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动力电池温度预控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处理器

    公开(公告)号:CN114771351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210468760.X

    申请日:2022-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动力电池温度预控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处理器。该方法包括:检测车辆的车载动力电池管理系统运行模式,运行模式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放电模式、快充模式、慢充模式、远程温度预控模式;检测车载动力电池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模式;接收远程控制指令,远程控制指令由远程控制终端发送,远程控制指令至少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正常开启温度预控指令、终止温度预控指令、强制开启温度预控指令;基于远程控制指令控制车辆进入预置换热模式。本发明解决了工作温度过低而造成车载动力电池充放电效率低以及车辆用户在驾驶车辆前能够完成对车载动力电池温度的远程预控的技术问题。

    发动机机油的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00852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31778.X

    申请日:2024-01-3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辆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机油的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车辆的发动机处于运转的过程中,在当前机油密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密度且当前机油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的情况下,对发动机机油加热,以达到预设蒸发温度,采集加热后的发动机机油的实际机油密度,并在实际机油密度降低至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密度的情况下,停止对发动机机油加热。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主动监测发动机机油的理化特性变化,识别机油实际状态的改变并主动清除机油内高水含量的失效机油,从而防止机油乳化现象的发生,以避免发动机产生异常磨损,实现了机油性能的自动化准确监测,有效延缓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使发动机更具耐久性。

    一种发动机转速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971884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1027505.2

    申请日:2023-08-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转速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当前车辆发动机的主动喷油修正指令,根据主动喷油修正指令对发动机转速进行主动修正以生成第一修正转速;基于第一修正转速确定目标修正参数,根据目标修正参数对第一修正转速进行修正以生成第二修正转速;当第二修正转速在预设转速波动范围内时,停止发动机转速修正。通过获取当前车辆发动机的主动喷油修正指令对发动机转速进行主动修正以生成第一修正转速,然后通过确定的目标修正参数对第一修正转速进行修正以生成第二修正转速,并在第二修正转速在预设转速波动范围内时完成修正,减小了涡轮增压发动机瞬态工况下的转速波动,使发动机性能及工况转换平稳性得到保证。

    中冷器结构、发动机以及发动机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19500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1152866.5

    申请日:2022-09-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冷器结构、发动机以及发动机控制方法,中冷器结构包括第一中冷器芯和第二中冷器芯,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第一中冷器芯设置在第一气室内,第二中冷器芯设置在第二气室内,第一气室的第一进气口用于与发动机的第一增压器连通,第一气室的第一出气口用于与发动机的第一进气歧管连通,第二气室的第二进气口用于与发动机的第二增压器连通,第二气室的第二出气口用于与发动机的第二进气歧管连通;其中,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之间设置有连通管道,连通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以通过第一控制阀调节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的进气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V形发动机的两侧的缸体燃烧状态不一致的问题。

    中冷器结构、发动机以及发动机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1950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152866.5

    申请日:2022-09-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冷器结构、发动机以及发动机控制方法,中冷器结构包括第一中冷器芯和第二中冷器芯,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第一中冷器芯设置在第一气室内,第二中冷器芯设置在第二气室内,第一气室的第一进气口用于与发动机的第一增压器连通,第一气室的第一出气口用于与发动机的第一进气歧管连通,第二气室的第二进气口用于与发动机的第二增压器连通,第二气室的第二出气口用于与发动机的第二进气歧管连通;其中,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之间设置有连通管道,连通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以通过第一控制阀调节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的进气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V形发动机的两侧的缸体燃烧状态不一致的问题。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汽油机次充模型进气量估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9257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516531.6

    申请日:2021-05-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参数估计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汽油机次充模型进气量估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发动机台架测量并记录每个稳态工况点的数据;所述数据包括发动机转速、空燃比、油耗量、节气门开度、节气门前后压力比值;2、根据步骤1记录的数据计算进气量;3、对节气门开度、节气门前后压力比值以及进气量进行归一化处理;4、构建神经网络模型;5、将处理后的数据带入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训练;6、利用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模型估算发动机进气量。本发明针对不匹配进气流量计的发动机,能够根据节气门开度和前后压力比值通过神经网络模型估算出进气量,提高了结果准确性,对发动机电控系统控制稳定性有较大帮助。

    车辆颗粒捕集器烧碳速率标定的方法、装置、车辆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728528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619909.9

    申请日:2024-05-1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颗粒捕集器烧碳速率标定的方法、装置、车辆及介质,方法包括:在检测到车辆处于烧碳速率标定工况的情况下,获取颗粒捕集器试验工况点的颗粒捕集器温度和氧流量对应的烧碳时间;利用烧碳时间和目标累碳质量确定目标烧碳速率;根据颗粒捕集器温度和氧流量、目标累碳质量和目标烧炭速率训练目标神经网络模型,以利用训练后的烧碳速率标定模型对车辆进行烧碳速率标定。本申请实施例利用颗粒捕集器的烧碳时间和目标累碳质量确定目标烧碳速率,根据颗粒捕集器温度和氧流量、目标累碳质量和目标烧炭速率训练目标神经网络模型,以利用训练后的烧碳速率标定模型进行烧碳速率标定,提升了烧碳速率标定的准确度。

    一种内燃机尾气处理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75305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845643.5

    申请日:2023-07-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与车辆动力装置的排气结合的布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燃机尾气处理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氧化反应器、三元催化器以及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器;控制模块在检测到氢燃料内燃机处于冷启动状态时,控制氧化反应器通过氧化反应对流经所述氧化反应器的尾气进行加热处理;三元催化器对流经的加热处理后的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处理;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器对流经的尾气中的剩余有害气体进行处理。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氢燃料内燃机处于冷启动状态时,通过氧化反应对氢燃料内燃机排出的尾气进行加热处理,从而加热处理的尾气在进入三元催化器时,对三元催化器进行快速加热,使得三元催化器有效地净化尾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