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新旧混凝土界面进行防水处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30292A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710389570.8

    申请日:2017-05-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建筑防水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对新旧混凝土界面进行防水处理的方法。对旧混凝土界面进行清洗,然后将其凿毛;在凿毛的旧混凝土界面上安装遇水膨胀止水条;在旧混凝土界面处布置注浆管道;搭建模板浇筑新混凝土,将注浆管道与止水条浇筑于新混凝土内;待新混凝土稳定后,向注浆管道内注入填缝材料;拆除模板和注浆导管,在新、旧混凝土的上端设置防水密封嵌缝。本发明的界面处理方法工艺简单,密封防水效果好,能够应用各种新旧混凝土连接领域,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用于轨道交通地下区间电缆敷设的支架

    公开(公告)号:CN106981854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710256986.2

    申请日:2017-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地下区间电缆敷设的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架设在支架本体上的支架框,其中,支架框包括:两条平行间隔设置且与支架垂直的条形角钢;分别位于两条条形角钢两端端部的两角钢连接板,每条角钢连接板用于将两条条形角钢相应端端部连接,以共同形成四边形框架;以及设置在条形角钢下方的两组角钢与支架连接钢板,每组角钢与支架连接钢板为两个,其对应设置在相应的条形角钢下方并位于支架本体的两侧面,条形角钢通过该角钢与支架连接钢板与支架本体固定连接。本发明的支架通过优化的结构改进设计,利用其两端沿轨道方向突出的端部进一步支撑电缆,满足电缆支架跨距的要求,而且其施工简便、维护简单,节约大量支架成本。

    用于地下工程结构的灌注桩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20798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610482820.8

    申请日:2016-06-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地下工程结构的灌注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开挖既有结构顶板上方土体,使既有结构顶板外露;b.在既有结构顶板上钻设第一通孔并保证其孔径不小于钢护筒孔径;c.在既有结构底板上开设盲孔,第二通孔好第一通孔同轴且孔径不小于钢护筒孔径;保证第二通孔不打通且孔底预留有混凝土;d.在第二通孔边缘施作轻型井点降水;e.放置钢护筒,钢护筒底端下行穿过第一通孔后打通第二通孔并放置于既有结构底板下方;f.采用水泥浆回填钢护筒外壁间隙;g.采用水泥土回填既有结构上方钢护筒外侧土体;h.在钢护筒内施工灌注桩,灌注桩完成后拔除钢护筒素砼封孔。本发明解决了灌注桩遇到已建地下结构施工困难的情况。

    一种新旧地连墙T型接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87501A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10818657.2

    申请日:2017-09-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旧地连墙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新旧地连墙T型接头结构,其适用于新做基坑与原有旧基坑的对接,所述新旧地连墙T型接头结构包括新地连墙与旧地连墙垂直连接所形成的T型接头、旋喷桩、多个间隔设置的注浆管及多个角钢,所述旋喷桩设置于所述T型接头相背的两侧,其连接所述新地连墙及所述旧地连墙;所述注浆管埋设于所述新地连墙及所述旧地连墙的接头处,其用于注浆来填充所述新地连墙及所述旧地连墙之间的接缝;所述角钢设置于基坑内侧,其焊接在所述新地连墙及所述旧地连墙上。本发明还涉及新旧地连墙T型接头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结合通过旋喷桩、注浆管及角钢的配合设置来实现防水,结构简单,易于实施,施工量较小。

    一种增加多根钢支撑稳定性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034896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322919.6

    申请日:2017-05-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7/04 E02D2300/0029 E02D2600/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深基坑工程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增加多根钢支撑稳定性的结构,其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槽钢连系梁、多根钢支撑、竖向槽钢及压顶槽钢,多根所述钢支撑间隔设置在所述槽钢连系梁上;每四根所述竖向槽钢为一组,一组所述竖向槽钢用于对一个所述钢支撑进行四周固定以限制所述钢支撑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位于所述钢支撑相背的两侧的两个所述竖向槽钢连接所述压顶槽钢,使所述钢支撑位于所述压顶槽钢与所述槽钢连系梁之间,所述压顶槽钢与所述槽钢连系梁相配合来限制所述钢支撑在竖直方向上的变形及位移。上述的结构通过竖向槽钢、槽钢连系梁及压顶槽钢之间的配合提高了钢支撑的稳定性,节省了工程造价,且便于施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