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34896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322919.6
申请日:2017-05-0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1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7/04 , E02D2300/0029 , E02D2600/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深基坑工程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增加多根钢支撑稳定性的结构,其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槽钢连系梁、多根钢支撑、竖向槽钢及压顶槽钢,多根所述钢支撑间隔设置在所述槽钢连系梁上;每四根所述竖向槽钢为一组,一组所述竖向槽钢用于对一个所述钢支撑进行四周固定以限制所述钢支撑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位于所述钢支撑相背的两侧的两个所述竖向槽钢连接所述压顶槽钢,使所述钢支撑位于所述压顶槽钢与所述槽钢连系梁之间,所述压顶槽钢与所述槽钢连系梁相配合来限制所述钢支撑在竖直方向上的变形及位移。上述的结构通过竖向槽钢、槽钢连系梁及压顶槽钢之间的配合提高了钢支撑的稳定性,节省了工程造价,且便于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06981854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256986.2
申请日:2017-04-1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地下区间电缆敷设的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架设在支架本体上的支架框,其中,支架框包括:两条平行间隔设置且与支架垂直的条形角钢;分别位于两条条形角钢两端端部的两角钢连接板,每条角钢连接板用于将两条条形角钢相应端端部连接,以共同形成四边形框架;以及设置在条形角钢下方的两组角钢与支架连接钢板,每组角钢与支架连接钢板为两个,其对应设置在相应的条形角钢下方并位于支架本体的两侧面,条形角钢通过该角钢与支架连接钢板与支架本体固定连接。本发明的支架通过优化的结构改进设计,利用其两端沿轨道方向突出的端部进一步支撑电缆,满足电缆支架跨距的要求,而且其施工简便、维护简单,节约大量支架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320739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752851.0
申请日:2016-08-2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车站附属与主体间地下连续墙凿除方法,步骤为:a.将地下连续墙沿横向划分成多段;b.浇筑附属结构底板,预留底板后浇带;待到达设计强度后,设置下部水平支撑;c.进行附属结构上部施工,浇筑附属结构顶板,预留顶板后浇带;待到达设计强度后,设置上部水平支撑;d.将地下连续墙从分段处分割,再从上至下将各段地下连续墙进行凿除,对顶板后浇带进行整体施工,对底板后浇带进行整体施工。本发明采用合理地墙凿除方式,受力明确,施工简便,保证结构安全的同时,降低了施工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06120799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82816.1
申请日:2016-06-27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管线横跨基坑免改迁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开挖管线两侧土体,使其形成地下槽;b.根据管线形状绑扎可相互配合地围护于管线外侧并对其进行保护支撑的第一钢筋笼和第二钢筋笼;c.同时起吊第一钢筋笼和第二钢筋笼且分别放置于管线两侧的地下槽内;d.同时向管线所在方向平移第一钢筋笼和第二钢筋笼,使第一钢筋笼和第二钢筋笼接触;e.采用砂袋分别填充第一钢筋笼和第二钢筋笼与其对应的地下槽内壁之间的空间;f.分别向第一钢筋笼和第二钢筋笼内部浇筑混凝土,使其分别形成第一墙幅和第二墙幅;g.回收砂袋后,施工第一墙幅和第二墙幅外侧的地连墙。本发明合理解决横跨基坑地下管线免改迁工况下地连墙围护结构设计施工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013637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86799.6
申请日:2016-07-22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4F11/02 , E04F11/0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F11/02 , E04F1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地铁车站用L型楼梯结构,用于连接地铁车站的站厅中板和站台板,地铁车站用L型楼梯结构包括至少一根楼梯挑梁,楼梯挑梁沿上梯段的宽度方向浇筑成型在上梯段的下方,楼梯挑梁的一端连接至位于上梯段一侧的车站框架柱上;地铁车站用L型楼梯结构包括至少一根楼梯横梁,根楼梯横梁沿L型楼梯宽度方向浇筑成型在L型楼梯下方,楼梯横梁与站台板之间的距离小于3m。所设计的地铁车站用L型楼梯结构中,借用地铁车站本身的框架柱设置楼梯挑梁并与楼梯横梁相结合的方式,将L型楼梯下方距离站台板大于3m的空间全部进行释放,提高了站台可使用面积,提高了站台的视线通透性,改善地铁站内压抑感。
-
公开(公告)号:CN105863072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79694.3
申请日:2016-05-3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4B1/4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置式预制吊钩装置,包括吊钩、固定钢板和吊钩固定座,吊钩包括吊钩半环和与吊钩半环的两端固定连接的吊钩支腿,吊钩固定座位于固定钢板的下方,固定钢板和吊钩固定座的中部均开有与吊钩半环对应的通孔,吊钩半环穿过固定钢板和吊钩固定座的通孔,吊钩支腿焊接固定于固定钢板的顶面;吊钩半环与吊钩固定座胶结固定;吊钩固定座内开设有注浆通道,注浆通道的出浆口与吊钩固定座的侧表面平齐,注浆通道的入浆口连接有注浆管。通过吊钩装置和在结构板上开孔的安装结构,当地下工程施工中吊钩漏埋或埋设位置错误时,提供了一种吊装荷载大、结构板施工方便的吊钩安装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987769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01229.7
申请日:2025-03-14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架车站预应力大悬臂梁的装配式框架梁柱节点,包括整体预制的下层墩柱、预应力大悬臂梁、上层墩柱,以及纵向框架梁,预应力大悬臂梁内预设预应力筋,并在预制阶段完成张拉及锚固,预应力大悬臂梁固定于下层墩柱上,下层墩柱上的竖向预留钢筋与预应力大悬臂梁内的预埋灌浆套筒连接,上层墩柱固定于预应力大悬臂梁上,预应力大悬臂梁上的竖向预留钢筋与上层墩柱内的预埋灌浆套筒连接,纵向框架梁固定于预应力大悬臂梁两侧面预设的牛腿上,预应力大悬臂梁和纵向框架梁之间以及预应力大悬臂梁和下层墩柱、上层墩柱之间均设置后浇区。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施工容错率低、对施工质量依赖程度高、力学性能保障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8792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868467.3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干连接框架节点构造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预制柱,下端预埋有灌浆套筒,上端穿出有柱纵筋;相邻两预制柱之间,一预制柱下端套设在另一预制柱的灌浆套筒内;预制柱的两侧均设置有预留钢筋孔道,预留钢筋孔道内固定连接有梁顶纵向钢筋;以及预制梁,内部整段开设有U形槽,上部留有一定厚度的叠合层;预制梁搁置在预制柱的梁托上,梁顶纵向钢筋伸入U形槽内,将U形槽、叠合层以及梁顶纵向钢筋一起现浇混凝土与预制柱形成整体。本发明通过梁底纵向钢筋不伸出梁端,与附加钢筋通过间接搭接传力来代替梁底纵向钢筋直接伸入节点核心区锚固来实现荷载传递,可以有效解决节点核心区钢筋密集、安装施工困难、节点质量不易得到保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9059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902310.1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城市深部空间近接施工变形控制的方法,可以有效控制近接施工时新建结构施工对周边环境及既有结构的影响。其适用深度可以扩展到50m以深;结合城市深部空间主要结构类型,即隧道与深竖井,针对性的提出了近接施工的变形控制措施;全过程变形设计方法不仅包含全资源勘察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及运维阶段工程全寿命周期,同时涉及到新建结构、岩土体及既有结构等近接全作用对象,方法系统性完备。该设计方法适用于深部空间,能够针对深部结构型式产生的近接类型进行变形控制,并且具备近接工程全寿命周期及全参与对象控制等特点,可以在城市深部空间近接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68087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585553.7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30/13 , G06F17/1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深部地下隧道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确定深部地下隧道结构及外围水压力折减系数的方法,先根据深部地下隧道实际工程建立隧道及排水盲管的概化模型,并获得概化模型的特征参数值,然后根据概化模型建立隧道二衬/管片外层最大外水压力水头高度h1max的计算公式,最后定义外水压力折减系数η为隧道二衬/管片外层最大外水压力水头高度h1max与隔水帷幕圈外围沿隧道中心线处距地下水位的水头高度h0的比值,计算出外水压力折减系数η的精确值。本发明可以实现定量计算外水压力折减系数η,为特定的深部地下隧道结构外侧水压变化的调节、隧道等类似地下结构设计以及精细化防排水设计提供理论方法,具有重要工程实践意义和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