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39680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1317937.0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江骁雅 , 王建国 , 刘文 , 杨春政 , 陈雪峰 , 毛宗久 , 周德光 , 王普 , 孙启昆 , 王华鹏 , 孔艳荣 , 王根矶 , 徐永先 , 杨冀 , 王志勇 , 郜丙兴 , 袁立勇 , 焦晓磊 , 郭延爽 , 郑同雷 , 贾啸林 , 王东 , 董博伟 , 曾玉杰 , 王莹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离材料,以质量份数计,包括组分:隔离剂60~80份;混合纤维6~15份;乳胶14~20份;絮凝剂0.02~0.1份;消泡剂0.01~0.1份。本发明通过各组分的共同作用,将隔离材料设计为纸基材料,将隔离剂均匀分布于隔离材料中,满足了隔离剂的均匀分布,同时从根本上避免了隔离剂以粉尘的形态造成二次污染。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隔离材料中隔离剂含量可达80wt.%,隔离剂含量高;直接铺张于不锈钢之间时分布均匀且无“爆皮”现象,具有良好的隔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139680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1911317937.0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江骁雅 , 王建国 , 刘文 , 杨春政 , 陈雪峰 , 毛宗久 , 周德光 , 王普 , 孙启昆 , 王华鹏 , 孔艳荣 , 王根矶 , 徐永先 , 杨冀 , 王志勇 , 郜丙兴 , 袁立勇 , 焦晓磊 , 郭延爽 , 郑同雷 , 贾啸林 , 王东 , 董博伟 , 曾玉杰 , 王莹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离材料,以质量份数计,包括组分:隔离剂60~80份;混合纤维6~15份;乳胶14~20份;絮凝剂0.02~0.1份;消泡剂0.01~0.1份。本发明通过各组分的共同作用,将隔离材料设计为纸基材料,将隔离剂均匀分布于隔离材料中,满足了隔离剂的均匀分布,同时从根本上避免了隔离剂以粉尘的形态造成二次污染。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隔离材料中隔离剂含量可达80wt.%,隔离剂含量高;直接铺张于不锈钢之间时分布均匀且无“爆皮”现象,具有良好的隔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77445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48519.0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IPC: B32B15/01 , B32B15/18 , B32B33/0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58 , C22C38/48 , C22C38/50 , B23K28/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耐蚀合金复合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双金属复合板领域。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耐蚀合金复合钢板焊接性不足且强韧性低。本申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的耐蚀合金复合钢板,包括基层钢板与复层钢板,基层钢板采用低碳当量高强韧碳钢,控制碳当量Ceq≤0.43,复层钢板为高Ni、Cr耐蚀合金,通过复合组坯轧制、固溶、酸洗或抛光等工序制成耐蚀合金复合钢板,所获得的复合钢板为牢固的冶金结合,剪切强度达到300MPa以上,同时复合钢板的室温屈服强度≥555MPa,抗拉强度≥625MPa,0℃下冲击功≥60J,0℃落锤试验断口平均剪切面积≥85%,复层钢板的点腐蚀电位≥0.30V,具有优异的强韧性及耐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74814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180666.0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组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双金属复合技术领域,所述组坯包括内侧复合钢板和两外侧基层钢板,所述内侧复合钢板包括隔离层和两内侧钢板,两所述内侧钢板形成双层叠合密封结构,所述隔离层设于两所述内侧钢板之间;两所述外侧基层钢板形成双层叠合密封结构,所述内侧复合钢板设于两所述外侧基层钢板之间;通过对内侧复层钢板采用双层叠合密封结构,可以有效防止隔离材料对外侧基层钢板与内侧复合钢板界面的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849761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29309.8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钢材制备领域。所述钢板包括:芯层,所述芯层含有第一化学成分;以及包覆层,包覆于所述芯层的表面,所述包覆层含有第二化学成分;所述芯层与包覆层属于同一钢种;所述第一化学成分的第一部分元素的含量>所述第二化学成分的对应元素的含量,所述第一部分元素包括C及合金元素。通过采用高成分芯层+包覆层的组合钢坯设计,保证了厚钢板冷却过程中,芯层具有较好的淬透性;同时芯层具有更高的成分,实现了成分的逆梯度控制,从而提高了慢冷速下芯部获得淬透组织的能力。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厚规格的钢板的芯部淬透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1648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29580.1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IPC: B32B15/01 , B32B15/18 , B32B15/20 , B23P15/00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54 , C22C38/02 , C22C38/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铜钢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铜钢复合板包括外层碳钢板与芯层无氧纯铜板,所述无氧纯铜板的至少一面整体连续地包覆上所述碳钢板;所述碳钢板的化学成分包括:C的含量为0.05%~0.20%,Si的含量为0.1%~0.55%,Mn的含量为0.5%~2.0%,Cr的含量为≤1.0%,Ni的含量为≤1.5%,Cu的含量为≤1.0%;所述铜钢复合板的厚度为30mm~120mm,所述无氧纯铜板的厚度与所述铜钢复合板的厚度比值为0.4~0.8。本申请提供的铜钢复合板满足屈服强度≥209MPa,抗拉强度≥359MPa,剪切强度≥213MPa,具有良好结构强度和界面结合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81677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09515.1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合板制作方法,对基层板与复层板进行表面清理,将两个复层板分别贴合焊接至基层板的两个板面,增加基层板与复层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与连接紧密性,复层板的功效可以正常发挥,对复层板与基层板整体进行轧制,三层板材的厚度不会过厚,轧制后可以保证得到的复合钢板的厚度与表面质量较好。轧制之前,将基层板与复层板之间抽真空得到板坯,对板坯进行轧制,能够得到厚度均匀、表面质量好,且整体连接强度高的多层复合钢板,提高得到的多层复合钢板的质量,且多层复合钢板能应用在更多不同质量要求的场合。一定程度上解决制备得到的多层复合钢板质量不够理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2492507U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21050685.6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定位组件及待加工装置,待加工工件设有坡口,且坡口具有底面以及连接于底面两侧的坡口面,坡口面与底面相交且形成第一交线。在坡口的底面进行焊接前,将定位件设置在待加工工件上,定位件与待加工工件可分离。定位件的定位部延伸至坡口,定位部通过贴合面贴合支撑于坡口的坡口面,定位平面与贴合面相交形成的第二交线与第一交线接触时,定位平面与贴合面(即坡口面)间角度为定位角。使焊枪的焊丝贴合平行于定位平面,即焊丝与坡口面间角度为定位角的角度,能较为便捷地确定焊枪的焊丝相对坡口的角度与位置,保证焊枪稳定焊接,提高坡口处焊接得到的焊缝质量,一定程度上解决焊缝质量受到影响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9681806U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20414645.8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建国 , 杨春政 , 周德光 , 孙启昆 , 刘子军 , 王华鹏 , 孔艳荣 , 王根矶 , 王志勇 , 郑同雷 , 贾啸林 , 曾玉杰 , 王莹 , 王东 , 董博伟 , 焦晓磊 , 袁立勇 , 郜丙兴 , 郭延爽 , 孙玉勇 , 朱进满 , 周君 , 赵志峰 , 赵喜盛 , 杨菲 , 郑伟 , 刘鸿滨 , 黄斌 , 赵磊 , 赵力 , 朱天光 , 张翔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板材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复合板智能化制坯生产线,包括碳钢板上料线、不锈钢板上料线、复合板合装工位和复合板焊合工位,碳钢板上料线和不锈钢板上料线均与复合板合装工位相连,复合板合装工位通过焊合传输线与复合板焊合工位相连,碳钢板上料线上设有碳钢板打磨工位和碳钢板翻面工位,不锈钢板上料线上设有不锈钢板打磨工位,复合板合装工位设有第一合装入料机构、第二合装入料机构、对齐机构、输出机构和输出线,且不锈钢板先通过第一合装入料机构带动移动至复合板合装工位中部的中间工位,然后碳钢板通过第二合装入料机构带动移动至中间工位且摞放于不锈钢板上侧。本实用新型既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安全隐患。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