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1085118U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922267425.X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中建轨道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B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刚性接触网参数测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刚性接触网的三维几何参数测量装置,包括移动台架,所述移动台架上横向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的两端分别设有拍摄组件,所述拍摄组件包括拍摄设备和用于调节拍摄设备角度的调节底座A,所述调节底座A的上端与拍摄设备固定连接,下端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轨的中间设有补光组件,所述补光组件包括补光光源和用于调节所述补光光源角度的调节底座B,所述调节底座B的上端与补光光源固定连接,下端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台架上还设有系统主机、显示屏和输入设备,所述系统主机分别与拍摄设备、显示屏和输入设备连接;该测量装置达到了测量精度高、测量操作简单以及便于移动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727521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1711043723.X
申请日:2017-10-31
IPC: G01N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接触网吊弦疲劳试验方法和装置,驱动吊弦下部抬升,并在一定高度释放,使吊弦的下部依靠重力自由下落,吊弦的上部可以是保持刚性固定,也可以采用被动弹性固定,也可以采用模拟承力索运动的方式主动配合吊弦下部运动。本发明能够使吊弦的疲劳试验中疲劳载荷加载过程不受机械驱动装置本身个别参数不易控制的影响;同时,能够模拟更真实的吊弦现场实际工况,提高吊弦疲劳试验结果的精准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009591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711341384.3
申请日:2017-12-1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接触网关键部件识别方法,包括主要步骤有:(1)目标图像采集;(2)图像数据增强;(3)图像分层识别;(4)关键部件及部件特征识别;所述步骤(3)包括(3a)图像区域识别和(3e)关键部件识别网络模型训练两个步骤。针对接触网图像集的特点,本发明采用了多种数据增强、分层次识别和错误集微调等方法,主要有以下优点:提高对小部件的识别率;减少了计算上的损耗;减少标注量,提高标注效率;提高了网络的泛化能力;显著提高接触网图像网络识别率,建立的模型在不同线路之间可方便转化,当模型应用于新线路时,可以仅进行针对性的微调,节省了大量的设计、标注、训练工作,方便人工、自动检测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1623965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002841.1
申请日:2020-01-02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网吊弦疲劳试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缓冲装置、直线电机、安装平台和可编程位移控制系统;所述缓冲装置的一端固定在固定装置上;所述安装平台设置在所述缓冲装置的正下方;待测吊弦设置在所述缓冲装置与所述安装平台之间;所述安装平台与所述直线电机的动子连接;所述可编程位移控制系统与所述直线电机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可编程位移控制系统用于获取高度时间对应曲线,控制所述直线电机按照所述高度时间对应曲线做直线运动,通过安装平台带动所述待测吊弦的一端沿垂向做直线周期运动。本发明通过直线电机精确控制吊弦一端的位移曲线,吊弦的另一端通过缓冲装置缓冲的方法,实现影响吊弦疲劳寿命参数的单独精确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7727521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043723.X
申请日:2017-10-31
IPC: G01N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2 , G01N2203/0005 , G01N2203/00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接触网吊弦疲劳试验方法和装置,驱动吊弦下部抬升,并在一定高度释放,使吊弦的下部依靠重力自由下落,吊弦的上部可以是保持刚性固定,也可以采用被动弹性固定,也可以采用模拟承力索运动的方式主动配合吊弦下部运动。本发明能够使吊弦的疲劳试验中疲劳载荷加载过程不受机械驱动装置本身个别参数不易控制的影响;同时,能够模拟更真实的吊弦现场实际工况,提高吊弦疲劳试验结果的精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623965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0002841.1
申请日:2020-01-02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网吊弦疲劳试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缓冲装置、直线电机、安装平台和可编程位移控制系统;所述缓冲装置的一端固定在固定装置上;所述安装平台设置在所述缓冲装置的正下方;待测吊弦设置在所述缓冲装置与所述安装平台之间;所述安装平台与所述直线电机的动子连接;所述可编程位移控制系统与所述直线电机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可编程位移控制系统用于获取高度时间对应曲线,控制所述直线电机按照所述高度时间对应曲线做直线运动,通过安装平台带动所述待测吊弦的一端沿垂向做直线周期运动。本发明通过直线电机精确控制吊弦一端的位移曲线,吊弦的另一端通过缓冲装置缓冲的方法,实现影响吊弦疲劳寿命参数的单独精确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8009591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341384.3
申请日:2017-12-1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接触网关键部件识别方法,包括主要步骤有:(1)目标图像采集;(2)图像数据增强;(3)图像分层识别;(4)关键部件及部件特征识别;所述步骤(3)包括(3a)图像区域识别和(3e)关键部件识别网络模型训练两个步骤。针对接触网图像集的特点,本发明采用了多种数据增强、分层次识别和错误集微调等方法,主要有以下优点:提高对小部件的识别率;减少了计算上的损耗;减少标注量,提高标注效率;提高了网络的泛化能力;显著提高接触网图像网络识别率,建立的模型在不同线路之间可方便转化,当模型应用于新线路时,可以仅进行针对性的微调,节省了大量的设计、标注、训练工作,方便人工、自动检测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4315984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601862.X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B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道接触线磨耗的测量方法以及测量系统。其中,所述测量方法包括:将线激光投射于铁路接触线下表面以形成光条三维图像;获得所述光条三维图像,根据标定算法将所述光条三维图像转化为三维轮廓坐标信息;根据所述三维轮廓坐标信息计算出所述铁路接触线的残存高度;获得所述铁路接触线位置处的里程信息;以及将所述铁路接触线的残存高度与所述里程信息相关联,获得测量结果。本发明通过接收光条三维图像与铁路里程信息,并根据标定算法将光条三维图像转化为三维轮廓坐标信息以得到铁路接触线的残存高度以及将铁路里程信息与铁路接触线的残存高度相关联,解决了由接触线点测量引起的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6545838U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23278723.2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雨雪型接触轨防护罩,涉及轨道交通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防护罩本体,防护罩本体包括顶部挡板和侧部挡板,顶部挡板用于置于接触轨顶部并遮盖接触轨顶部,侧部挡板用于置于接触轨宽度方向的两侧并能够遮挡住接触轨宽度方向的两外侧壁,两个侧部挡板分别与顶部挡板宽度方向的两端相接,两个侧部挡板由上至下向外倾斜设置,扩大了防护的空间范围,从而能够较好的防护侧面吹来的雨、雪。
-
公开(公告)号:CN207570941U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721426702.1
申请日:2017-10-31
IPC: G01N3/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触网吊弦疲劳试验装置,驱动吊弦下部抬升,并在一定高度释放,使吊弦的下部依靠重力自由下落,吊弦的上部可以是保持刚性固定,也可以采用被动弹性固定,也可以采用模拟承力索运动的方式主动配合吊弦下部运动。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吊弦的疲劳试验中疲劳载荷加载过程不受机械驱动装置本身个别参数不易控制的影响;同时,能够模拟更真实的吊弦现场实际工况,提高吊弦疲劳试验结果的精准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