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8541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737813.9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G06V40/20 ,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改进CTR‑GCN模型的骨架行为识别方法、装置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CTR‑GCN模型为基础构建SML‑CTR‑GCN模型,引入运动特征增强模块,计算相邻帧之间关节点的空间变化信息来获取关节点的运动特征;加入SimAM机制,利用能量函数为特征图生成三维注意力权重,增强模型对大幅度行为的关键特征提取能力;结合LSTM网络,采用门控机制有效捕捉骨架序列的长时间依赖关系,提高模型对复杂行为的识别性能。利用训练完成的SML‑CTR‑GCN模型对人员行为进行识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出模型具有良好的对复杂行为的识别性能,识别准确率更高,并且较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78507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737808.8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G06V10/764 , G06V10/766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4 , G06V10/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目标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力设备红外图像检测方法、装置及介质,其中方法步骤包括:以YOLOv8n模型为基础构建DCLS‑YOLOv8n模型,使用可变形卷积构建的残差模块C2F‑DCNv3替换YOLOv8n模型主干网络中的C2F模块;在主干网络中添加坐标注意力机制CA;设计轻量级扩张式特征金字塔LDFPN替换YOLOv8n模型的颈部网络,采用SIoU边框回归损失函数进行训练。获取电力设备红外图像,并利用训练完成的DCLS‑YOLOv8n模型对电力设备红外图像进行识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检测精度高、模型参数量和计算量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397906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16117.5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23 , G06N3/045 , G06N3/08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理信息驱动深度学习的大功率IGBT结温在线计算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利用PI‑DeepONets模型将在线采集的物理信息作为输入,输出IGBT的最大结温;所述的物理信息包括IGBT实时变换功率和环境温度数据;所述的PI‑DeepONets模型包括主干网络和分支网络,通过主干网络和分支网络的输出近似得到模型算子,利用模型算子输出IGBT的最大结温;所述的PI‑DeepONets模型利用热动态参数损失函数进行模型训练,且在训练过程中以IGBT历史变换功率、环境温度数据以及输出矩阵作为模型输入,所述的系统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有限元计算和深度学习相结合在有限元分析方法精度的基础上,加速了结温计算求解过程,提高了IGBT结温计算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7613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76870.9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环流的柔性滑模抑制方法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环流模型;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环流模型,通过相序分离与空间矢量坐标变换构建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环流解耦模型;引入广义比例积分滑模面和双曲正切趋近律,并计算滑模环流控制律,实现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环流的柔性抑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实现环流谐波有效抑制、提升系统可靠性、简单易实现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56592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43096.5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H02J3/32 , H02J3/06 , H02J3/46 , H02J3/38 , H02J3/36 , H02J3/24 , H02J7/34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多微网离网互联运行模式及储能控制,涉及一种基于多微网互联运行结构的混合储能控制调度方法,通过计算多微网新能源出力及负荷需求,得出各微网净负荷功率,通过滤波器滤波,将高频功率传输至超级电容器,低频功率传输至蓄电池。其中对低频功率的控制通过多微网混合储能协调控制器进行功率的再分配,通过发送功率分配信号给蓄电池端的双向DC/DC变流器进行功率调度,使蓄电池SOC高多输出,SOC低少输出,同时考虑了电池的温度限额,高温时蓄电池退出备用序列。通过多微网混合储能协调控制器的调度,可稳定多微网直流母线电压,并将不同频率特性波动传输至不同能量特性的储能单元平抑,提高储能单元寿命及微网新能源消纳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61645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174493.1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庆供电公司 ,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方法,首先通过特征层数据融合同一放电源通过超声波、特高频、高频电流三种局部放电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基于融合信息对变压器运行状态进行评估,解决变压器监测数据单一、监测误报率高等问题。其次优选变压器状态评估的指标和状态等级划分,在此基础之上,选取评估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采用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的组合赋权方式,有利于克服主观因素或者客观因素对评估结果的决定性影响。然后运用可拓学中的物元分析法,通过物元和关联函数的概念将变压器局部放电各项评估指标与运行等级评价区间的关系定量化,用关联度矩阵表示。最后通过综合权重和关联度矩阵确定变压器运行状态所隶属的评价等级。
-
公开(公告)号:CN114264981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337128.3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G01R31/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云边融合的区域电网电力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处理组件、通信模块、中心云服务器,数据采集处理组件包括多个云边采集处理器,用于获取、储存并处理电力变压器的评估数据;数据采集处理组件通过通信模块与中心云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中心云服务器基于对待评估区域内的电力变压器的评估指标获取区域标准指标,获取评估指标超过或低于区域标准指标预设阈值的电力变压器作为待调节变压器,调节所述待调节变压器的负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进一步提升评估的可靠性、准确性及电力变压器的节能增效。
-
公开(公告)号:CN11978516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737804.X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G06V10/82 , G06V10/766 , G06V10/80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图像目标检测方法、装置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以YOLOv8s模型为基础进行构建,设计EBiFPN结构替换YOLOv8s模型的颈部网络,并使用EMA注意力机制构建的C2f‑EB模块替换颈部网络的C2f模块,采用设计的SWIoU边框回归损失函数进行训练;获取遥感图像进行标注和图像预处理,构建数据集;配置深度学习环境,并设置改进YOLOv8s模型参数;将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图像数据集输入改进模型中进行训练和测试,并利用训练完成的模型对遥感图像中的目标进行识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检测精度高、模型参数量和计算量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839214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110184216.8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无人机与地面小车多视野的巡检系统,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地面小车端,用于控制地面小车进行地面巡检运动、获取从地面视角对巡检对象的第一视频信息以及第一位置信息,并输出第一视频信息以及第一位置信息;无人机端,用于控制无人机进行空中巡检运动、获取从空中视角对巡检对象的第二视频信息以及第二位置信息,并输出第二视频信息以及第二位置信息;以及中控端,用于产生并输出控制地面巡检运动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控制空中巡检运动的第二控制信号,以及接收并显示第一视频信息、第一位置信息、第二视频信息以及第二位置信息;其中,地面小车端还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无人机端还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9231960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294057.7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H02M7/483 , H02M7/5387 , H02M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MMC系统环流抑制技术优化方法,其中,所述的MMC系统包括直流模块、电流变换器以及交流模块,所述的电流变换器包括多个具有半桥结构的子模块,所述半桥结构由IGBT和二极管构成;所述的MMC环流抑制技术优化方法基于电能质量和MMC子模块中IGBT与二极管的结温数据对MMC系统环流抑制技术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环流抑制技术进行优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综合考虑多个影响因素对环流抑制的影响从而提供更全面的优化方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