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60506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474039.1
申请日:2015-08-05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服务分公司 , 南海西部石油油田服务(深圳)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原油外输安全保护系统,它包括分别在固定平台、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穿梭油轮和拖轮上建立的基准站、中心站、第一移动站和第二移动站,中心站的中心站高速电台、第一移动站的第一移动站高速电台以及第二移动站的第二移动站高速电台相互之间组成局域网,本发明首次实现了实时监测FPSO和穿梭油轮的艏向角、六自由度数据,FPSO、穿梭油轮和拖轮在电子海图上的方位信息,FPSO与穿梭油轮和拖轮的相对距离、相对夹角。比较全面集成了外输作业相关设备的监测数据,并绘制成动态监测数据曲线图;结合自建数学模型,预测FPSO与穿梭油轮较短时间内的运动趋势,为外输作业者提供所需的关键参考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160506B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510474039.1
申请日:2015-08-05
Applicant: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服务分公司 , 南海西部石油油田服务(深圳)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原油外输安全保护系统,它包括分别在固定平台、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穿梭油轮和拖轮上建立的基准站、中心站、第一移动站和第二移动站,中心站的中心站高速电台、第一移动站的第一移动站高速电台以及第二移动站的第二移动站高速电台相互之间组成局域网,本发明首次实现了实时监测FPSO和穿梭油轮的艏向角、六自由度数据,FPSO、穿梭油轮和拖轮在电子海图上的方位信息,FPSO与穿梭油轮和拖轮的相对距离、相对夹角。比较全面集成了外输作业相关设备的监测数据,并绘制成动态监测数据曲线图;结合自建数学模型,预测FPSO与穿梭油轮较短时间内的运动趋势,为外输作业者提供所需的关键参考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4132687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260988.5
申请日:2014-06-12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服务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作业安全领域,为提供一种科学而有效的适用于渤海湾水下软刚臂单点系泊系统的现场监测预报技术,并可利用预报软件对系泊响应提供较为准确的预报,为此,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水下软刚臂单点系泊系统的现场监测预报系统:包括:波浪海流仪进行测量、风速风向仪、温湿度气压一体机、两个沿FPSO纵向布置的两套独立GPS系统用于获取FPSO的朝向、GPS基站与安装在FPSO上的GPS移动站、惯性测量单元、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所述的单点状态监测应用所有传感器接入中央控制系统(FOXBORO)的备用通道进行测量,并实现所有测量数据的采集、传输、显示及处理。本发明主要应用于油田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04085953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73192.0
申请日:2014-07-31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服务分公司
IPC: C02F1/36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波防海生物模块,包括控制系统和一组或串联的至少两组处理单元,每组处理单元包括一进水管和一出水管以及并联在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之间的多根过流管柱,所述过流管柱上设有超声波发生装置,所述超声波发生装置设有超声波电源,所述超声波电源由所述控制系统控制;该模块的所有过流通道的内壁上均设有弹性防腐涂层。本发明利用超声波的特性,杀死经过该模块的海洋污损生物的卵细胞或幼虫,防止海洋污损生物在海水系统内部附着生长,降低海洋污损物对海水系统的危害,减少海洋污损生物对海上生产设施上设备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5202370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587593.0
申请日:2015-09-15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服务分公司
IPC: F17D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脉冲电磁场作用的阻垢防垢装置及制作方法,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法兰、连接管和第二法兰,连接管外表面套设有带导线出口的壳体,壳体和连接管之间均匀设置有绕有线圈的脉冲电磁电极,所述各线圈的正极连在一起,负极连在一起,分别从两个导线出口引出。制作方法:制作连接管和壳体;在连接管表面焊接固定杆;绕有线圈的脉冲电磁电极与固定杆固定;壳体套装在脉冲电磁电极外侧;连接管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本发明改变原油中钙镁离子等结垢物结晶分子的排列形式,使其失去脱离原油而附着到管线内壁的能力,能够达到不易粘附于管线内壁效果,适用于海上油田原油输送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928927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23908.2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服务分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NG气化蓄冷介质运输船及其作业方法,LNG气化蓄冷介质运输船包括设置于船体的多个冷能储运系统,冷能储运系统包括若干个蓄冷介质舱、介质浓度检测调节模块以及蓄冷介质交换站,若干个蓄冷介质舱通过管系连通;船体到达LNG港口或者FSRU或者码头时,将蓄冷介质交换站连接于外部设备,介质浓度检测调节模块接收蓄冷温度指令,进而介质浓度检测调节模块进行蓄冷介质的浓度检测、蓄冷介质的浓度调节以及蓄冷介质的调仓作业,使得蓄冷介质通过蓄冷介质交换站和外部设备完成热交换,以实施蓄冷作业或释冷作业。本发明实现LNG气化作业时冷能的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95043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349335.8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服务分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港湾内河散装液化气船舱压控制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规划相应港湾内河运输航线,建立立体移动风险区通道;采集航线周围邻近区域环境信息数据,并测算立体移动风险区通道与邻近航线或水上建筑物的最小距离;进行散装液化气船与邻近航线航行船舶及航线周围建筑物危险区预干涉分析,并进行风险定级;确定散装液化气船航速以及蒸发气消耗设备功率,使舱压保持所需恒定压力;根据确定的相应港湾内河运输航线情景按照确定的散装液化气船航速、蒸发气消耗设备功率进行管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及系统提高了散装液化气船的自我安全风险管控能力,降低了港湾内河区域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7914834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1711320198.1
申请日:2017-12-12
Applicant: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服务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边形浮式生产储油装置,采用正多边形柱状筒体的主船体,通过外飘结构、阻尼板、舱内布置等结构优化,获得良好的耐波性和施工工艺性;通过中央竖井设计及泵舱型泵等设备选型,节省甲板的布置空间,缩短了设备到各液舱的布置管线,降低设备投资;通过优化提链器型式、系泊缆布置,获得具有技术和价格竞争优势的多点系泊系统,避免配备价格昂贵的单点系泊系统,降低项目投资,提高国产化率,有效推动边际油田的开发;通过常规油轮的两点外输方式,顺应主环境方向,提高了外输频次和可靠性,或通过DP穿梭油轮的一点外输方式,机动性好,操作受环境和天气影响小。
-
公开(公告)号:CN111846127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010617473.1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服务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海上油轮外输作业防船舶触碰的图像识别监控系统,包括可见光采集器、热成像采集器、激光测距采集器、电缆、接线箱、服务器和图像识别监控软件,服务器安装在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的控制室内,服务器内安装有图像识别监控软件和数据库;图像识别监控软件内置有预警判别算法模块;可见光采集器、热成像采集器、激光测距采集器安装布置在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的尾部;图像识别监控软件,用于实现提油轮的智能识别;同时图像识别监控软件将智能识别到的提油轮信息输入至预警判别算法;预警判别算法通过将采集识别到的提油轮信息与预先输入的参数进行对比,结合采集器的安装补偿值,计算提油轮的船体外形进行几何体接触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1477734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677883.4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服务分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BOG液化回收,尤其涉及一种制备过冷介质的膨胀制冷循环系统。一种制备过冷介质的膨胀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第三压缩机、第四压缩机、第一膨胀机与第二膨胀机依次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第三压缩机、第四压缩机对冷剂依次进行压缩,实现了对冷剂的四级压缩,通过第一膨胀机、第二膨胀机对冷剂依次进行膨胀,通过多级压缩和多级膨胀,提高了热能和冷能的梯级利用,减少了传热温差,进而减少了系统能量损失,提高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