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80743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303102.3
申请日:2019-04-1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2J7/00 , H02J7/34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低场核磁共振的预极化线圈电流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源、预极化线圈、充电保护电路、自举升压电路和桥式对称驱动电路,所述充电保护电路和自举升压电路串联并与所述电源形成回路,所述桥式对称驱动电路包括与所述电容器组并联的四个IGBT开关管,四个IGBT开关管构成对称的全桥结构以实现所述预极化线圈电流的开通和关断,所述预极化线圈连接于四个IGBT开关管之间。本发明中通过在所述桥式对称驱动电路关断时所述预极化线圈的自感电流向所述电容器组充电,使得所述电容器组产生远高于所述电源电压的电势并作用在所述预极化线圈上,从而使所述预极化线圈的电流下降速率不断增加,实现了所述预极化线圈电流的快速关断。
-
公开(公告)号:CN109980743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910303102.3
申请日:2019-04-1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2J7/00 , H02J7/34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低场核磁共振的预极化线圈电流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源、预极化线圈、充电保护电路、自举升压电路和桥式对称驱动电路,所述充电保护电路和自举升压电路串联并与所述电源形成回路,所述桥式对称驱动电路包括与所述电容器组并联的四个IGBT开关管,四个IGBT开关管构成对称的全桥结构以实现所述预极化线圈电流的开通和关断,所述预极化线圈连接于四个IGBT开关管之间。本发明中通过在所述桥式对称驱动电路关断时所述预极化线圈的自感电流向所述电容器组充电,使得所述电容器组产生远高于所述电源电压的电势并作用在所述预极化线圈上,从而使所述预极化线圈的电流下降速率不断增加,实现了所述预极化线圈电流的快速关断。
-
公开(公告)号:CN11552404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211300586.4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磁力测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线圈模块的电磁力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电磁力测量装置包括支撑机构、转动件、多个永磁体、线圈模块、多个力传感器和外骨架;转动件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机构上,多个永磁体安装在转动件的外圈上;线圈模块通过外骨架安装在转动件的底部边缘位置,多个永磁体在转动件转动过程中从线圈模块的内侧穿过;多个力传感器安装在线圈模块和外骨架之间,用于测量线圈模块与外骨架之间的作用力。本发明设立了多个三维力传感器,多个三维力传感器通过最小二乘法在多个方向上进行标定,标定后多个三维力传感器测量误差低,本发明借助标定好的多个三维力传感器基进行电磁力测量,提高了电磁力的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524045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300586.4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磁力测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线圈模块的电磁力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电磁力测量装置包括支撑机构、转动件、多个永磁体、线圈模块、多个力传感器和外骨架;转动件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机构上,多个永磁体安装在转动件的外圈上;线圈模块通过外骨架安装在转动件的底部边缘位置,多个永磁体在转动件转动过程中从线圈模块的内侧穿过;多个力传感器安装在线圈模块和外骨架之间,用于测量线圈模块与外骨架之间的作用力。本发明设立了多个三维力传感器,多个三维力传感器通过最小二乘法在多个方向上进行标定,标定后多个三维力传感器测量误差低,本发明借助标定好的多个三维力传感器基进行电磁力测量,提高了电磁力的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549980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550880.1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IPC: B60L1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悬浮电磁推进装置及悬浮列车。所述新型悬浮电磁推进装置包括车体结构及对称设置于车体结构底部的左右两侧的悬浮系统、电磁推进系统、支撑结构,所述悬浮系统包括EDS悬浮结构及EMS悬浮结构,所述EDS悬浮结构及所述EMS悬浮结构均分别与所述车体结构及所述支撑结构连接,所述电磁推进系统及所述EDS悬浮结构均包括超导线圈,所述电磁推进系统及所述EDS悬浮结构共用一个所述超导线圈,为所述EDS悬浮结构提供励磁磁场,且作为所述电磁推进系统的动子,所述车体结构包括支撑轮,所述支撑轮设于所述支撑结构相对上方,所述支撑轮可在所述支撑结构上移动。本发明能够实现全程可控,减小震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172535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109896.9
申请日:2020-10-1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浮列车定位测速测高的方法。所述磁浮列车定位测速测高的方法包括定位测速测高装置,所述定位测速测高装置包括沿列车运行路线布置的规格均匀的三角尺、车载光电传感器组、电机控制板以及将所述车载光电传感器组的检测信号送入所述电机控制板的无线信号传送和接收装置,所述三角尺并列布置在轨道两侧,所述车载光电传感器设于列车的下部,包括光斑反射点状式的探头及放大器,所述定位测速测高装置基于游标卡尺提高精度的原理实现对列车定位测速测高。本发明适用于磁浮列车的定位测速,具有定位精度高、成本低的优点,定位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别甚至更高,并能够视系统的精度要求进行方案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9557170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11468276.7
申请日:2018-12-0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IPC: G01N27/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QUID的机翼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包括设有SQUID的数据采集模块、无磁杜瓦容器、上位机和系统支架,所述上位机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电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置于可使所述SQUID保持超导态的所述无磁杜瓦容器内,所述无磁杜瓦容器固定设于所述系统支架上,当对所述机翼进行检测时,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通过所述SQUID采集在所述系统支架上自由移动的所述机翼的磁信号变化,并将磁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所述上位机进行计算处理。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因撞击而产生的凹坑损伤机翼进行全面扫描,并在显示仪上实时显示每个凹坑的位置、深度、直径等参数,本发明的机翼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快速高效和检测精确度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521477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469098.X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IPC: G01V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QUID的岸基水下磁异常探测装置及其探测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无磁杜瓦容器和上位机,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置于可使所述SQUID保持超导态的所述无磁杜瓦容器内,所述无磁杜瓦容器设于水面下,所述上位机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电连接,通过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磁信号并将磁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所述上位机进行处理,然后生成探测报告。本发明采用“水下探测—岸上接收”模式,适用于大陆或海岛近海水面和水下的目标探测,解决了传统技术和仪器检测分辨率低的难题,实现无源检测,响应速度快,精度高,极大地提高了信噪比和探测范围,为之后的目标定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185646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011172905.9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Halbach阵列的直线型永磁超导混合磁体,由若干个永磁超导混合磁体组成,若干个所述永磁超导混合磁体按不同设置方向呈直线排列,所述永磁超导混合磁体包括永磁体、超导线圈、保护壳和中空的低温设备,所述永磁体、超导线圈、保护壳均设置于低温设备内,所述保护壳包裹永磁体设置,所述超导线圈绕设在保护壳上,且与外部设置的供电设备连接。一方面,当超导线圈失超时,永磁体还能够产生磁场,产生电磁力,起到冗余保护作用;另一方面,通过Halbach阵列能够将磁场集中在磁体的一侧,同时减弱另一侧的磁场,具有良好的磁场特性,且可以有效磁屏蔽,避免对电气设备或人体的影响。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涡流制动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2549980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011550880.1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IPC: B60L1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悬浮电磁推进装置及悬浮列车。所述悬浮电磁推进装置包括车体结构及对称设置于车体结构底部的左右两侧的悬浮系统、电磁推进系统、支撑结构,所述悬浮系统包括EDS悬浮结构及EMS悬浮结构,所述EDS悬浮结构及所述EMS悬浮结构均分别与所述车体结构及所述支撑结构连接,所述电磁推进系统及所述EDS悬浮结构均包括超导线圈,所述电磁推进系统及所述EDS悬浮结构共用一个所述超导线圈,为所述EDS悬浮结构提供励磁磁场,且作为所述电磁推进系统的动子,所述车体结构包括支撑轮,所述支撑轮设于所述支撑结构相对上方,所述支撑轮可在所述支撑结构上移动。本发明能够实现全程可控,减小震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