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29150B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610957027.9
申请日:2016-11-03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珠海大横琴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IPC: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地层盾构隧道拱顶荷载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依据勘探材料获取盾构隧道开挖面处的位于上部的第一土层的实际厚度值;利用临界厚度计算公式,计算盾构隧道开挖面处的位于上部的第一土层的滑移面宽度与位于下部的第二土层的滑移面宽度相等时的第一土层的临界厚度值;比较判断,若所述第一土层的实际厚度值小于等于临界厚度值,利用所述第二土层的滑移面宽度计算隧道拱顶竖向土压力,若所述第一土层的实际厚度值大于临界厚度值,利用所述第一土层的滑移面宽度计算隧道拱顶竖向土压力。本发明考虑复合地层的实际情况,能够更准确的反映管片变形和受力状况,为精确求解盾构法隧道管片内力提供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599346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0953248.9
申请日:2016-11-03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珠海大横琴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地层盾构隧道三角形抗力荷载计算方法,通过将三角形抗力变形δ视为除了三角形抗力外的荷载引起的水平变形Ux(q1,qG,e1,e2,g,qw)和三角形抗力荷载PP引起的水平变形Ux(kδ)的叠加,将三角形抗力荷载PP引起的水平变形Ux(kδ)做泰勒展开并忽略高阶项后得到水平变形Ux(kδ)的表达式代回叠加的水平变形表述式中,以局部借助数值计算求解三角形抗力变形的半解析公式,求得三角形抗力变形δ的公式。确实解决了传统盾构隧道三角形抗力位移计算公式不适用于复合地层的问题,达到提出了一种更为通用的计算方法,同时为精确求解盾构隧道管片内力提供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529150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57027.9
申请日:2016-11-03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珠海大横琴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地层盾构隧道拱顶荷载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依据勘探材料获取盾构隧道开挖面处的位于上部的第一土层的实际厚度值;利用临界厚度计算公式,计算盾构隧道开挖面处的位于上部的第一土层的滑移面宽度与位于下部的第二土层的滑移面宽度相等时的第一土层的临界厚度值;比较判断,若所述第一土层的实际厚度值小于等于临界厚度值,利用所述第二土层的滑移面宽度计算隧道拱顶竖向土压力,若所述第一土层的实际厚度值大于临界厚度值,利用所述第一土层的滑移面宽度计算隧道拱顶竖向土压力。本发明考虑复合地层的实际情况,能够更准确的反映管片变形和受力状况,为精确求解盾构法隧道管片内力提供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568682B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610953833.9
申请日:2016-11-03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珠海大横琴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泥水平衡盾构泥浆密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通过水平管与竖直管间隔连接构成盾构泥水的进泥管道及排泥管道,并在进泥管道或排泥管道上分别设置用以检测的水平管与竖直管管内压差的压力传感器,形成一种“Г”型差压差动装置,以消除动态流体力学的各种扰动因素对重力法检测管道泥浆密度产生的误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重力原理简单运用静态泥浆密度公式测量具有一定流量的泥浆密度造成检测误差极大,以及采用伽玛密度计存在维护管理复杂导致费时费力很不方便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522965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53599.X
申请日:2016-11-03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珠海大横琴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9/06 , C04B28/00 , C04B2201/10 , C04B24/12 , C04B24/3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海相地层中盾构开挖面稳定的泥浆及施工方法,泥浆为复合钠基膨润土泥浆,由复合钠基膨润土配制而成,所述复合钠基膨润土由钠基膨润土、聚合物及添加剂混合而成。本发明运用对海水具有适应性的复合钠基膨润土泥浆配置盾构开挖面泥水材料,该泥水材料有抗海水沥化的能力,弥补了隧道建设过程中,对海相地层中泥水盾构开挖面稳定的研究空白;提出了采用海水适应性强的泥水,提高开挖面的泥水的粘度,形成高质量的泥膜来稳定开挖面。
-
公开(公告)号:CN106568682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53833.9
申请日:2016-11-03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珠海大横琴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9/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泥水平衡盾构泥浆密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通过水平管与竖直管间隔连接构成盾构泥水的进泥管道及排泥管道,并在进泥管道或排泥管道上分别设置用以检测的水平管与竖直管管内压差的压力传感器,形成一种“Г”型差压差动装置,以消除动态流体力学的各种扰动因素对重力法检测管道泥浆密度产生的误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重力原理简单运用静态泥浆密度公式测量具有一定流量的泥浆密度造成检测误差极大,以及采用伽玛密度计存在维护管理复杂导致费时费力很不方便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748037B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210231192.8
申请日:2012-07-05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IPC: E21D1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法隧道抗浮锚杆节点的防水构造,包括内置密封端板的钢管体和设置在所述钢管体外侧面的止水钢环,所述密封端板上开设有锚杆孔;所述密封端板焊接密封设置在所述钢管体内部;穿设在所述锚杆孔中的锚杆与所述密封端板焊接密封;所述钢管体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所述第二钢管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钢管的直径,所述第二钢管的一端通过连接钢环与所述第一钢管的一端焊接固定。本发明的盾构法隧道抗浮锚杆节点的防水构造,结构简单、易操作,且无论是在管片生产还是锚杆施工,所述防水构造较其他防水装置操作简单且防水效果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748037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31192.8
申请日:2012-07-05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IPC: E21D1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法隧道抗浮锚杆节点的防水构造,包括内置密封端板的钢管体和设置在所述钢管体外侧面的止水钢环,所述密封端板上开设有锚杆孔;所述密封端板焊接密封设置在所述钢管体内部;穿设在所述锚杆孔中的锚杆与所述密封端板焊接密封;所述钢管体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所述第二钢管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钢管的直径,所述第二钢管的一端通过连接钢环与所述第一钢管的一端焊接固定。本发明的盾构法隧道抗浮锚杆节点的防水构造,结构简单、易操作,且无论是在管片生产还是锚杆施工,所述防水构造较其他防水装置操作简单且防水效果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776899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230813.0
申请日:2012-07-05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浅埋盾构法隧道的抗浮结构,包括沿隧道管片内表面朝下开设的抗浮桩固定孔和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抗浮桩固定孔内的抗浮桩,抗浮结构还包括若干钢结构梁和预埋在隧道管片内的防水构造,沿隧道管片内表面同一轴线布置的多个抗浮桩固定设置在同一钢结构梁上;抗浮结构还包括防水构造,防水构造包括内置密封端板的钢管体和设置在钢管体外侧面的止水钢环,密封端板上设置抗浮桩孔;防水构造设置在抗浮桩固定孔的上方,抗浮桩穿设在抗浮桩孔和抗浮桩固定孔中;钢管体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本发明满足浅埋盾构法隧道抗浮要求,能够克服即使是已建浅埋隧道周边不存在抗拔桩施工条件或不存在基坑底板时也能够使用的抗浮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3032075B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310005427.6
申请日:2013-01-07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城建(集团)公司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 上海盾构设计试验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面出入式盾构法隧道建造施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次序步骤:确定隧道线路轴线;在地面或浅埋导坑设置盾构始发基座和导轨;盾构机安装于导轨上进行安装调试;盾构沿隧道线路轴线,斜向下方推入土体中,刀盘逐步切削土体,同时安装隧道衬砌管片;盾构沿隧道线路轴线斜向上方推出土面,进入预先设置在地面或浅埋导坑的盾构接收基座;将最后一环管片脱出盾构机盾尾,贯通隧道;对盾构地面始发位置和盾构地面接收位置的隧道端部设置防水端墙,并进行覆土施工。地面浅埋导坑替代深大工作井,节约了工程施工成本,缩短了建设工期。将节能、环保、低碳的建筑特色植入到地下空间开发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