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68682B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610953833.9
申请日:2016-11-03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珠海大横琴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泥水平衡盾构泥浆密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通过水平管与竖直管间隔连接构成盾构泥水的进泥管道及排泥管道,并在进泥管道或排泥管道上分别设置用以检测的水平管与竖直管管内压差的压力传感器,形成一种“Г”型差压差动装置,以消除动态流体力学的各种扰动因素对重力法检测管道泥浆密度产生的误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重力原理简单运用静态泥浆密度公式测量具有一定流量的泥浆密度造成检测误差极大,以及采用伽玛密度计存在维护管理复杂导致费时费力很不方便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529150B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610957027.9
申请日:2016-11-03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珠海大横琴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IPC: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地层盾构隧道拱顶荷载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依据勘探材料获取盾构隧道开挖面处的位于上部的第一土层的实际厚度值;利用临界厚度计算公式,计算盾构隧道开挖面处的位于上部的第一土层的滑移面宽度与位于下部的第二土层的滑移面宽度相等时的第一土层的临界厚度值;比较判断,若所述第一土层的实际厚度值小于等于临界厚度值,利用所述第二土层的滑移面宽度计算隧道拱顶竖向土压力,若所述第一土层的实际厚度值大于临界厚度值,利用所述第一土层的滑移面宽度计算隧道拱顶竖向土压力。本发明考虑复合地层的实际情况,能够更准确的反映管片变形和受力状况,为精确求解盾构法隧道管片内力提供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599346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0953248.9
申请日:2016-11-03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珠海大横琴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地层盾构隧道三角形抗力荷载计算方法,通过将三角形抗力变形δ视为除了三角形抗力外的荷载引起的水平变形Ux(q1,qG,e1,e2,g,qw)和三角形抗力荷载PP引起的水平变形Ux(kδ)的叠加,将三角形抗力荷载PP引起的水平变形Ux(kδ)做泰勒展开并忽略高阶项后得到水平变形Ux(kδ)的表达式代回叠加的水平变形表述式中,以局部借助数值计算求解三角形抗力变形的半解析公式,求得三角形抗力变形δ的公式。确实解决了传统盾构隧道三角形抗力位移计算公式不适用于复合地层的问题,达到提出了一种更为通用的计算方法,同时为精确求解盾构隧道管片内力提供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522965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53599.X
申请日:2016-11-03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珠海大横琴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9/06 , C04B28/00 , C04B2201/10 , C04B24/12 , C04B24/3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海相地层中盾构开挖面稳定的泥浆及施工方法,泥浆为复合钠基膨润土泥浆,由复合钠基膨润土配制而成,所述复合钠基膨润土由钠基膨润土、聚合物及添加剂混合而成。本发明运用对海水具有适应性的复合钠基膨润土泥浆配置盾构开挖面泥水材料,该泥水材料有抗海水沥化的能力,弥补了隧道建设过程中,对海相地层中泥水盾构开挖面稳定的研究空白;提出了采用海水适应性强的泥水,提高开挖面的泥水的粘度,形成高质量的泥膜来稳定开挖面。
-
公开(公告)号:CN106568682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53833.9
申请日:2016-11-03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珠海大横琴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9/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泥水平衡盾构泥浆密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通过水平管与竖直管间隔连接构成盾构泥水的进泥管道及排泥管道,并在进泥管道或排泥管道上分别设置用以检测的水平管与竖直管管内压差的压力传感器,形成一种“Г”型差压差动装置,以消除动态流体力学的各种扰动因素对重力法检测管道泥浆密度产生的误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重力原理简单运用静态泥浆密度公式测量具有一定流量的泥浆密度造成检测误差极大,以及采用伽玛密度计存在维护管理复杂导致费时费力很不方便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529150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57027.9
申请日:2016-11-03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珠海大横琴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地层盾构隧道拱顶荷载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依据勘探材料获取盾构隧道开挖面处的位于上部的第一土层的实际厚度值;利用临界厚度计算公式,计算盾构隧道开挖面处的位于上部的第一土层的滑移面宽度与位于下部的第二土层的滑移面宽度相等时的第一土层的临界厚度值;比较判断,若所述第一土层的实际厚度值小于等于临界厚度值,利用所述第二土层的滑移面宽度计算隧道拱顶竖向土压力,若所述第一土层的实际厚度值大于临界厚度值,利用所述第一土层的滑移面宽度计算隧道拱顶竖向土压力。本发明考虑复合地层的实际情况,能够更准确的反映管片变形和受力状况,为精确求解盾构法隧道管片内力提供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56932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110914150.3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F18/23 , G06F18/214 , G06F18/24 , G06N20/00 , E21D9/09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机姿态优化方法、系统及模型训练方法、系统。本发明能够使用聚类方法依据盾构施工历史数据对地层种类组合进行分类,从而作为后续各种机器学习方法的分段建模提供依据。依据分段结果,使用多种机器学习模型建模并根据准确率进行权重分配,就可以得到适用于各种地层种类组合的集成学习模型。所述集成学习模型可以针对指定地层,为具有更高准确率的机器学习模型分配更高的权重,因此具有更高的准确率,而且不同地层类型采用的机器学习模型不同,因此不会出现因地层突变导致的盾构机姿态预测不准现象,更加充分地利用了历史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63961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448045.4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裴烈烽 , 吴惠明 , 李刚 , 李章林 , 吴忠明 , 何国军 , 黎燕 , 宋兴宝 , 刘宇奎 , 王延年 , 陈刚 , 顾永辉 , 蔡佳渊 , 沈海峰 , 袁镇 , 钟健 , 顾佩荣 , 王炜颢
IPC: B66C25/00 , B66C13/06 , B66C13/48 , B66C15/00 , B66C15/06 , B66C13/16 , B66C1/44 , F16P3/14 , B65G47/57 , G08B2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片全自动垂直运输系统,包括:地面输送机构,用于将地面的管片输送到指定的吊装位置;自动升降系统,包括提升机构、抓取机构、吊装架及控制器,吊装架固定安装在吊装位置上方,提升机构固定安装在吊装架上,抓取机构与提升机构连接、用于抓取地面输送机构上的管片,地面输送机构、提升机构、抓取机构均包含执行机构且与控制器连接,在控制器的控制信号作用下工作。本发明通过控制器控制整个管片运输过程,尽量避免人工操作环节,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能节省人力;对管片垂直运输方式进行改造升级,采用地面输送机构将地面的管片输送到指定的吊装位置,地面运输更加安全高效,且节省运输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55310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457487.5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IPC: B65G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片自适应平移运输设备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基座,安装于地面井道的井口的一侧,基座安装有相对设置的两导轨,两导轨的相对侧分别开设有滑槽,滑槽的成槽方向朝向地面井道设置;两外托梁,两外托梁分别可升降地安装于两导轨的相背侧;内托架,设置于两导轨之间,内托架的相对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有滚轮,滚轮滑设于滑槽中;用于推拉内托架的驱动机构,安装于基座;安装于井口内的延伸桥架,延伸桥架包括两支承架和支撑件,支承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支承架的第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井口的另一侧,支撑件固设于井口的一侧。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地面管片运输采用行车吊运下井,存在吊装运输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58046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110543711.3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B1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尾间隙的视觉测量方法及其系统,包括如下步骤:于盾尾安装两个摄像头,并在管片的表面确定特征点P;利用两个摄像头分别获取管片的图像,并确定特征点在图像的位置,进而计算得出图像中的特征点与对应的图像的中心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根据图像中的特征点与对应的图像的中心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摄像头的焦距f、两个摄像头之间的距离D、摄像头至管片的外侧边缘的距离H以及管片的厚度W计算得出盾尾间隙。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传感器容易被污染且测量精度低的问题,通过利用视觉测量方法,避免受盾尾油脂和注浆的影响,保证了测量精度,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