测向量进行尺寸统一,得到各融合传感器的检测统一向量和相似度统一向量;根据所述相似度统一向量、各融合传感器的检测统一向量以及目标决策融合模型确定目标融合信息。通过上述方式,保证了在进行特征融合时,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弥补了单个传感器之间的局限性,大幅度提高了多个传感器决策级融合时的精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06815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102057.8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清华大学
Inventor: 许恩永 , 郑毅 , 朱纪洪 , 何水龙 , 林长波 , 李慧 , 朱斌 , 展新 , 冯海波 , 袁夏明 , 王善超 , 陈志刚 , 冯高山 , 许家毅 , 邓聚才 , 李超 , 鲍家定 , 郑伟光 , 胡超凡 , 陶林
IPC: B60W30/165 , B60W30/14 , B60W40/105 , B60W40/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抗扰控制的自适应巡航系统,在所述系统中,环境感知层每隔一段预设时间采集前方车辆的第一加速度,上层控制器通过前车加速度预测器,对前方车辆接下来一预设时段内的第一加速度进行预测,并获取第一期望加速度;通过下层控制器的前馈控制模块,用于计算生成车辆的前馈控制量;以及通过下层控制器的反馈控制模块,计算生成待控制车辆的反馈控制量,最后根据前馈控制量以及反馈控制量,计算生成待控制车辆的第二期望加速度,以通过车辆执行机构控制待控制车辆的加速度。通过实施本发明,能够使待控制汽车在跟车模式下可以更快和更准的对加速度进行控制,以更好的保持跟车距离,提高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5508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02524.7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视觉与雷达融合的目标检测技术。本发明通过获取毫米雷达波信息中的目标信息与摄像头所拍摄的视觉信息,根据所述目标信息生成雷达感兴趣区域,根据所述视觉信息生成视觉感兴趣区域,将所述雷达感兴趣区域与所述视觉感兴趣区域融合,得到所述雷达感兴趣区域与所述视觉感兴趣区域的交并比,在所述交并比大于预设阈值时,将所述雷达感兴趣区域与所述视觉感兴趣区域内目标相关属性进行输出。本发明通过将计算机视觉生成的感知区域与毫米波雷达生成的感知区域共同对目标进行检测,根据两个感兴趣区域的交并比,确定检测目标,相对现有技术在毫米波雷达生成的感兴趣区域进行视觉检测,本发明能更准确地检测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627980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14213.0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东南大学
Inventor: 许恩永 , 何水龙 , 付建 , 殷国栋 , 林长波 , 徐利伟 , 展新 , 冯海波 , 王善超 , 冯高山 , 庄伟超 , 许家毅 , 李超 , 郑伟光 , 王方圆 , 赵德平 , 陈钰烨
IPC: B62D15/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横向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行驶信息;根据车辆行驶信息和预设控制算法计算得到近点前轮控制量;根据车辆行驶信息和目标曲率模型计算远点前轮控制量;根据车辆行驶信息计算误差修正方向盘转角;根据近点前轮控制量、远点前轮控制量和误差修正方向盘转角计算目标前轮转角;根据目标前轮转角对车辆进行横向控制。通过上述方式,既能解决传统预瞄模型的不足又能解决非预瞄LQR控制器在曲率突变处带来的系统超调影响,能够提高跟踪精度、行车稳定性和乘车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5077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0973992.0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F02D2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油耗最优驾驶策略的商用车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根据商用车的纵向速度、转速和扭矩,计算商用车行驶过程中的瞬时油耗,并建立纵向动力学特性方程,根据纵向动力学特性方程和瞬时油耗,计算油耗目标函数;根据交通流决策集和发动机性能约束集,建立驾驶策略集;其中,交通流决策集是根据商用车行驶过程的交通情况而确定;发动机性能约束集是根据商用车的发动机性能而确定;根据驾驶策略集、油耗目标函数和纳什均衡求解方法,计算纳什均衡解,并根据纳什均衡解,获得油耗最优驾驶策略;根据油耗最优驾驶策略,控制商用车的发动机运行。本实施例实现了提高商用车行驶在城市道路中的经济性,提高求解策略的精确度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23291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627454.6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60W6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障碍物识别的行为预测方法及装置,通过将现有车辆中的双目摄像头更换为四机位深感摄像头,以使对障碍物坐标的精准定位,以使获取前帧障碍物坐标和当前帧障碍物坐标,并得到障碍物的运动状态;同时通过根据障碍物的运动状态,当判断碍物轨迹预测坐标区间内包含第二障碍物时,判断所述障碍物和所述第二障碍物是否存在碰撞,当判断不存在碰撞时,输出所述障碍物进行非变运动,并预测所述障碍物的非变运动轨迹,当判断存在碰撞时,输出所述障碍物进行变轨运动,并预测所述障碍物的变轨运动轨迹,实现对动态障碍物的行为预测,提高障碍物行为预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22943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801517.0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长头卡车发动机罩的疲劳耐久性分析方法,包括:建立发动机罩有限元模型;截取前半车架,对前半车架进行柔性化处理后与发动机罩装配搭建车架‑发动机罩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基于试验场实测的响应信号,利用迭代反求策略获取试验场车架等效位移,并根据等效位移驱动动力学模型得到发动机罩的疲劳载荷谱;结合发动机罩材料属性、单位载荷应力场分布结果,应用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对发动机罩进行疲劳仿真分析。本发明将发动机罩疲劳仿真分析与用户道路使用场景相关联性,克服了传统方法无法精准再现发动机罩结构疲劳寿命的缺点,同时也有效缩短企业开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591014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03045.2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IPC: G06F17/10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平衡桁架板梁的裂纹区域识别方法,包括:设置原板梁及对照实验组板梁,并在其底部施加静载荷力,分别得到各测点位置上的应变值分布;根据应变值分布,计算各测点位置对应的曲率半径;对比并判断原板梁和对照实验组板梁的各测点位置对应的曲率半径是否满足判断标准;若满足,则标记对应测点位置并根据其限定的梁段范围在整个的板梁梁段中的分布情况进行损伤区段判断,完成裂纹的区域识别。本发明通过对均衡布置板梁进行单元划分并合理布置应变片,实现对裂纹区段的有效识别,进而根据板梁弯曲理论参数推理获得裂纹所在的板梁区域,便于企业对裂纹区段的强度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3581188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744296.8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IPC: B60W4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联网数据的商用车驾驶员驾驶风格识别方法,包括,采集自然驾驶场景下的商用车辆行驶数据和车辆状态数据;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异常值检测、缺失值填补与剔除、特征提取与建立和数据降维;基于k‑means聚类算法对数据降维后的数据进行聚类,根据聚类结果定义驾驶员的驾驶类型;综合驾驶员特征和驾驶员的驾驶类型,建立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驾驶风格识别模型,并对驾驶风格识别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完成商用车驾驶员驾驶风格的有效识别;本发明能够较为全面地描述驾驶风格,并且利用主成分分析降低各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实现了特征参数的降维优化,对样本数据的准确合理分类,并实现了驾驶风格较高精度的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2087481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709142.0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5G技术的高速公路新型迷你智慧服务区,包括大数据智慧服务平台、收费站智能终端、智慧灯杆、联动子系统和数据传输系统。各子系统数据共享,实现协同服务,各子系统集成一个管控平台,驱动路网交通信息与服务区信息的有效协同,对海量信息资源和业务价值深入挖掘,大数据智慧服务平台通过对车辆信息进行分析并向联动子系统发出指令。本发明可为服务区停车区、餐饮服务区、智慧公厕、加注区等提供智慧停车、智慧餐饮、智能如厕、智慧充电,实现“两客一危”车辆智能诱导等无人值守智慧服务及安全防控监管,打造全智能、新型迷你、安全可靠、满足用户及监管需求的智慧化小型迷你服务区。迷你服务区根据高速公路间距按需合理布设,各迷你服务区之间智慧联网,信息动态共享,以调控服务区与路网车辆之间的供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