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49719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820743.9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山推(德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IPC: B60H1/00 , B60H1/32 , B60R16/03 , B60R16/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工程车辆驻车空调启动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一、判断整车是否具备启动驻车空调模式的上电条件;步骤二、空调系统上电;步骤三、启动发动机;步骤四、发动机熄火;步骤五、启动空调系统;有益效果:通过将传统工程机械的发电机改为集发电和电动两种功能于一体的ISG电机,通过ISG电机按车辆的使用场景在发电机与电动机两种模式下相互切换,并优化发动机曲轴与ISG电机及空调压缩机之间的传动方式,使空调系统可以在驻车空调模式和行车空调模式两种模式间切换,以满足工程机械在发动机停机时司乘人员使用空调的要求,并且提高整车安全性、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和经济性,解决了空调待机时间不足、启动电池易损和制冷功率不够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57744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74175.1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山推(德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IPC: G05D13/62 , E01C23/0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面冷再生机工作行走速度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启动系统、操纵铣刨鼓、测量作业参数、计算当前路面强度、确定工作切削量、确定目标车速和正式开始铣刨作业;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总成、控制器和显示终端,所述传感器总成的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总成信号计算出目标速度并通过显示终端显示,所述传感器总成包括工作压力传感器、铣刨鼓转速传感器和车速传感器。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较短测试距离获得路面强度值,根据路面强度确定目标车速,操作人员根据计算出的目标车速控制整车当前的车速,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施工质量提供了技术保障,提高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657744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674175.1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山推(德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IPC: G05D13/62 , E01C23/0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面冷再生机工作行走速度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启动系统、操纵铣刨鼓、测量作业参数、计算当前路面强度、确定工作切削量、确定目标车速和正式开始铣刨作业;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总成、控制器和显示终端,所述传感器总成的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总成信号计算出目标速度并通过显示终端显示,所述传感器总成包括工作压力传感器、铣刨鼓转速传感器和车速传感器。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较短测试距离获得路面强度值,根据路面强度确定目标车速,操作人员根据计算出的目标车速控制整车当前的车速,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施工质量提供了技术保障,提高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28884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44095.7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山推(德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的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散热器、散热风扇、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信号控制散热风扇对散热器吹风,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发动机水温传感器和变矩器油温传感器,所述发动机水温传感器和变矩器油温传感器分别将发动机水温信号和变矩器油液温度信号反馈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值控制散热风扇的运行。有益效果:本发明加入变矩器出油温变量,避免了变矩器油温高导致的变矩器热平衡失效。同时加入了环境温度数据,更为精准的控制电磁风扇转速,达到节能和散热功能的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3370773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110873809.5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山推(德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电机输入的电动装载机行走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驱动电机和变速箱,所述驱动电机与变速箱输入轴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包括主驱动电机和辅助驱动电机,所述变速箱包括主驱动输入轴、辅助驱动输入轴、中间轴和输出轴,所述主驱动电机与主驱动输入轴连接,所述辅助驱动电机与辅助驱动输入轴连接;所述主驱动输入轴与输出轴通过齿轮传动副连接,所述中间轴分别通过齿轮传动副与辅助驱动输入轴和输出轴连接。有益效果:本发明轻载工况下仅启用主驱动电机可以更加节能,并且提高整车的续航能力;通过两个电机不同传动路线的配合,使装载机整机获得更大的牵引力;主控制器根据当前工况选择相应的控制策略,实现了变速箱的自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97768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256551.4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山推(德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载机自动驻车控制方法及系统,根据装载机行车过程分为行驶工况、驻车卸料工况以及解除自动驻车工况;通过对发动机转速、踏板动作角度、车轮转速、挡位信号、储气筒压力信号以及制动卡钳油缸压力信号综合判断当前车辆的行驶状态,并执行不同工况下的控制方法;系统包括储气筒、设置在前后桥车轮端的制动卡钳油缸、分别与前后车桥制动卡钳油缸连接的两个加力泵、控制器以及控制阀组;实现精准控制和状态判断,判断过程快速,能够最大程度减少驾驶员的制动工作强度,提升驾驶舒适性,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4161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155874.8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山推(德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工程机械车载集成保温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ECU控制器、空调系统、车载保温系统,ECU控制器分别与空调系统和车载保温系统信号连接,空调系统与车载保温系统连接,空调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空调压缩机、制冷剂处理装置、空调蒸发器,车载保温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电动压缩机、制冷剂处理装置、保温系统蒸发器、保温箱,车载保温系统和空调系统共用相同的制冷剂处理装置,空调压缩机和电动压缩机并联,空调蒸发器和保温系统蒸发器并联,空调蒸发器与保温箱之间设有连接风道,ECU控制器控制连接风道的开闭。通过集成空调压缩机和电动压缩机,提高运行效率、经济型、系统的可靠性,减小车载保温系统的占用面积,提高保温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771781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111137772.6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山推(德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IPC: B60R16/023 , H02H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设备换向操控手柄的防错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主控制线路中包括相互并联的设有前进方向控制开关F的前进方向控制线路和设有后退方向控制开关R的后退方向控制线路与变速箱控制器连接;所述主控制线路中设有带自锁功能的第一继电器R1,所述第一继电器R1的控制回路中设有使能开关和第二继电器R2,所述第二继电器R2为主线路常通继电器,第二继电器R2的主线路接入第一继电器R1的控制回路中;所述前进方向控制开关F和后退方向控制开关R不可以同时接通。有益效果:本发明使用不同功能的继电器组合,最终实现安全控制;既具备安全性,又具备操作方便性;实现功能的同时整体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467970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147846.9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山推(德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电控变速箱的监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监测系统设置;步骤二、激活监测系统;步骤三、挡位标定;步骤四、输出监测结果。监测系统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人机交互端和执行总成;所述人机交互端将系统的激活条件和所有挡位的判断基准参数通过处理器录入至存储器;所述执行总成包括控制模块、信号采集模块和输出模块。有益效果:本发明具体通过比较标准输入转速下实测离合器快速充油时间是否在离合器快速充油的基准时间范围判断当前挡位是否需要重新校准或维修。实现对变速箱换挡性能的量化监测以及为校准提供了量化的依据。在整机停机时,只要满足以上条件,即可以进行监测,可以节省监测检测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431677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0642996.6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山推(德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面冷再生机的发动机功率自适应调节方法及其控制系统,调节方法包括启动铣刨鼓、判断传动模式、液压传动模式的功率调节和机械传动模式的功率调节等步骤;控制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发动机功率切换电路和发动机控制器;所述发动机控制器通过发动机功率切换电路与整车控制器连接;有益效果:本发明实现发动机功率模式的自动切换,减少了传统手动旋钮切换的繁琐和不及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发动机根据实际工况进行功率的自动切换,实现了路面冷再生机的自动化及智能化;同时本发明还可以兼顾液压驱动模式和机械驱动模式两种机型的路面冷再生机发动机功率自适应调节,提高了本发明的兼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