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出口低角度日光瞬间致盲效应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076896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1911419242.3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出口低角度日光瞬间致盲效应的测试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a.选定模拟测试隧道及模拟测试路面、建立模拟低角度日光系统、在被测试车辆的驾驶人员眼睛位置等高位置设置照度计;b.驾驶人员在选定的模拟测试隧道及模拟测试路面上辨认设置于模拟测试路面上的小目标参照物,记录相关数据,调整模拟低角度日光系统的光照参数;c.检测驾驶人员在不同光照参数对比下的辨认情况。本发明通过改变单一光照参数进行多组试验,量化致盲效应导致驾驶员视觉能力的影响程度,为隧道口的光适应带设置提供理论数据参考,减少隧道出口段交通事故率。

    一种基于图像的公路隧道病害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44924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910395185.3

    申请日:2019-05-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图像的公路隧道病害检测方法,属于隧道病害检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A:在防火装饰板的后部布置传感器,检测衬砌状态数据;B:将衬砌状态数据和渗漏水红外图像信息以及裂缝图像数据通过巡检机器人平台实时传输至分析处理服务器中;C:分析处理服务器对传输的数据进行网格化病害定位计算,若检测点数据正常,则对数据进行存储,若检测点数据出现异常,将渗透水裂缝图像进行融合。本发明通过网格化病害定位计算可以快速分辨检测数据的异常情况,并根据经验得出隧道裂缝图像和渗漏水红外图像融合的方法,便于分析出现裂缝和渗漏水病害的衬砌图像,基于多种监测传感器,可以自动得出病害综合指数,确保隧道运营安全和健康。

    一种交通隧道竖井的巡检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510640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0269994.2

    申请日:2020-04-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通隧道竖井的巡检系统,包括导引绳、巡检平台、升降动力装置、探测仪器和控制处理设备;导引绳为表面粗糙的金属绳,用于为巡检平台的升、降进行导向和牵引;升降动力装置与巡检平台相连接,安装在导引绳上,用于将巡检平台固定在导引绳上,还用于为巡检平台提供升、降动力;探测仪器安装在巡检平台上,用于对竖井的结构状况进行探测;控制处理设备分别与升降动力装置、探测仪器电连接,用于控制升降动力装置带动巡检平台升、降;控制处理设备,还用于控制探测仪器进行探测、接收和存储探测数据;本发明可以解决竖井巡检系统结构较为复杂,系统造价成本较高,巡检时系统处理图像识别运算复杂的技术问题。

    半明半暗隧道进洞方法
    6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410083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910760253.1

    申请日:2019-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明半暗隧道进洞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暗挖隧道开挖轮廓线外施作第一排围护桩,在明挖隧道轮廓线外侧施作第二排围护桩;进行暗挖隧道开挖,然后施作暗挖隧道支护结构;在围护桩的桩顶施作顶梁,以将相邻两个围护桩连接,在顶梁内浇筑顶板,以恢复地表交通;在顶板覆盖下进行明挖隧道开挖,到达顶部高程时,在围护桩间施作连梁,在连梁内施作中板;开挖隧道下部土体至隧道底高程时,在围护桩间施作底层纵横梁。上述半明半暗隧道进洞方法,环境破坏小,地表交通恢复快,施工安全性高,节省工程造价低。

    一种交通隧道竖井的巡检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510640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269994.2

    申请日:2020-04-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通隧道竖井的巡检系统,包括导引绳、巡检平台、升降动力装置、探测仪器和控制处理设备;导引绳为表面粗糙的金属绳,用于为巡检平台的升、降进行导向和牵引;升降动力装置与巡检平台相连接,安装在导引绳上,用于将巡检平台固定在导引绳上,还用于为巡检平台提供升、降动力;探测仪器安装在巡检平台上,用于对竖井的结构状况进行探测;控制处理设备分别与升降动力装置、探测仪器电连接,用于控制升降动力装置带动巡检平台升、降;控制处理设备,还用于控制探测仪器进行探测、接收和存储探测数据;本发明可以解决竖井巡检系统结构较为复杂,系统造价成本较高,巡检时系统处理图像识别运算复杂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