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4488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193903.1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 河海大学淮安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斜管清淤装置及清淤方法,所述测斜管清淤装置包括:清淤管;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套设安装在清淤管外;滑动机构,滑动机构设置在清淤管外的安装腔内且位于搅拌机构上方,滑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腔内的固定杆,固定杆上转动连接有转杆,转杆上安装有滑轮,转杆上部与支撑杆上端铰接,支撑杆下端固定有卡板,安装腔内固定有多个卡块,卡板与卡块相适配;抽泥机构,抽泥机构通过连接管与清淤管连接。所述清淤方法利用测斜管清淤装置对测斜管进行清淤。该测斜管清淤装置可以通过设置滑动机构,利用滑轮将搅拌机构移动至测斜管内的待清理部位。
-
公开(公告)号:CN11734992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156929.9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淮安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放坡开挖引起邻近高铁桩基扰动的计算方法,首先将开挖土体分为中间的矩形土体以及两侧的倒三角土体,确定各块土体的宽、深及长度;其次计算三块土体上的总荷载,得到其位移;然后建立基坑邻近桩基在土的水平位移作用下的挠曲控制方程,将其代入竖向弹性地基梁模型,从而得到桩的弯曲微分方程;再将桩身分段,通过泰勒级数展开,得到i节点处的桩的弯曲差分方程;最终通过与边界条件的联立,确定出放坡开挖引起的邻近桩基的位移。本发明只需输入相关参数,就能够快速、准备地预测开挖时土体和桩基位移场,为施工前确定开挖区域尺寸提供技术支撑,减小基坑开挖对邻近桩基的影响,在保证工程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了工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28987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0473089.2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古岩溶充填型溶洞充填物流化改良囊式注入治理方法,涉及古岩溶治理技术领域,水通过高压喷射设备泵入旋转喷射管道,喷射冲击岩溶充填物,在旋转搅拌喷头搅拌下形成泥浆;将泥浆从充填体中抽出,泵送至泥浆搅拌设备;在泥浆搅拌设备中加入固化剂,通过泥浆搅拌设备搅拌形成混合泥浆;将注浆管插入岩溶充填孔中,向囊袋中注入混合泥浆使之膨胀;当囊袋膨胀至与岩溶洞腔体积接近相等时,停止旋转喷射管道的喷射,在囊袋与岩溶洞腔之间注入水泥浆或水泥土浆。本发明通过高压喷射与囊袋的结合使用,使混合泥浆自动充填岩溶缝隙,固化后阻断岩溶渗透路径;治理岩溶充填物与囊袋约束注入体相结合,减小对地上建筑物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28987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473089.2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古岩溶充填型溶洞充填物流化改良囊式注入治理方法,涉及古岩溶治理技术领域,水通过高压喷射设备泵入旋转喷射管道,喷射冲击岩溶充填物,在旋转搅拌喷头搅拌下形成泥浆;将泥浆从充填体中抽出,泵送至泥浆搅拌设备;在泥浆搅拌设备中加入固化剂,通过泥浆搅拌设备搅拌形成混合泥浆;将注浆管插入岩溶充填孔中,向囊袋中注入混合泥浆使之膨胀;当囊袋膨胀至与岩溶洞腔体积接近相等时,停止旋转喷射管道的喷射,在囊袋与岩溶洞腔之间注入水泥浆或水泥土浆。本发明通过高压喷射与囊袋的结合使用,使混合泥浆自动充填岩溶缝隙,固化后阻断岩溶渗透路径;治理岩溶充填物与囊袋约束注入体相结合,减小对地上建筑物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28272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27058.6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湖水治理中点源污染的净化装置,属于水污染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盛放箱、进水管、分隔网、药箱、控制阀、投放管、立柱、太阳能板、出水管、吸附板、药物混合组件、单向阀、连接管、流量计和可清理式二次过滤组件,进水管穿设安装在盛放箱一侧,分隔网外侧安装在进水管一端内部,药箱底部安装在盛放箱顶部,控制阀一侧安装在药箱一侧,投放管一端通过控制阀穿设安装在药箱一侧,药物混合组件底部放置在盛放箱内部下壁,进水管另一端穿设安装在药物混合组件一侧,本发明能够对污水进行多次过滤处理,使得污水净化效果更好,且利用太阳能板进行储能供能,有效地节约资源,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917672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403539.1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蓝藻与芦苇秸秆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包括:(1)混合脱水蓝藻、芦苇秸秆碎料和水,得到待发酵混料;(2)将待发酵混料通入酸化水解发酵罐中,加入第一菌液后通入保护性气体,在密闭环境中进行酸化水解发酵,得到发酵后混料;(3)待发酵后混料的pH值与乙酸体积含量达到目标值时,解除密闭环境,固液分离后得到沼液和沼渣;(4)将沼液通入厌氧产甲烷发酵罐中,加入第二菌液后通入保护性气体进行厌氧产甲烷发酵,收集产出的甲烷气体;(5)将沼渣通入好氧发酵罐中,加入好氧发酵菌液后进行好氧发酵,收集产出的成品有机肥。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现了蓝藻和芦苇秸秆的高效再利用,提高了处理效率及产气率,有利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82752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96080.3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IPC: G01N21/954 , G01N21/88 , G01N21/01 , G01C21/16 , F17D5/00 , G06T7/00 , G06T7/73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道缺陷自动识别与报告生成系统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双目视觉惯性导航辅助的管道缺陷自动识别与报告生成系统,其系统组成包括:高动态范围双目摄像头模块,用于在极端光照条件下采集管道内部的高对比度立体图像;增强型惯性测量单元,结合磁力计和气压计,用于提供更精确的管道内移动设备的位置和姿态信息。该双目视觉惯性导航辅助的管道缺陷自动识别与报告生成系统,通过集成高动态范围双目摄像头模块和增强型惯性测量单元,能够在极端光照条件下获取高质量的管道内部图像,并结合精确的位置和姿态信息,提高了缺陷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自适应缺陷检测算法模块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的混合架构。
-
公开(公告)号:CN11916102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403537.2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段式厌氧好氧组合反应的装置系统及其应用,所述装置系统包括酸化水解发酵单元、固液分离单元、厌氧产甲烷发酵单元和好氧发酵单元;其中,所述酸化水解发酵单元、固液分离单元和厌氧产甲烷发酵单元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好氧发酵单元通过传送带连接于固液分离单元的出渣口。本发明提供的装置系统兼顾厌氧发酵和好氧发酵的功能,特别适用于蓝藻与芦苇秸秆的资源化处理,结合蓝藻和芦苇秸秆的理化性质、厌氧发酵产甲烷的特点以及沼渣脱水后好氧发酵的优势进行蓝藻秸秆资源化处理,实现了蓝藻和芦苇秸秆的高效再利用,提高了处理效率及产气率,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81515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85603.4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IPC: H04N23/50 , H04N23/69 , H04N23/74 , G06T7/00 , G06V10/54 , G06V10/56 ,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管道检测机器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融合双目视觉与IMU的智能管道检测机器人及其实现方法,融合双目视觉与I MU的智能管道检测机器人,其模块组成包括:自适应双目视觉模块:包括至少两个具有可调光圈和焦距的摄像头,以及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环境感知模型,能够根据管道内部的光照条件和表面反射特性自动调整摄像头参数,以获得最佳图像质量。该融合双目视觉与IMU的智能管道检测机器人及其实现方法,通过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环境感知模型,机器人能够实时分析管道内部的光照强度、颜色分布和表面纹理,自动调整摄像头的光圈和焦距,从而在各种光照条件下获取高质量图像,不仅提高了图像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66598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54354.2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IPC: G01C21/20 , G01C21/16 , G01C21/00 , G06T7/73 , G06V10/46 , G06V10/75 , G06F18/25 , G06N3/0464 , G06N3/0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基于双目视觉融合惯性导航的机器人空间定位与地图重建系统,其系统包括:双目相机模块,用于获取周围环境的立体图像;惯性测量单元,用于提供加速度和角速度信息。该基于双目视觉融合惯性导航的机器人空间定位与地图重建系统,通过双目相机和IMU的融合,提高了系统定位的精度和鲁棒性,且系统采用了深度学习算法和优化的特征匹配算法,提高了特征提取和匹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合视觉特征点和IMU数据,实现了高精度的定位,同时通过强化学习技术调整系统参数,提高了系统的智能性和适应性,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实现了数据的远程传输和共享,提高了系统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