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频表面动应变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84513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992832.6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高频表面动应变检测装置,属于表面应变检测技术领域。该表面动应变检测装置包括检测体、通过梁体连接在检测体对侧的两安装体以及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检测体为内部具有空腔结构的弹性体,且其内腔与两安装体对应的侧面上均设有应变片,应变片用于检测其所在检测体的侧壁受到的拉/压应变;安装体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用于将安装体固定在待测物体表面;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与应变片电性连接,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用于采集应变片所在检测体的侧壁受到的拉/压应变并进行处理,输出为待测物体表面的动应变数据。本发明能够捕捉到待测物体表面应变的小范围波动,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安装方式更加简便,降低了操作难度。

    一种用于严寒地区隧道的送风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0348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50458.7

    申请日:2023-1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严寒地区隧道的送风井,包括横向风管、自动风门、进风管、加热器以及进风房,横向风管布置于地面上,至少两个自动风门布置于横向风管内以将横向风管分隔成低温区、中温区和高温区;进风管埋设于地下,其下端连通隧道,其上端连通高温区;加热器布置于高温区;进风房包括房体和内墙,内墙设置于房体内以分隔出内区和外区,内区连通低温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用于严寒地区隧道的送风井在进风管的顶端设置有横向风管和进风房,并设置多个自动风门以分隔,避免外界冷空气直冲进风管,在高温区设置有加热器以确保高温区维持在零度以上,避免高温区内出现结冰现象,从而避免冰块掉落至进风管底部,堵塞进风管。

    一种基于改进GAIN的隧道变形数据填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77667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0958616.9

    申请日:2023-08-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GAIN的隧道变形数据填补方法,涉及隧道变形监测数据填补领域,包括自编码器对LSGAIN进行初始插补的方法Autoencoders‑LSGAIN,Autoencoders由编码器和解码器两部分组成,编码器是一个函数,将原始数据转换为编码,编码器包括全连接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解码器将编码反向还原回输入,生成与原始数据最相似的输出。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基于改进GAIN的隧道变形数据填补方法,提高了GIAN方法的收敛速度,减少填补所需的计算时间,使得填补过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可以提高数据处理的整体效率,后续的分析和建模工作能够更快地展开,对隧道变形监(56)对比文件Yuqing Zhang 等.A systematic reviewof generative adversarial imputationnetwork in missing data imputation.《Neural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2023,第35卷19685–19705 .

    一种利用服务隧道辅助主洞超前预加固的隧道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48348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910979566.6

    申请日:2019-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服务隧道辅助主洞超前预加固的隧道施工方法,在分离式隧道的两个主洞间设置平行导洞作为服务隧道,主洞采用钻爆法施工,服务隧道采用TBM掘进机施工,利用TBM掘进机施工的速度优势,将服务隧道作为主洞开挖的“先行洞”,结合服务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成果及开挖实际揭示的地质情况,了解主洞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带的特征,为下一步实施处置加固措施提供准确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信息。本发明的施工方法贯彻了“动态设计、动态施工”的理念,充分利用服务隧道开展主洞超前地质预报及超前预加固工作,有效地发挥了服务隧道的辅助施工功能,在施工工程中对不良地质的处治方案更有针对性,为隧道施工安全性及结构稳定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种利用服务隧道集中排水的三洞隧道排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792473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0991571.9

    申请日:2019-1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服务隧道集中排水的三洞隧道排水系统,包括两个主洞以及服务隧道;所述服务隧道位于所述两个主洞之间,且与所述两个主洞呈平行设置,所述服务隧道分别和两个所述主洞之间通过若干个横洞相连通;所述主洞设有纵向的排水沟,所述主洞和横洞均设有横向的导水沟,所述服务隧道设有纵向的且与外界连通的排水通道,所述排水沟与所述排水通道通过所述导水沟连通,以使所述主洞内的水导流至所述服务隧道的排水通道排出洞外。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解决主洞排水困难的问题,使服务隧道兼具辅助施工、防灾救援以及辅助排水的功能。

    一种满足高环境要求的隧道清污分离排水沟

    公开(公告)号:CN110529180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818807.9

    申请日:2019-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满足高环境要求的隧道清污分离排水沟,包括若干第一预制件和第二预制件以及若干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第一预制件为U型,若干第一预制件沿隧道纵向拼接形成污水暗沟,第二预制件为L型,若干第二预制件沿隧道纵向拼接后与隧道衬砌结构之间形成电缆沟,第一预制件左侧壁与第二预制件侧壁以及隧道衬砌结构之间形成清水暗沟,第一盖板沿隧道纵向依次设置在污水暗沟和清水暗沟上,第二盖板沿隧道纵向依次设置电缆沟上,相比于现有技术,其隧道清污分离排水沟能够满足隧道施工与运营阶段清污分离的要求,尤其是对于污水量极大地特长及超长隧道施工,单独排出污水后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后的水可以重复利用,满足高环境要求。

    裂隙岩体REV的确定方法和系统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56480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484166.0

    申请日:2023-11-0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裂隙岩体REV的确定方法和系统,该方法通过对结构面网络图进行定义,实现基于随机数据便能生成裂隙岩体对应的结构面网络图,从而避免了获取地质基础数据的复杂过程;通过对结构面网络图进行等效转换,得到多个等效模拟实体单元,然后对等效模拟实体单元进行应变耦合处理,确定裂隙岩体的REV,实现了根据随机数据模拟出等效模拟实体单元,并基于等效模拟实体单元确定裂隙岩体的REV,从而实现了仅根据随机数据模拟确定裂隙岩体的REV,有效增加了基础数据的数量,从而提高了裂隙岩体REV的可靠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