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定位设备
    1.
    发明公开
    车轮定位设备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81783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88693.4

    申请日:2023-06-29

    IPC分类号: G01B21/26 G01M17/013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轮定位设备,包括座体和至少一组车轮定位装置,各组车轮定位装置可活动地设置在座体上,各组车轮定位装置包括:调节组件,包括支撑结构和调节结构,支撑结构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凹部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凹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呈夹角设置,调节结构上设置有凸部,凸部可伸入第一凹部或者第二凹部进行限位配合;测量装置,包括至少两组测量组件,至少一组测量组件设置在调节结构的一端,至少另一组测量组件设置在调节结构的另一端;其中,根据至少两组测量组件的测量值获取待测量车轮的前束值和外倾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四轮定位装置不可以拆卸和不方便携带转运的问题。

    兼容燃油及混合动力车型的前悬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723849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211464994.3

    申请日:2022-11-2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容燃油及混合动力车型的前悬架系统,包括:前副车架总成、前转向节总成、前下控制臂总成、稳定杆带连接杆总成、前滑柱总成;前副车架总成设置有预留的发动机悬置安装孔和混动悬置安装点,用于兼容燃油车型及混合动力车型;稳定杆带连接杆总成包括燃油车型稳定杆带连接杆总成和混动车型稳定杆带连接杆总成,燃油车型稳定杆带连接杆总成用于燃油车型,混动车型稳定杆带连接杆总成用于混合动力车型,燃油车型稳定杆带连接杆总成或混动车型稳定杆带连接杆总成的杆径与整车侧倾需求相匹配;本发明能够适应MPV车型的燃油车型和混合动力车型共平台的需求,同时能够向上向下兼容拓展,开发后续其他车型。

    主动减振系统及车辆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3488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06862.2

    申请日:2024-08-13

    IPC分类号: F16F9/19 F16F9/54 F16F9/3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减振系统及车辆,包括主动减振器、连接铸件和油泵,主动减振器包括连接座和油缸本体,油缸本体设有活塞杆,活塞杆设有将油缸本体的内部分隔成两个主动油腔的活塞体,连接座的外周间隔设有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分别两个主动油腔连通;连接铸件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设有第一环形油槽和第二环形油槽,第一环形油槽与第一油孔连通,第二环形油槽与第二油孔连通,连接铸件的内部设有至少两条内部流道,至少两条内部流道分别与第一环形油槽、第二环形油槽连通;油泵的两个泵口分别与至少两条内部流道。本发明极大地精简了装配件数量、提高了装配效率、不再侵占悬架轮边、发动机舱及地板下空间。

    悬架系统、车辆和调节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4583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61911.5

    申请日:2023-06-26

    IPC分类号: B60G17/019 B60G13/0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悬架系统、车辆和调节方法,车辆包括悬架系统,悬架系统包括主蓄能器和作动器。其中,主蓄能器具有第一储液腔,第一储液腔用于储存油液;作动器包括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调节部和安装腔,调节部的至少部分可移动地设置在安装腔内,调节部的调节端由安装腔内伸出并与车体连接;安装腔包括压缩腔和复原腔,调节部设置在复原腔内,压缩腔位于复原腔的下方,压缩腔与第一储液腔连通。通过第一储液腔向压缩腔内注入油液,以使调节部在油液压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从而通过调节部带动车体进行举升运动,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悬架系统稳态调节车高能力以及维持车高的能力较低的问题。

    鹅颈式转向节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657304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779557.9

    申请日:2023-06-28

    IPC分类号: B62D7/1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鹅颈式转向节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鹅颈式转向节总成包括:转向节本体,转向节本体包括主体部和鹅颈部,鹅颈部上开设有第一装配孔,第一装配孔用于供电子机械制动器的电机及控制器穿过,以使鹅颈式转向节总成与电子机械制动器连接。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鹅颈部开设第一装配孔以进行电子机械制动器的装配,相比于将制动器布置在轴承侧面,制动器的运动包络小,使悬架布置更为紧凑,节约的布置空间可以用于增大车轮转角,增大电子机械制动器的电机尺寸规格,可以提高制动能力。

    车辆的控制方法、装置、处理器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655218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612230.2

    申请日:2023-05-26

    IPC分类号: B60G17/0165 B60G17/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装置、处理器和车辆。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稳定状态数据,其中,稳定状态数据用于表示车辆在道路上行驶的稳定情况;响应于稳定状态数据超过车辆的稳定状态数据阈值,触发车辆的减振系统中液压泵内的两个油路之间产生压力差;控制减振系统中的流道组件将压力差对应的阻尼力,传输至减振系统中的减振器;响应于减振器接收到阻尼力,控制减振器按照阻尼力对车辆进行减振。本发明解决了控制车辆进行减振的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一种阻尼可调液压衬套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3613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79878.2

    申请日:2023-03-2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尼可调液压衬套及其控制方法,由液压衬套本体和电磁阀组成,所述液压衬套本体包括衬套支架、主簧橡胶、铸铝内管、铝外管、笼形骨架;所述铸铝内管、主簧橡胶及铝外管由内至外依次同轴布置,笼形骨架置于主簧橡胶内用于支撑主簧橡胶,铝外管和主簧橡胶之间装配有两块流道板,使主簧橡胶与流道板之间分别形成制动液室和加速液室,制动侧流道板上的制动流道与加速侧流道板上的加速流道配合形成一条通路;笼型骨架上设有连接桥,所述电磁阀通过螺栓连接在连接桥上;笼型骨架上设有一轴向作动孔,轴向作动孔内安装有作动杆,作动杆由电磁阀控制。

    一种应用在后悬架上的主动减振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36615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84370.5

    申请日:2023-10-25

    IPC分类号: F16F9/32 F16F9/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在后悬架上的主动减振器系统,涉及车辆减振器技术领域,其包括:集成式流道结构、主动减振器、主动液压泵、下衬套连接环和流道开口密封盖,集成式流道结构集成气体蓄能器结构,一体成型,实现主动减振器液压泵与减振器本体之间的油路连接,流道系统联通主动液压油泵和减振器本体,形成闭合的回路,实现主动悬架的各种功能,避免了设计蓄能器的连接及密封,一体化设计的蓄能器可以减少密封环节,降低渗油风险,满足主动减振器轮侧系统的拆装方便性,降低加工制造成本,提升产品可靠性,实现性能与成本的高度均衡。

    主动减振器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34489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778888.0

    申请日:2023-06-28

    IPC分类号: B60G13/0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动减振器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包括:储油罐;顶升组件,顶升组件包括增压器,增压器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气体腔和第一液压腔,第一液压腔与储油罐连通,顶升组件还包括蓄能器,蓄能器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二气体腔和第二液压腔,第一气体腔与第二气体腔连通,顶升组件还包括顶升油缸,顶升油缸包括相互独立的复原腔和压缩腔,第二液压腔与复原腔连通,第二液压腔与压缩腔连通。本申请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部分车型由于必须采用螺旋弹簧否则就不能连续调节并维持车高问题。

    一种适用于全框式副车架总成的铸铝连接支架

    公开(公告)号:CN217396672U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20268937.7

    申请日:2022-02-10

    IPC分类号: B62D27/02 B62D27/06 B62D29/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全框式副车架总成的铸铝连接支架,由车身安装结构、纵梁焊接插接结构以及底板连接而成的支架主体,车身安装结构底部与纵梁焊接插接结构外侧壁固定,车身安装结构中部开有设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光孔,光孔上端设置沿整车X向排列的机加工刀纹凸台,纵梁焊接插接结构顶部能够与纵梁间隙配合,并焊接,侧壁与前横梁螺接,纵梁焊接插接结构底部固定于底板上,底板底部与吸能盒螺接,底板上还设有减重孔。本实用新型使用铸铝结构,可降低重量;可设计截面复杂的产品;其模具成本比焊接工艺低,尺寸精度高,试制周期短;与副防撞梁或吸能盒螺接,与前横梁螺接,发生轻微事故、或者托底后,可减少用户维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