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4576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99018.3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A61K31/4015 , A61K38/12 , A61P31/04 , C12P17/10 , C07D207/44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萘烷基的特特拉姆酸衍生物作为多黏菌素佐剂在制备抗革兰氏阴性菌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组分Ⅰ和组分Ⅱ在制备产品中的应用,产品为具有针对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杀菌活性和/或抑菌活性的产品。本发明还提供了组分Ⅰ在制备增强组分Ⅱ针对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杀菌活性和/或抑菌活性的增效剂中的应用。组分Ⅰ为式(Ⅰ)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组分Ⅱ为多黏菌素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本发明对于革兰氏阴性菌的防控,对于多粘菌素的临床应用,具有产业价值。#imgabs0#R为#imgabs1#
-
公开(公告)号:CN114652714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210403702.9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A61K31/395 , A61P1/18 , A61P35/00 , C12P17/14 , C07D267/00 , C12N1/14 , C12R1/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环内酯在抗胰腺癌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式(Ⅰ)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治疗胰腺癌的药物以及胰腺癌细胞抑制剂中的应用。式(Ⅰ)所示化合物与吉西他滨等临床应用药物具有完全不同的化学结构,对人胰腺癌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因此,式(Ⅰ)所示化合物可作为新型的胰腺癌治疗药物被广泛应用。#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2322685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011245284.2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液态发酵盾叶薯蓣制备薯蓣皂苷元的方法。该制备薯蓣皂苷元的方法包括用含有盾叶薯蓣的液态培养基培养镰孢属真菌,得到薯蓣皂苷元;所述镰孢属真菌为镰孢属菌种(Fusarium sp.)CPCC 400226。实验证明,采用本发明的液态发酵培养基,在28℃下液态发酵培养镰孢属菌种(Fusarium sp.)CPCC 400226 11天,薯蓣皂苷元的得率为2.48±0.21%。本发明可用于清洁生产薯蓣皂苷元。
-
公开(公告)号:CN106967775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220575.8
申请日:2017-04-05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生物催化制备薯蓣皂苷元的方法及其所用菌剂。该制备薯蓣皂苷元的方法,为M1)所述方法包括用含有盾叶薯蓣的培养基培养镰孢属真菌和弯孢霉属真菌,得到薯蓣皂苷元;M2)所述方法包括用含有盾叶薯蓣的培养基培养镰孢属真菌和砖格孢属真菌,得到薯蓣皂苷元;M3)所述方法包括用含有盾叶薯蓣的培养基培养镰孢属真菌,得到薯蓣皂苷元。新月弯孢霉和镰孢属真菌联合发酵含有盾叶薯蓣的培养基的薯蓣皂苷元的得率比新月弯孢霉单独发酵含有盾叶薯蓣的培养基与镰孢属真菌单独发酵含有盾叶薯蓣的培养基二者的薯蓣皂苷元的得率之和还要高,新月弯孢霉和镰孢属真菌在发酵含有盾叶薯蓣的培养基产薯蓣皂苷元方面产生了协同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322687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1385285.7
申请日:2017-04-05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制备薯蓣皂苷元的菌剂及其应用。该菌剂的活性成分为镰孢属真菌和砖格孢属真菌。所述砖格孢属真菌可为CPCC 400718,所述镰孢属真菌可为CPCC 400709、CPCC 400226和CPCC 400712中的至少一种。镰孢属真菌和砖格孢属真菌联合发酵含有盾叶薯蓣的培养基产薯蓣皂苷元的得率,比镰孢属真菌CPCC 400709单独发酵提高了9%‑16%。砖格孢属真菌和镰孢属真菌在发酵含有盾叶薯蓣的培养基产薯蓣皂苷元方面产生了协同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32268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385285.7
申请日:2017-04-05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制备薯蓣皂苷元的菌剂及其应用。该菌剂的活性成分为镰孢属真菌和砖格孢属真菌。所述砖格孢属真菌可为CPCC 400718,所述镰孢属真菌可为CPCC 400709、CPCC 400226和CPCC 400712中的至少一种。镰孢属真菌和砖格孢属真菌联合发酵含有盾叶薯蓣的培养基产薯蓣皂苷元的得率,比镰孢属真菌CPCC 400709单独发酵提高了9%‑16%。砖格孢属真菌和镰孢属真菌在发酵含有盾叶薯蓣的培养基产薯蓣皂苷元方面产生了协同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190882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510221567.6
申请日:2015-05-04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链霉菌(Streptomyces sp.)CPCC 201585及其应用。所述链霉菌(Streptomyces sp.)CPCC 201585发酵液的丙酮提取物可明显抑制HIV‑1的复制,且从菌丝体的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Surfactin类化合物能够通过抑制Vif对hA3G降解的方式发挥抑制HIV‑1的复制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190882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510221567.6
申请日:2015-05-04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链霉菌(Streptomyces sp.)CPCC201585及其应用。所述链霉菌(Streptomycessp.)CPCC 201585发酵液的丙酮提取物可明显抑制HIV-1的复制,且从菌丝体的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Surfactin类化合物能够通过抑制Vif对hA3G降解的方式发挥抑制HIV-1的复制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305798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1910609383.5
申请日:2016-06-15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12N1/14 , C12P17/06 , C12P15/00 , A61K31/351 , A61K31/122 , A61K31/192 , A61P31/18 , C12R1/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曲霉菌的用途及由该曲霉菌制备的化合物及其用途。该曲霉菌的菌株号为CPCC400735,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 No.12376。曲霉CPCC400735发酵培养物的甲醇提取物在浓度为4mg/mL时对HIV‑1的抑制率为99.9%。式1至4所示的化合物在浓度为100μM时对HIV‑1的抑制率均在96%以上,IC50值2.4‑32.6μM。本发明的曲霉CPCC400735发酵培养物的甲醇提取物和式1至式4所示的化合物对HIV‑1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并且毒性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13651683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905681.6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07C50/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萘嵌苯酮类化合物及其应用。该类化合物能够与E3泛素连接酶三基序25(TRIM25)结合,促进TRIM25识别病原体,诱导病原体蛋白发生蛋白酶体依赖的泛素化降解,有望用作TRIM25的配体,实现更广泛的应用,例如用于制备PROTAC分子,因此,该类化合物具有非常好的研发价值和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