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识别磨损量的汽车轮胎

    公开(公告)号:CN11500894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15953.3

    申请日:2022-05-31

    IPC分类号: B60C11/24

    摘要: 本申请涉及汽车轮胎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识别磨损量的汽车轮胎,其胎冠表面上绕设有多条第一沟槽,多条所述第一沟槽之间间隔布设,且所述第一沟槽的两侧内壁上均沿轮胎径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一识别单元。由于轮胎胎冠表面上设有多条第一沟槽,且第一沟槽内的内壁上间隔设有第一识别单元,进而在轮胎使用磨损后,可通过观察每条第一沟槽内剩余的第一识别单元数量判断该沟槽区域的轮胎磨损量,实现相关人员无需借助相关工具即可快速获知轮胎的实际磨损量,同时也可掌握轮胎在不同区域部位的磨损量,得以判断不同部位的磨损量是否存在明显差异,进而判断轮胎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出现偏磨现象,有效掌握轮胎在行驶过程中的转动状态是否存在异常。

    SAS转向传感器零位标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689346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232930.4

    申请日:2022-03-09

    IPC分类号: G01M17/06 G01B21/2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SAS转向传感器零位标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根据车轮定位将车桥平行度调节到预设范围;基于自适应变步长法进行调节,使所述车桥平行度趋近于零。本发明通过四轮定位检测,将车辆前束和车桥平行度调整到预设值,基于已调整的前束和车桥平行度,通过转动方向盘以使的车桥平行度趋近于零,从而提高SAS转向传感器标定精度,减少系统机械间隙带来的标定误差,以提高用户驾驶体验。

    一种后轮毂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099491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11460317.3

    申请日:2017-12-28

    IPC分类号: B60B27/00

    摘要: 一种后轮毂,包括轮毂本体,轮毂本体内设置有依次相通的内轴承孔、圆孔、外轴承孔,圆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轴承定位凸台、外轴承定位凸台,内轴承定位凸台与外轴承定位凸台之间设置有环形凹槽,内轴承定位凸台、外轴承定位凸台上均设置有多个切槽,轮毂本体上设置有轮毂盘部与半轴安装孔外圈,轮毂本体的外壁与轮毂盘部的端面之间设置有一号曲面,一号曲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一号凹槽,轮毂盘部与半轴安装孔外圈之间设置有二号曲面,二号曲面上设置有多个二号凹槽。本设计不仅重量轻、润滑效果好,而且安装与拆卸简便、结构强度高。

    一种车辆转向液压管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4848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44266.3

    申请日:2022-11-30

    IPC分类号: B62D5/06 B62D5/065 B62D5/08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转向液压管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共用段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第一连通阀、转向油罐、转向油泵和第二连通阀;第一供油段包括用于和车辆前轮连接的第一转向助力件,第一供油段与共用段形成第一回路;第二供油段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常闭连接阀和第二转向助力件,第二供油段与共用段形成第二回路;控制装置与常闭连接阀连接,并用于控制常闭连接阀的开启或关闭,以连通或断开第二回路;由于用一个转向油罐和转向油泵,能够保证压力一致,油品一致,避免设置两个供油系统的压力油品差异,可降低功耗,配合相适应的调控制策略,可在后桥主动转向时提供液压动力。

    一种车辆和转向拉杆系统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895517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183096.6

    申请日:2021-10-11

    IPC分类号: B62D7/20 B62D5/12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和转向拉杆系统,其包括中间拉杆,其用于和转向机连接;第一转向直拉杆连接第一转向桥和转向机;第二转向直拉杆和第二转向桥连接;助力器组件用于安装在车架上;助力器组件包括运动件,运动件的两端分别与中间拉杆和第二转向直拉杆活动连接;当处于第一状态时,运动件与第二转向直拉杆共直线;当处于第二状态时,运动件与第二转向直拉杆夹锐角,运动件沿其轴线做往复运动。由于助力器组件的力直接作用在中间拉杆和第二转向直拉杆上,消除垂臂传递比,也减小转向过程中助力器组件的输出力和第二转向直拉杆的夹角,有效提升助力器组件输出力的传递效率;另外减少原拉杆系统中的垂臂和安装支架,降低整车重量和成本。

    应急转向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620124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344420.6

    申请日:2022-03-31

    IPC分类号: B62D5/06 B60W10/30 B60W40/105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急转向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将车速与预设车速进行比较,其中,预设车速大于零;若车速小于或等于预设车速,则根据点火开关状态控制应急转向泵处于待机或停止状态。通过本发明,将车速与预设车速进行比较,若车速小于或等于预设车速,则控制应急转向泵处于待机或停止状态,使得应急转向泵不会出现当车速大于零就持续运转的情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要车速大于零,车辆应急转向泵就持续运转,导致车辆动力转向系统的能量消耗较大,车辆应急转向泵的工作寿命降低的问题。

    一种车辆多模式转向助力方法、装置与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45495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184066.5

    申请日:2022-02-22

    IPC分类号: B62D5/04 B62D5/06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多模式转向助力方法、装置与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通过设置转向助力模式,所述转向助力模式包括默认转向助力模式、第一转向助力模式和第二转向助力模式,其中,不同转向助力模式的转向助力值的增益系数、转向机回正速度和/或阻尼补偿系数不同;接收转向助力模式切换信号;在满足转向助力模式切换条件时,根据所述转向助力模式切换信号切换到对应的转向助力模式;在不满足所述转向助力模式切换条件时,进入所述默认转向助力模式,实现根据用户的需求切换转向助力模式,使用户在驾驶车辆进行转向时能够使用适合自己的转向手力进行转向。

    一种高精度车轮对中检测系统、转角检测系统及转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7979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29177.8

    申请日:2023-03-10

    IPC分类号: B62D15/02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精度车轮对中检测系统、转角检测系统及转向方法,其中,高精度车轮对中检测系统包括光束发射器和光束接收器,两者分别位于车桥的左、右两侧,其中一个固定于其临近的转向节,另外一个固定于车桥或其临近的转向节;当车轮处于对中状态时,所述光束接收器和所述光束发射器对射;当车轮偏离对中状态时,所述光束接收器和所述光束发射器之间偏转,所述光束接收器与所述光束发射器之间的信号断开。本申请能够提高车轮对中检测系统对车轮对中的检测精度。

    一种车辆多模式转向助力方法、装置与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454953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0184066.5

    申请日:2022-02-22

    IPC分类号: B62D5/04 B62D5/06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多模式转向助力方法、装置与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通过设置转向助力模式,所述转向助力模式包括默认转向助力模式、第一转向助力模式和第二转向助力模式,其中,不同转向助力模式的转向助力值的增益系数、转向机回正速度和/或阻尼补偿系数不同;接收转向助力模式切换信号;在满足转向助力模式切换条件时,根据所述转向助力模式切换信号切换到对应的转向助力模式;在不满足所述转向助力模式切换条件时,进入所述默认转向助力模式,实现根据用户的需求切换转向助力模式,使用户在驾驶车辆进行转向时能够使用适合自己的转向手力进行转向。

    应急转向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620124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0344420.6

    申请日:2022-03-31

    IPC分类号: B62D5/06 B60W10/30 B60W40/105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急转向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将车速与预设车速进行比较,其中,预设车速大于零;若车速小于或等于预设车速,则根据点火开关状态控制应急转向泵处于待机或停止状态。通过本发明,将车速与预设车速进行比较,若车速小于或等于预设车速,则控制应急转向泵处于待机或停止状态,使得应急转向泵不会出现当车速大于零就持续运转的情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要车速大于零,车辆应急转向泵就持续运转,导致车辆动力转向系统的能量消耗较大,车辆应急转向泵的工作寿命降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