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68682B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610953833.9
申请日:2016-11-03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珠海大横琴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泥水平衡盾构泥浆密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通过水平管与竖直管间隔连接构成盾构泥水的进泥管道及排泥管道,并在进泥管道或排泥管道上分别设置用以检测的水平管与竖直管管内压差的压力传感器,形成一种“Г”型差压差动装置,以消除动态流体力学的各种扰动因素对重力法检测管道泥浆密度产生的误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重力原理简单运用静态泥浆密度公式测量具有一定流量的泥浆密度造成检测误差极大,以及采用伽玛密度计存在维护管理复杂导致费时费力很不方便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568682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53833.9
申请日:2016-11-03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珠海大横琴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9/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泥水平衡盾构泥浆密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通过水平管与竖直管间隔连接构成盾构泥水的进泥管道及排泥管道,并在进泥管道或排泥管道上分别设置用以检测的水平管与竖直管管内压差的压力传感器,形成一种“Г”型差压差动装置,以消除动态流体力学的各种扰动因素对重力法检测管道泥浆密度产生的误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重力原理简单运用静态泥浆密度公式测量具有一定流量的泥浆密度造成检测误差极大,以及采用伽玛密度计存在维护管理复杂导致费时费力很不方便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826652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1910102684.9
申请日:2019-02-01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同步注浆中浆液损失量的模拟试验装置,包括:环状的透明箱体;与透明箱体连接的水循环系统,用于模拟实际的承压水环境,包括流量计;置于透明箱体的内侧面的隔离体,开设有透水孔;置于隔离体内并与透明箱体连接的模拟管片,与隔离体之间形成有模拟通道;设于模拟通道内且可移动的透明封闭塞体,开设有贯通的注浆孔,通过透明封闭塞体的移动而在模拟通道内形成位于模拟管片外侧的注浆间隙,进而通过注浆孔向注浆间隙内注入模拟浆液,以模拟盾构施工中的同步注浆过程。本发明能够提供不同的承压水环境条件,模拟同步注浆的全过程,且可推算出浆液损失量与承压水压力直接的关系,提高了所获得的浆液损失量的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725069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711171392.8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隧道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IPC: E21D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顶管法施工的土压平衡建立方法,其包括:拌制混合泥浆;顶管机进行混凝土管片的切削,并于切削同时向土仓内注入混合浆液,直至混合浆液充满土仓;顶管机切削混凝土管片的外部土体,使经切削的外部土体进入土仓,并与土仓内的混合泥浆及经切削的混凝土管片相混合,于土仓内形成土压力,直至土压力达到土压平衡值;开启顶管机的螺旋机出土口,采用土压平衡模式进行顶管掘进。本发明以顶管法施工联络通道施工工艺为背景,针对顶管直接切削钢筋混凝土管片后出现的问题及风险,提出一种适用于顶管法施工的土压平衡建立方法,通过掺入膨润土泥浆材料及顶管掘进方法控制,来实现顶管法施工联络通道的土压平衡快速建立。
-
公开(公告)号:CN105651226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511016652.5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类矩形盾构隧道的管片监测方法,包括:在类矩形盾构隧道的后部设置全站仪;类矩形盾构隧道的整环管片由多个管片分块拼接而成,在多个管片分块中选取若干个待测管片分块,待测管片分块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始终与全站仪保持可通视状态;在待测管片分块上设置双轴倾斜仪和目标棱镜;通过双轴倾斜仪获取待测管片分块的初始角度和当前角度,通过全站仪获取目标棱镜的初始坐标信息和当前坐标信息;通过比较待测管片分块的初始角度和当前角度以及比较目标棱镜的初始坐标信息和当前坐标信息,分析得到待测管片分块的收敛变形情况。本发明双轴倾斜仪在整环管片上形成断面监测环,以及目标棱镜和全站仪的配合,获得类矩形隧道管片的收敛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5604556B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511018838.4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类矩形盾构正面土压力平衡控制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土压力监测装置,包括与螺旋机通信连接的监测主机,以及与监测主体通信连接且对称分布于类矩形盾构机的土仓的顶部两侧、中部两侧和底部两侧的多对土压力传感器;土压补偿装置,包括设于土仓两侧的推进油缸,推进油缸与监测主机通信连接;土体改良装置,包括对称分布于土仓内的多个改良区域以及用于对多个改良区域分别进行注浆的注浆设备,注浆设备与监测主机通信连接。本发明通过土压力监测装置实时监测类矩形盾构机的土仓内的土压力值,根据监测到的实时土压力值利用土压补偿装置及土体改良装置配合螺旋机的转速控制对掘进过程中的类矩形盾构正面土压力平衡进行协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604577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511018875.5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11/0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适用于类矩形盾构隧道的上浮控制装置,包括:施工车架组,沿着开挖隧道内的施工轨道拖设于类矩形盾构机的盾尾,施工车架组包括通过第一连接梁依次连接的多个施工车架;配重车架,沿着开挖隧道内的施工轨道通过第二连接梁连接于多个施工车架中最靠近类矩形盾构机的盾尾的第一施工车架,配重车架上堆载有压重块,以保证当前开挖段隧道的抗浮力不小于隧道受到的上浮力。本发明通过在类矩形盾构机的盾尾拖设配重车架,在配重车架上堆载压重块,从而增加当前开挖段隧道的重量,直接增加隧道抗浮力,以保证当前开挖段隧道的抗浮力不小于隧道受到的上浮力。并且,还实现了类矩形盾构机与配重车架的同步推进,不再需要进行压重块的多次搬运。
-
公开(公告)号:CN107091105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378731.3
申请日:2017-05-25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隧道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14 , E21D9/14 , E21D11/1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实现叠交隧道连续施工的空中钢平台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叠交隧道包括工作井、形成于工作井内壁的圈梁以及形成于所述圈梁上下两侧的下層隧道及上層隧道;其中,所述钢平台于盾构完成所述下層隧道接收并在所述工作井内完成调头及始发后搭设形成;借此,在完成钢平台搭建后,即可随后恢复下層隧道施工,同时进行上層隧道的始发、调头及接收等施工,解决现有上下叠交隧道无无法连续施工的难题,且本申请钢平台不影响隧道施工后期洞门环梁、填仓混凝土浇筑以及大型设备的吊装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06640102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181084.9
申请日:2016-12-20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IPC: E21D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刀盘周边滚刀常压更换装置及其更换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固定底座、连接支架、伸缩油缸、滚刀固定装置、闸门及刀桶。本发明通过预先将固定底座安装于刀盘的内侧壁面上,在需要更换滚刀时,只要将伸缩油缸对准位在固定底座与刀桶之间并组装于固定底座上,即可通过伸缩油缸的伸缩功能将刀桶从滚刀固定装置中移出进行滚刀的更换作业,在所述闸门开启时外伸至所述滚刀伸出所述滚刀固定装置的第二开口外,或者,在所述闸门关闭时内缩至所述刀桶退离所述滚刀固定装置,解决了解决盾构的刀盘周边大直径滚刀在常压下更换困难的技术问题,达到实现在常压状态下快速更换滚刀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265317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410382513.3
申请日:2014-08-06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隧道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断面矩形顶管转角控制方法,包括:于矩形顶管的前壳体和后壳体分别设置注浆孔;提供改良土,包括原状土、膨润土、以及水;测量矩形顶管姿态转角,判断矩形顶管姿态转角是否在偏差范围内,超过偏差范围则进行如下操作:当矩形顶管姿态转角小于±0°30′时,改变矩形顶管的刀盘转向,实现转角控制;当矩形顶管姿态转角大于±0°30′时,根据所述姿态转角的方向,向对应的所述注浆孔内压注所述改良土,同时改变矩形顶管的刀盘转向,实现转角控制。采用在矩形顶管壳体内压注改良土和改变刀盘转向来控制矩形顶管转角问题,解决现有仅用刀盘转向控制转角的效果不理想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