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适应阈值判断电流过零点的直线电机分段切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8752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567298.8

    申请日:2024-05-09

    Abstract: 一种基于自适应阈值判断电流过零点的直线电机分段切换方法,包括:1、设定阈值和标志变量;2、判断动子是否到达切换位置,是则进入3中,否则保持触发信号,直至到达切换位置;3、判断电流是否过零点,是则切换成第一状态,并判断该相电流是否过零点,否则切换成第二状态;4、断开该相前段晶闸管触发信号,切换成第三状态,判断该相电流是否过零点,是则切换成第四状态,否则保持第三状态,判断该相电流是否过零点;5、打开后段晶闸管触发信号,将直线电机切换为正常运行状态,把分段区延伸到下一段,动子到达下一次切换位置时,更新阈值,循环3至5,以实现直线电机平稳切换。本发明可使直线电机分段切换时电流波动明显降低,切换更平稳。

    一种基于线圈模块的电磁力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2404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211300586.4

    申请日:2022-1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磁力测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线圈模块的电磁力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电磁力测量装置包括支撑机构、转动件、多个永磁体、线圈模块、多个力传感器和外骨架;转动件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机构上,多个永磁体安装在转动件的外圈上;线圈模块通过外骨架安装在转动件的底部边缘位置,多个永磁体在转动件转动过程中从线圈模块的内侧穿过;多个力传感器安装在线圈模块和外骨架之间,用于测量线圈模块与外骨架之间的作用力。本发明设立了多个三维力传感器,多个三维力传感器通过最小二乘法在多个方向上进行标定,标定后多个三维力传感器测量误差低,本发明借助标定好的多个三维力传感器基进行电磁力测量,提高了电磁力的测量精度。

    一种用于磁悬浮车轨耦合振动试验的虚拟轨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44334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74295.7

    申请日:2024-05-09

    Abstract: 一种用于磁悬浮车轨耦合振动试验的虚拟轨道装置,包括弹性支撑机构、轨道、竖向滑动支撑机构、电磁铁、监测机构和电磁驱动机构;弹性支撑机构连接在框架顶部和底部的工件安装面上;轨道通过弹性支撑机构布设在框架的中部;竖向滑动支撑机构包括竖向连接在框架中部的滑动组件以及安装在滑动组件上的托臂;电磁铁通过托臂悬挂于轨道下方;监测机构包括安装在电磁铁上的第一间隙传感器、第一加速度计、安装在框架顶部的第二间隙传感器以及安装在轨道上的第二加速度计;电磁驱动机构安装在框架底部。本发明通过电磁作动器驱动弹簧支撑的轨道在垂向上运动,从而模拟电磁力驱动虚拟设定的桥梁沿垂向的运动,进而考察电磁铁在这种工况下的悬浮稳定性。

    一种电磁发射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588362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10842738.5

    申请日:2019-0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磁发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发射装置,包括电机模块和用于控制所述电机模块的控制系统模块,所述电机模块包括平台基座,所述平台基座上设有支撑轨道和电机定子,所述电机定子位于所述支撑轨道的内侧,所述支撑轨道上设有可通过所述电机定子驱动沿所述支撑轨道内侧移动的动子车体,所述支撑轨道上设有可与所述动子车体作用使所述动子车体悬浮的悬浮轨道,所述悬浮轨道包括对称设于所述电机定子两侧的感应板,当所述动子车体移动至所述悬浮轨道时,所述感应板位于所述支撑轨道与所述动子车体之间,所述控制系统模块与所述电机定子电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具有磁场利用率高和牵引效率高的特点。

    一种磁浮风洞视觉测量结果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46436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767449.4

    申请日:2024-06-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磁浮风洞视觉测量结果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磁浮风洞领域,包括:当置于悬浮动子上的试验模型在风洞管道内做高速运动时,通过风洞管道内部署的多测量单元基于协同控制策略对试验模型进行视觉和温度测量以得到包含速度和姿态数据的实际运动数据以及温度数据;从实际运动数据中提取目标运动段内的运动数据以生成时间序列,并建立相应的时间序列模型以输出预测的运动数据;基于预测的运动数据确定评估速度性能的R指标以及评估姿态稳定性的误差积分性能指标,基于温度数据与预设阈值确定温度安全指标;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指标进行综合评估以得到评估结果。本申请从多维度、全方面实现对试验模型运动特征的综合评估。

    一种双边空芯直线同步电机牵引-导向解耦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62486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0391828.4

    申请日:2021-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边空芯直线同步电机牵引‑导向解耦控制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速度期望值、动子偏移量期望值、电机输出的速度值和动子偏移量值;根据速度期望值、电机输出的速度值和预先建立的电机电磁力模型,得到两侧电机绕组的第一q轴电压和第二q轴电压;根据动子偏移量期望值、电机输出的动子偏移量值和预设的导向控制方程,得到两侧电机绕组的第一d轴电压和第二d轴电压;根据第一q轴电压和第一d轴电压转换得到一侧电机的三相电压,根据第二q轴电压和第二d轴电压转换得到另一侧电机的三相电压,根据一侧电机的三相电压和另一侧电机的三相电压实现对电机的牵引‑导向解耦控制。实现电机牵引和导向的独立控制。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在线调整悬浮控制器参数的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5043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344126.0

    申请日:2021-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在线调整悬浮控制器参数的实现方法,方法包括:获取悬浮控制器的参考输出数据和悬浮控制器的实际输出数据;根据悬浮控制器的参考输出数据、悬浮控制器的实际输出数据和预先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神经网络辨识,根据辨识后的神经网络模型得到神经网络输出数据;根据悬浮控制器的参考输出数据、悬浮控制器的实际输出数据和神经网络输出数据进行悬浮控制器参数调整得到整定后的参数。能够利用神经网络模型的非线性映射描述能力和自调整能力,实时的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悬浮控制器的控制参数,大幅提高了悬浮控制器的控制性能,减少实际工作过程中因外部干扰和内部参数变化带来的控制性能下降的问题。

    基于车载悬浮控制器的磁浮列车轨排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79743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911098711.6

    申请日:2019-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载悬浮控制器的磁浮列车轨排状况监测方法,完全嵌入在磁浮列车悬浮控制器中,根据磁浮列车自身配置的传感器获得悬浮间隙、电磁铁垂向加速度、电磁铁电流信息,利用实时估计方法估计出悬浮单元所处位置的轨排垂向位移,然后采用自适应辨识器实时估计轨排的动力学参数,由此构建出轨排的动力学模型传递函数,得出轨排的模态频率、阻尼系数、柔度系数等刻画轨排结构状况的关键参数。这些参数既可以作为悬浮系统自适应振动控制算法的参考输入,又可以为轨排的日常监测和维护提供参考。相比现有技术,该方法无需专用的轨检设备,也不依赖轨排振动幅值检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应用范围广且检测准确的优点。

    一种悬浮式电磁推进装置及磁浮列车

    公开(公告)号:CN110549863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10843476.4

    申请日:2019-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浮式电磁推进装置及磁浮列车,公开的装置包括至少一套悬浮导向推进单元,所述单元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两条轨道,两条轨道内侧相对设置有感应装置,两条轨道之间设置有与轨道平行的线圈支架,线圈支架上绕有导线,形成驱动线圈;所述两条轨道上设置至少一个支撑骨架,支撑骨架由车体安装部和两个磁体安装部组成,车体安装部的下表面的设置轮子,低速时轮子与两条轨道配合使支撑骨架行走,车体安装部的下表面还设置有两个磁体安装部,两个磁体安装部位于线圈支架和驱动线圈的两侧,且位于两条轨道之间,每个磁体安装部上各设置至少一对磁体。可实现大载荷、超高速运行,具有全程可控,震动小,成本低,效率高。

    基于车载悬浮控制器的磁浮列车轨排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79743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098711.6

    申请日:2019-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载悬浮控制器的磁浮列车轨排状况监测方法,完全嵌入在磁浮列车悬浮控制器中,根据磁浮列车自身配置的传感器获得悬浮间隙、电磁铁垂向加速度、电磁铁电流信息,利用实时估计方法估计出悬浮单元所处位置的轨排垂向位移,然后采用自适应辨识器实时估计轨排的动力学参数,由此构建出轨排的动力学模型传递函数,得出轨排的模态频率、阻尼系数、柔度系数等刻画轨排结构状况的关键参数。这些参数既可以作为悬浮系统自适应振动控制算法的参考输入,又可以为轨排的日常监测和维护提供参考。相比现有技术,该方法无需专用的轨检设备,也不依赖轨排振动幅值检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应用范围广且检测准确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