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7484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210002156.8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河北铁泰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化铁路新型柔性旋转移动接触网,包括移动段接触网、固定接触网、门架、第一坠砣结构、第二坠砣结构、弹簧补偿装置、提拉电机以及电磁抱闸装置,所述第一坠砣结构的重量作用在承力索和/或接触线的一端;所述第二坠砣结构的重量作用在承力索和/或接触线的另一端;所述提拉电机设置在移动段接触网的一端,所述提拉电机用于提升或者降低第一坠砣结构的高度;控制移动接触网中的承力索和/或接触线移动到铁轨上方或者铁轨一侧边;所述电磁抱闸装置设置在门架上,当所述移动段接触网转动到铁路侧边时,电磁抱闸装置吸合住离门架最近处的转动腕臂;所述弹簧补偿装置中的弹簧用于将承力索的拉动力转为推力进一步推动腕臂转动。
-
公开(公告)号:CN216709077U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20038793.6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河北铁泰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化铁路新型柔性旋转移动接触网,包括移动段接触网、固定接触网、门架、第一坠砣结构、第二坠砣结构、弹簧补偿装置、提拉电机以及电磁抱闸装置,所述第一坠砣结构的重量作用在承力索和/或接触线的一端;所述第二坠砣结构的重量作用在承力索和/或接触线的另一端;所述提拉电机设置在移动段接触网的一端,所述提拉电机用于提升或者降低第一坠砣结构的高度;控制移动接触网中的承力索和/或接触线移动到铁轨上方或者铁轨一侧边;所述电磁抱闸装置设置在门架上,当所述移动段接触网转动到铁路侧边时,电磁抱闸装置吸合住离门架最近处的转动腕臂;所述弹簧补偿装置中的弹簧用于将承力索的拉动力转为推力进一步推动腕臂转动。
-
公开(公告)号:CN116215330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506532.1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罗健 , 何常红 , 韩凌青 , 古晓东 , 王国梁 , 李佳骏 , 陈伟 , 张琦 , 李少鹏 , 王圣昆 , 赵琨 , 邓洪 , 李波 , 郭雅婕 , 周敏 , 宋敏 , 李业强 , 魏博 , 韩柱先 , 周晓靖 , 李洪生 , 李方安
IPC: B60M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螺栓结构的滑动式线岔,所述线岔包括直股接触结构和斜股接触结构;所述直股接触结构包括左夹板、右夹板,所述左夹板、右夹板通过拼接可在直股接触线上实现滑动;所述斜股接触结构包括下夹板、上夹板,所述下夹板、上夹板通过拼接可在斜股接触线上实现滑动;所述下夹板的底部与所述直股接触结构插装连接,可实现所述线岔的直股接触结构与斜股接触结构之间的连接,从而对直股接触线与斜股接触线在上、下方向上实现限位;本发明属于轻量化结构,降低了线岔装置重量,降低线岔体积所占空间;采用无螺栓结构,简化加工工艺、降低生产制造成本;适用于任何型号道岔;避免线岔与线材磨损,具有较好的耐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28750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495110.9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英迪格(天津)电气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古晓东 , 郭雅婕 , 何常红 , 王国梁 , 罗健 , 邓洪 , 侯黎明 , 张琦 , 崔凯 , 刘津 , 刘赓然 , 王建东 , 王敬磊 , 王卓 , 郭琦沛 , 唐守乾 , 陈剑箫 , 朱禹昭 , 晏寒 , 王爽 , 陈虹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地开关的可视化系统,能够基于动触头和设定基准框在合闸状态时的面积比值的历史数据来确定作为当前动触头是否处于合闸状态的判断阈值,这与现有的采用固定阈值进行判断的方案相比,能够提高判断准确性。此外,本发明通过对动触头在合闸和分闸的运动过程的运动趋势进行判断,能够知晓动触头是否存在运动异常以及是否受到外来物体的干扰等,能够及时排除故障,提高接地开关的运动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2875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495110.9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英迪格(天津)电气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古晓东 , 郭雅婕 , 何常红 , 王国梁 , 罗健 , 邓洪 , 侯黎明 , 张琦 , 崔凯 , 刘津 , 刘赓然 , 王建东 , 王敬磊 , 王卓 , 郭琦沛 , 唐守乾 , 陈剑箫 , 朱禹昭 , 晏寒 , 王爽 , 陈虹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地开关的可视化系统,能够基于动触头和设定基准框在合闸状态时的面积比值的历史数据来确定作为当前动触头是否处于合闸状态的判断阈值,这与现有的采用固定阈值进行判断的方案相比,能够提高判断准确性。此外,本发明通过对动触头在合闸和分闸的运动过程的运动趋势进行判断,能够知晓动触头是否存在运动异常以及是否受到外来物体的干扰等,能够及时排除故障,提高接地开关的运动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26093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327569.X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凯达铁建电气化铁路器材有限公司
Inventor: 古晓东 , 何常红 , 乔培凯 , 韩凌青 , 罗健 , 邓洪 , 王国梁 , 陈伟 , 张琦 , 郭雅婕 , 崔艳龙 , 魏博 , 李业强 , 冯秋涛 , 张皓 , 高桂超 , 乔中波 , 李鹏飞 , 乔清池
IPC: B60M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段绝缘器,涉及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技术领域,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分段绝缘器的导电滑轨之间易产生放电,导致导电滑轨产生灼烧损伤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分段绝缘器,包括绝缘器主体、第一导电组件和第二导电组件;绝缘器主体同一侧的第一导电组件和第二导电组件相对设置,且第一导电组件包括第一导电滑轨和第一灭弧环,第二导电组件包括第二导电滑轨和第二灭弧环;第一灭弧环的敞口部与第二灭弧环的敞口部相对设置,第一灭弧环的端口与第一导电滑轨的端面位于同一竖直平面,第二灭弧环的端口与第二导电滑轨的端面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以使第一灭弧环与第二灭弧环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大于第一导电滑轨和第二导电滑轨的端面之间的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1726665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098442.X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河南鼎力杆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何常红 , 张曼华 , 古晓东 , 王国梁 , 杨才 , 罗健 , 邓洪 , 晋壮壮 , 刘津 , 赵琨 , 韩柱先 , 李方安 , 郭晓霏 , 郭琦沛 , 王卓 , 宋景辉 , 李红卫 , 袁金帅 , 郜文杰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气化铁路装配式格构钢支柱,用以解决目前格构钢支柱承载能力差、拼接精度低,施工时间长的问题。一种电气化铁路装配式格构钢支柱,包括若干支柱主材组,支柱主材组包括芯柱,最下端的芯柱设在底座上,芯柱的两侧对称设有支柱主材,支柱主材的上下两端通过若干连杆与芯柱卡接相连,芯柱上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侧与支柱主材卡接,支柱主材的顶部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与芯柱螺接,连接板的两端滑动设有若干限位杆,限位杆一端与底座螺接,另一端与支撑板螺接。本发明提高了格构钢支柱的承载力,同时便于工人进行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621533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506532.1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罗健 , 何常红 , 韩凌青 , 古晓东 , 王国梁 , 李佳骏 , 陈伟 , 张琦 , 李少鹏 , 王圣昆 , 赵琨 , 邓洪 , 李波 , 郭雅婕 , 周敏 , 宋敏 , 李业强 , 魏博 , 韩柱先 , 周晓靖 , 李洪生 , 李方安
IPC: B60M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螺栓结构的滑动式线岔,所述线岔包括直股接触结构和斜股接触结构;所述直股接触结构包括左夹板、右夹板,所述左夹板、右夹板通过拼接可在直股接触线上实现滑动;所述斜股接触结构包括下夹板、上夹板,所述下夹板、上夹板通过拼接可在斜股接触线上实现滑动;所述下夹板的底部与所述直股接触结构插装连接,可实现所述线岔的直股接触结构与斜股接触结构之间的连接,从而对直股接触线与斜股接触线在上、下方向上实现限位;本发明属于轻量化结构,降低了线岔装置重量,降低线岔体积所占空间;采用无螺栓结构,简化加工工艺、降低生产制造成本;适用于任何型号道岔;避免线岔与线材磨损,具有较好的耐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89397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211190913.5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凯达铁建电气化铁路器材有限公司
Inventor: 何常红 , 范海江 , 王超 , 郑军 , 古晓东 , 韩凌青 , 晋壮壮 , 王国梁 , 李波 , 李洪生 , 王圣昆 , 魏博 , 朱鹏飞 , 陈伟 , 乔培凯 , 冯秋涛 , 张皓 , 高桂超 , 乔中波 , 李鹏飞 , 乔清池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段绝缘器,涉及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技术领域,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分段绝缘器结构,降低分段绝缘器的维修及更换零部件的难度,提升作业效率。本发明提供的分段绝缘器,包括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第一连接机构的两端均设有连接头,连接头与电力线路的端口相连接;第二连接机构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分别与对应的连接头可拆卸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742191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435313.5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白裔峰 , 蒋先国 , 罗健 , 邓洪 , 崔校玉 , 王国梁 , 古晓东 , 周敏 , 李波 , 何常红 , 韩凌青 , 许鸿谦 , 李国胜 , 魏博 , 李洪生 , 杨凡 , 李少鹏 , 张琦 , 郭琦沛 , 王圣昆 , 晋壮壮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速铁路接触网不同位置反射系数的获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弓网耦合振动系统模型,所述模型中端点A和B代表接触线振动变形部分的两个端点,且接触线上这两点以外部分振动变形可以忽略,因此假设这两点为支撑点,在模型中实现位移约束,并获取某个时刻的受电弓和接触线位置关系;根据接触网的约束条件求解弓网耦合振动系统模型,获得受电弓抬升力造成的振动和吊弦拉力造成的振动;根据获得的受电弓抬升力造成的振动和吊弦拉力造成的振动,计算受电弓所在位置的反射系数;本发明能考虑接触网不同吊弦布置方式以及受电弓移动到接触网不同位置对反射系数的影响,以指导接触网的设计,提高行车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