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4576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99018.3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A61K31/4015 , A61K38/12 , A61P31/04 , C12P17/10 , C07D207/44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萘烷基的特特拉姆酸衍生物作为多黏菌素佐剂在制备抗革兰氏阴性菌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组分Ⅰ和组分Ⅱ在制备产品中的应用,产品为具有针对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杀菌活性和/或抑菌活性的产品。本发明还提供了组分Ⅰ在制备增强组分Ⅱ针对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杀菌活性和/或抑菌活性的增效剂中的应用。组分Ⅰ为式(Ⅰ)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组分Ⅱ为多黏菌素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本发明对于革兰氏阴性菌的防控,对于多粘菌素的临床应用,具有产业价值。#imgabs0#R为#imgabs1#
-
公开(公告)号:CN115154454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0466907.1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A61K31/343 , A61K31/4035 , A61K31/216 , A61K31/194 , A61P31/14 , A61P31/16 , C12P17/04 , C12P17/10 , C12P7/62 , C12P7/44 , C12N1/14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来源于光黑壳属菌株的抗病毒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提供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病毒抑制剂或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还保护化合物。本发明还保护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发酵培养光黑壳属菌株CPCC 400972,得到化合物。光黑壳属菌株CPCC 400972,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21069。所述化合物为式(Ⅰ)所示化合物或式(Ⅱ)所示化合物。本发明对于病毒防控和病毒引起的疾病的防控具有重大的应用推广价值。#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4652714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210403702.9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A61K31/395 , A61P1/18 , A61P35/00 , C12P17/14 , C07D267/00 , C12N1/14 , C12R1/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环内酯在抗胰腺癌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式(Ⅰ)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治疗胰腺癌的药物以及胰腺癌细胞抑制剂中的应用。式(Ⅰ)所示化合物与吉西他滨等临床应用药物具有完全不同的化学结构,对人胰腺癌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因此,式(Ⅰ)所示化合物可作为新型的胰腺癌治疗药物被广泛应用。#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2322685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011245284.2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液态发酵盾叶薯蓣制备薯蓣皂苷元的方法。该制备薯蓣皂苷元的方法包括用含有盾叶薯蓣的液态培养基培养镰孢属真菌,得到薯蓣皂苷元;所述镰孢属真菌为镰孢属菌种(Fusarium sp.)CPCC 400226。实验证明,采用本发明的液态发酵培养基,在28℃下液态发酵培养镰孢属菌种(Fusarium sp.)CPCC 400226 11天,薯蓣皂苷元的得率为2.48±0.21%。本发明可用于清洁生产薯蓣皂苷元。
-
公开(公告)号:CN11431747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27219.0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化合物oxalicine B生物合成基因簇和C‑15羟基化酶OxaL以及应用。本发明提供了序列3所示OxaL蛋白或其相关生物材料的应用:作为羟化酶的应用;(a2)在制备羟化酶中的应用。本发明还保护序列1所示15‑deoxyoxalicine B生物合成基因簇。本发明还保护所述15‑deoxyoxalicine B生物合成基因簇在合成化合物oxalicine B中的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所有基因和蛋白信息可以帮助人们理解a‑吡喃酮类杂萜家族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机制,为进一步遗传改造提供了材料和知识。本发明所提供的基因及其蛋白质也可以用来寻找和发现可用于医药、工业或农业的化合物或基因、蛋白。
-
公开(公告)号:CN110484462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910613434.1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申氏杆菌属新物种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Shinella glucanica J1A816,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号为CGMCC No.18003。本发明菌株J1A816具有内切葡聚糖酶活性,可以降解纤维素,是一株功能性的申氏杆菌属新物种,在污水处理、环境治理、土壤改良、菌肥制剂生产等方面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484461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910613388.5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贫养杆菌属新物种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Modestobacter deseti CPCC D00004,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号为CGMCC No.18004。本发明菌株CPCC D00004具有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可以降解有机磷,是一株功能性的贫养杆菌新物种,在垃圾处理、土壤修复、沙漠治理、土质改良等方面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164610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080108.6
申请日:2017-11-06
Applicant: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物研究所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08B37/00 , A61K31/715 , A61P3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B37/0003 , A61K31/715 , C08B3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恰玛古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技术领域,是一种恰玛古多糖提取物及提取方法和在制备免疫药物中的应用;该恰玛古多糖提取物,按以下方法得到:第一步,以恰玛古为原料,在恰玛古原料中加入水后,捣碎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本发明得到的恰玛古多糖提取物中,恰玛古多糖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5.97%至19.54%,即本发明所述的恰玛古多糖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对恰玛古多糖的提取率高于现有提取方法对其的提取率;并且提取时间较短,耗水量更少,提取成本更低;另外,本发明首次公开了恰玛古多糖提取物在制备免疫药物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967775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220575.8
申请日:2017-04-05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生物催化制备薯蓣皂苷元的方法及其所用菌剂。该制备薯蓣皂苷元的方法,为M1)所述方法包括用含有盾叶薯蓣的培养基培养镰孢属真菌和弯孢霉属真菌,得到薯蓣皂苷元;M2)所述方法包括用含有盾叶薯蓣的培养基培养镰孢属真菌和砖格孢属真菌,得到薯蓣皂苷元;M3)所述方法包括用含有盾叶薯蓣的培养基培养镰孢属真菌,得到薯蓣皂苷元。新月弯孢霉和镰孢属真菌联合发酵含有盾叶薯蓣的培养基的薯蓣皂苷元的得率比新月弯孢霉单独发酵含有盾叶薯蓣的培养基与镰孢属真菌单独发酵含有盾叶薯蓣的培养基二者的薯蓣皂苷元的得率之和还要高,新月弯孢霉和镰孢属真菌在发酵含有盾叶薯蓣的培养基产薯蓣皂苷元方面产生了协同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144503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291210.1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12N1/14 , C07D311/86 , C12P17/06 , A61K31/352 , A61K36/062 , A61P31/04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ubplenodomus属真菌、抗菌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药用植物内生真菌为研究对象发现了一株Subplenodomus属真菌,并在其发酵产物中发现了结构新颖的强效抗菌化合物,特别是对耐药菌株也具有强抑菌活性,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和研发价值,为后续抗菌药物研发提供了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