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超临界汽轮机轴封供汽系统及供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49474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211624019.4

    申请日:2022-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超临界汽轮机轴封供汽系统及供汽方法。该供汽系统包括高压缸前轴封、高压缸后轴封、中压缸前轴封、中压缸后轴封以及低压缸轴封,还包括高压后轴封漏汽管、中压后轴封漏汽管、低压轴封进汽管、高压前轴封漏汽管、中压前轴封漏汽管,供汽端分别连通高压后轴封漏汽管、中压后轴封漏汽管、低压轴封进汽管、高压前轴封漏汽管和中压前轴封漏汽管并实现供汽。该供汽方法采用上述的供汽系统,利用供汽端对各管道进行供汽和/或进行多余蒸汽的回收利用。本发明不仅能将轴封系统的高低温部分隔离出来,提供三种不同的温度,还能改善系统运行状况,系统更加稳定,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成本低,提升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

    一种汽轮机散热综合利用装置及其利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4639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59767.1

    申请日:2024-0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清洁能源回收利用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余热不能利用,能耗损失大和运维人员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轮机散热综合利用装置及其利用方法,包括散热构件和升压模块;散热构件外壁上有若干温差发电模块热端,若干温差发电模块热端均贴合于散热构件;若干温差发电模块热端外侧有可拆卸保温层,可拆卸保温层包裹在若干温差发电模块热端的外侧;可拆卸保温层的外侧有若干温差发电模块冷端,若干温差发电模块冷端均贴合于可拆卸保温层的外壁上;若干温差发电模块热端和若干温差发电模块冷端分别电连接于升压模块,升压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有蓄电池。本发明有益效果是实现了余热利用,能耗损失小和改善了运维人员工作环境。

    一种用于凝汽器的导流结构及导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51952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111454931.5

    申请日:2021-1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凝汽器的导流结构及导流方法,属于火力发电汽轮机凝汽器装置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壳体,该壳体的上部设置有凝汽器喉部,所述凝汽器喉部连通于低压缸排汽口;所述壳体设置有冷却液进口以及冷却液出口,在壳体内部设置有热交换管,该热交换管连通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以形成用于冷却液流通的液体通路;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凝汽器的导流结构及导流方法解决了传统导流效果不佳的问题,尤其是基于传统结构在实际运行中将导致在壳体内部更大量的蒸汽横向流动,反而造成更大的汽阻问题,借助导流板与隔板的设计能够有效的使冷却效果更好,热利用效率也更高,实现高效率的冷却效果。

    一种排汽装置补水除氧结构及其补水除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7316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536118.7

    申请日:2022-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汽装置补水除氧结构及其补水除氧方法,属于汽轮机装置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排汽装置壳体,所述排汽装置壳体的上部设置有排汽装置喉部,所述排汽装置喉部的上部与汽轮机低压缸连通,所述排汽装置壳体的中部设置有排汽口,在所述排汽口的两侧设置疏水补水除氧区,所述疏水补水除氧区的下部设置有水封结构,在所述疏水补水除氧区的中部设置有疏水消能集管组;本发明在水封作用下自动形成半封闭空间,补水从顶部喷淋,疏水集管流入的蒸汽或疏水闪蒸的蒸汽从底部上升,实现了最佳的换热模型,整个换热过程是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冷热介质的逆流换热,喷淋中的颗粒可以被蒸汽流托起,长时间的与蒸汽接触,换热驻留时间长,换热更加充分。

    一种用于凝汽器的导流结构及导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51952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454931.5

    申请日:2021-1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凝汽器的导流结构及导流方法,属于火力发电汽轮机凝汽器装置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壳体,该壳体的上部设置有凝汽器喉部,所述凝汽器喉部连通于低压缸排汽口;所述壳体设置有冷却液进口以及冷却液出口,在壳体内部设置有热交换管,该热交换管连通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以形成用于冷却液流通的液体通路;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凝汽器的导流结构及导流方法解决了传统导流效果不佳的问题,尤其是基于传统结构在实际运行中将导致在壳体内部更大量的蒸汽横向流动,反而造成更大的汽阻问题,借助导流板与隔板的设计能够有效的使冷却效果更好,热利用效率也更高,实现高效率的冷却效果。

    60Hz湿冷汽轮机末级动叶片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40934A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1110111032.5

    申请日:2011-04-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60Hz湿冷汽轮机末级动叶片,特征是叶片有效高度为910.2mm,叶身高度Ld的相对值由0.0单调增加到1.0,安装角c1由86.44°单调减小到15.18°;从根截面到顶截面的面积A变化规律为:5.55≥A≥1.0,从根截面到顶截面的轴向宽度Xa变化规律为:5.905≥Xa≥1.0,从根截面到顶截面的弦长b1变化规律为:1.582≥b1≥1.0,从根截面到顶截面的最大厚度W1变化规律为:3.031≥W1≥1.0。适用于功率300MW~700MW,转速3600rpm的亚临界湿冷汽轮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