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82033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1467416.6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推荐方法,包括:S1,建立有关混凝土数据的历史数据库;S2,对S1中有关混凝土各原材料的性能参数数据做标准化处理;S3,利用混合学习器建立混凝土各项性能参数的预测模型;S4,根据施工要求,筛选出满足条件的供应商,并列出各原材料供应商的组合情况;S5,利用预测模型,建立穷举预测数据库;S6,以混凝土各项性能参数指标为边界条件,在穷举预测数据库中筛选出各原材料总成本最低的供应商和混凝土配合比的组合数据,并推荐给混凝土施工单位。本发明将多种回归算法和穷举预测相结合,不仅推荐出符合混凝土性能要求下最经济的配合比,还推荐出各原材料的供应商,推荐结果更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107478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010001572.7
申请日:2020-01-02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温州瓯江口大桥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桥梁索股入鞍施工的框架式机械自动化设备,包括:支撑框,其为长方体框架结构,其外套在索鞍上;导轨,其沿支撑框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两端分别通过直线导轨副驱动沿支撑框的宽度方向滑动;移动小车,其设置在导轨上并通过动力装置驱动沿导轨移动;调向气缸,其间隔固定在移动小车上;伸缩气缸,其与移动小车铰接,且伸缩气缸的输出端朝向索鞍,非输出端与调向气缸的输出轴铰接,输出端的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其分别安装在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和直线导轨副的滑块上;控制终端,其分别与各驱动装置和各传感器电气连接。本发明通过在索鞍外围搭建框架并连接多个机械结构,实现伸缩气缸自动压装索股,提高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622110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010334919.X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鸿 , 杨秀礼 , 张永涛 , 程茂林 , 陈柏町 , 魏登科 , 黄剑 , 陈斌 , 钟学武 , 秦中华 , 华晓涛 , 周平 , 苏胜丰 , 皮春明 , 徐杰 , 吴中正 , 方之遥 , 涂同珩 , 李涛 , 管政霖 , 范晨阳 , 夏昊 , 刘修成 , 朱明清 , 张益鹏 , 冯恋 , 王磊善 , 李双江 , 方金 , 陈灿 , 饶鹏飞 , 陈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三维测量放样技术的预制盖梁智能化安装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墩柱和盖梁上预设放样点;步骤二: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并形成盖梁、墩柱的点云数据,进行3D建模并标注放样点的位置;步骤三:将棱镜安装在预设的放样点上,计算安装后盖梁上的各棱镜与墩柱上的各棱镜的相对位置坐标,设置为目标坐标;步骤四:自爬升装置组装;步骤五:设置放样机器人,测量并计算盖梁上棱镜相对于墩柱上棱镜的相对位置坐标,与步骤三中的目标坐标比对,计算出盖梁需要移动的方向和位移大小,并传递给PLC,控制调整机构动作,实现盖梁的调整。本发明解决了目前盖梁与墩柱安装时存在的定位效率低、人工作业量大、安全风险高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989346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1910021408.X
申请日:2019-01-10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桥梁大直径预制混凝土管柱基础,包括:管柱本体,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管柱底段、多节标准管柱段和管柱顶段,所述管柱本体为内部中空的套筒结构且竖直位于土层中,所述管柱本体底部通过封底混凝土密封;连接段,其位于土层上且为实心结构,所述连接段下端连接管柱顶段、上端直接连接墩柱。本发明还公开了桥梁大直径预制混凝土管柱基础的施工方法,通过预制大直径管柱,现场采用静压法配合小型绞吸式挖泥设备完成桥梁管柱基础的装配式施工。本发明管柱基础施工完成后不需要承台,降低成本,缩短施工工期,预制装配化程度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005415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1911223096.7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UWB高精度定位的自动化空气吸泥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龙门吊以及吊装在所述龙门吊的吊装位置的空气吸泥机,以及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所述龙门吊使空气吸泥机按照预设吸泥路径进行精准定位并完成吸泥工序,本发明的自动控制吸泥工序吸泥效率高、节省施工时间以及人力成本。可广泛应用于施工控制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10177371U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20636409.0
申请日:2019-05-06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E01D2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打桩的斜拉悬臂式一体化架桥机,包括:一对主梁,其长度方向沿着纵向,一对主梁平行间隔设置,一对主梁之间通过若干横梁连接为一整体的主梁结构;斜拉系统,其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主梁结构上,所述斜拉系统用于平衡主梁结构;打桩机,其设置在一对主梁之间,所述打桩机包括导向架,其中部铰接在所述主梁结构的前方;液压臂,其缸体倾斜固定在主梁结构上且位于所述打桩机的后侧;所述液压臂的活塞杆倾斜向上并铰接有所述的导向架的上部。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投入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架桥机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03654309U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320723817.2
申请日:2013-11-15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桩箱水工结构物,其沉箱和钢管桩一同在陆上制造并浮运至施工现场,临时锚碇就位,以沉箱为施工平台沉放钢管桩,再通过锁紧装置固定沉箱与钢管桩,形成桩-箱组合的水上临时施工平台,通过止水装置进行沉箱的底板止水,通过在沉箱体内进行干施工,浇筑后浇混凝土,形成整体受力结构。本实用新型前期不需进行地基处理等水下作业,能适应海上恶劣的波浪环境及复杂的地质条件;且具有现场施工快速,安全风险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66164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54769.3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施工现场返浆测试的高压旋喷桩桩身成桩强度预测方法,包括:进行不同水泥掺量强度试块配置与强度测试,绘制龄期强度与水泥掺量关系曲线;通过试验得到不同水泥掺量下的返浆EDTA滴定标准曲线;在高压旋喷桩返浆口进行水泥土返浆取样,确定定量水泥土返浆样品中对应水泥质量m1;进行现场施工喷浆流量Q和返浆流量监测V2;得到水泥土返浆样品密度;得到烘干后的水泥土返浆样品质量m2;求取桩身中的水泥质量M6;计算桩体中水泥掺量,预测桩身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判定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不同水泥掺量下的试块强度的龄期标准曲线,实现对桩身龄期强度的精准预测,对于预测高压旋喷桩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75853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69313.2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仁贵 , 李洪涛 , 魏乐永 , 冯良平 , 林海峰 , 韩冬冬 , 吴攀 , 梁振有 , 朱尧于 , 付佰勇 , 徐杰 , 储长青 , 顾健 , 陈锐 , 冯清海 , 郭亚唯 , 郭昊天 , 林惠文
IPC: G06F30/13 ,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钢筋搭接接头的抗弯承载力确定方法、装置和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连续墙的最不利截面上的主受拉搭接钢筋的拉力和抗弯力臂;根据主受拉搭接钢筋的拉力和抗弯力臂,确定连续墙的最不利截面上的主受拉钢筋搭接接头的抗弯承载力。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实现了钢筋搭接接头处抗弯能力的准确确定。
-
公开(公告)号:CN109853575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1910040612.6
申请日:2019-01-16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浮式水下碎石基床整平船,包括船体,在船体周围设有多个可升降的定位桩,还设有运送小车,运送小车由驱动装置驱动沿着船体滑动,在运送小车上设有溜管,溜管的顶端设有送料口,溜管的底端靠近河底;还设有至少一条为运送小车供料的输送带。所述的溜管为互相套接的第一溜管和第二溜管;第一溜管与第二溜管可升降的连接,在第二溜管的底部设有出料口调节装置;在船体上设有多个卷扬装置,卷扬装置的钢丝绳端头与第二溜管连接。通过采用可移动的溜管,配合可升降的定位桩,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施工,实现了一次驻位,溜管可多次来回抛洒石料;配合伸缩溜管的结构,能够方便的调整整个溜管的长度,以精确控制碎石基床的厚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