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6386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703170.6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胡亮 , 郭江涛 , 邓飞 , 胡宇 , 林引 , 赵光绪 , 槐利 , 刘亚辉 , 温贤培 , 王飞 , 戴剑波 , 黄友胜 , 张鹏 , 黄春华 , 秦波 , 杨宇 , 刘芬 , 张金豪 , 杨兴鑫 , 田军 , 任高建 , 何青松 , 黄倩 , 王斌 , 段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入出井人员唯一性检测系统及方法,属于煤矿智能化安全监测领域。该系统中,红外对射模块设置于出入井通道的进口处,其根据红外射线被遮挡的状态初步确定进入出入井通道的人数;通道内的无源读卡器模块和UWB读卡器模块,分别读取定位终端内的无源标签模块和UWB定位模块的ID信息,并通过UWB进行定位获取定位终端测距信息;通道内的虹膜和/或人脸识别模块根据ID信息进行生物特征信息匹配,结合红外对射模块得到的人数信息、无源读卡器模块得到的ID信息、UWB确定的位置信息以及虹膜和/或人脸识别模块的身份匹配结果共同确认人员携带定位终端的唯一性。该方法基于该系统的多重验证,确保了出/入井人员携带且只携带本人定位终端的唯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45299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110914941.6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L67/568 , H04L67/5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用海量数据快速缓冲方法,属于数据处理领域。该方法以下步骤:S1:交换机设备启动正常后第一时间获取MAC地址;S2:根据MAC确认网络设备类型;S3:根据MAC地址确认数据交换的类型数量确认相应的缓冲区间个数;S4:根据MAC地址类型特点确认每种类型数据的缓冲空间;S5:计算每种类型数据缓冲空间:S6:对缓冲空间进行板块编号,每一个板块都有唯一的标号;S7:把相应类型数据打上时间戳标记放入对应板块缓冲区;S8:根据时间戳先后顺序,进行整体板块数据交换机。本发明通过对交换设备缓冲区进行统筹管理,对交换数据进行判断,实现了海量数据整体板块化缓存、转换。
-
公开(公告)号:CN11591550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59312.X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黄友胜 , 刘程 , 姜海 , 闫启宏 , 刘佩 , 刘亚辉 , 贾瑞堂 , 张金豪 , 阎松 , 林引 , 贺奎 , 戴剑波 , 邵严 , 王飞 , 胡亮 , 周代勇 , 胡宇 , 温贤培 , 胡英杰 , 田军 , 王斌 , 段明
IPC: H04W88/18 , H04W84/02 , H04W88/08 , H04L65/1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专用5G网络通讯系统,属于5G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包括5G核心网服务器、IMS服务器、50G承载网、地面5G宏站和井下5G/4G融合基站、移动终端;5G核心网服务器采用核心网网元全下沉部署;IMS服务器为全IP的多媒体子系统,用于语音及多媒体服务的连接管理;50G承载网用于实现不同业务的数据物理隔离,将工业控制、信息传输、5G无线通信的有线和无线通信融合为一个通信网络;地面5G宏站划分为两个独立的物理信道,一个信道为运营商专用,通过矿区5G核心网旁路到移动运营商专线,另一个信道直接接入矿区5G核心网,和煤矿5G专网通信;井下5G/4G融合基站、移动终端用于在井下实现5G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1529751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1045886.2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用Wi‑Fi6无线通信系统漫游切换方法,属于矿用通信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将Wi‑Fi6基站沿煤矿巷道连续布置,相邻两台基站设置不同的通信频率;S2:各Wi‑Fi6基站设置相同的SSID、认证方式,使用不同的IP地址;S3:通信终端使用固定的IP地址,与Wi‑Fi6基站无线通信,通信终端在基站下移动过程中,不断收发数据包,不断的检测扫描周围的Wi‑Fi6基站,当处于基站x和基站y信号重叠区时,基站x的信号逐渐减弱,基站y的信号逐渐增强,当基站y的信号强度达到预设阈值时,启动与基站y连接,当与基站y通信正常后,断开基站x的连接,重新建立传输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1470433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430644.9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煤与瓦斯突出报警快速识别方法,属于煤矿信息化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煤矿井下总回风负压传感器监测值与所有采掘工作面甲烷传感器、采区回风甲烷传感器监测值进行关联;S2:当一个或多个甲烷传感器出现快速升高或达到满量程时,延时判断总回风负压传感器数据变换,延时时间根据矿井总回风距离采掘工作面距离确定,当甲烷传感器数据快速升高,负压传感器快速下降时,判断为有冲击波突出发生;S3:关联应急广播系统及人员定位系统,通知全矿井人员进行安全撤离。综合利用甲烷及总回风负压传感器数据,实现突出异常的快速识别。解决了目前单纯依靠采掘工作面传感器判断突出的不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65069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118391.3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林引 , 刘亚辉 , 郭江涛 , 于庆 , 张金豪 , 周代勇 , 邵严 , 任高建 , 贺奎 , 赵光绪 , 胡亮 , 刘慧洁 , 何青松 , 胡英杰 , 胡宇 , 戴剑波 , 田军 , 马书敏 , 魏华峰 , 唐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用可更换电池组的安全保护装置,属于电气防爆领域,包括密封外壳,设置在所述密封外壳内的电池组、继电器组件、第一可靠电阻、双重二极管、保险丝、防反充二极管和可靠电阻排;所述电池组的正极依次串联保险丝和继电器组件,并引出密封外壳,所述电池组的负极直接引出密封外壳;所述防反充二极管与电池组、保险丝并联;所述双重二极管和第一可靠电阻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组件并联;所述继电器组件内设有引出密封外壳的控制开关;所述可靠电阻排连接在电池组内的各单体电池之间,并引出密封外壳。本方案保障可更换电池组的安全性、降低隔爆型电源箱的体积以及提升电池组的使用效率,从而降低隔爆型电源箱的整体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645299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14941.6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用海量数据快速缓冲方法,属于数据处理领域。该方法以下步骤:S1:交换机设备启动正常后第一时间获取MAC地址;S2:根据MAC确认网络设备类型;S3:根据MAC地址确认数据交换的类型数量确认相应的缓冲区间个数;S4:根据MAC地址类型特点确认每种类型数据的缓冲空间;S5:计算每种类型数据缓冲空间:S6:对缓冲空间进行板块编号,每一个板块都有唯一的标号;S7:把相应类型数据打上时间戳标记放入对应板块缓冲区;S8:根据时间戳先后顺序,进行整体板块数据交换机。本发明通过对交换设备缓冲区进行统筹管理,对交换数据进行判断,实现了海量数据整体板块化缓存、转换。
-
公开(公告)号:CN111010660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1911342976.6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矿井的基于UWB与ZigBee的定位方法包括:构建ZigBee无线自组网;定位基站在其无线信号覆盖范围内测量与其他定位基站之间的距离;定位终端在无线信号覆盖范围内测量与多个定位基站之间的距离;将距离等测距结果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计算测距结果得到定位终端的准确位置。一种应用于矿井的基于UWB与ZigBee的定位系统,包括定位终端、定位基站以及服务器,定位终端与定位基站通过UWB和ZigBee无线相连,选择一个定位基站与服务器通过以太网相连,用于将距离数据上传至服务器;本发明能够实现矿井巷道的精确定位,技术简单、设备安装便捷、组网灵活、扩展性强、适用性广。
-
公开(公告)号:CN113091735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49265.2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胡亮 , 张鹏 , 郭江涛 , 苟怡 , 刘亚辉 , 王飞 , 戴剑波 , 黄友胜 , 胡宇 , 温贤培 , 孙中光 , 林引 , 周代勇 , 邵严 , 张加易 , 何青松 , 胡英杰 , 孟小红 , 李莹莹 , 田军 , 任高建
IPC: G01C2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下人员定位的可靠性方法,包括步骤:S1.判断定位终端是否在定位分站的信号覆盖范围内,若是,则进入步骤S2,若否,则使用微惯导进行定位;S2.定位终端向定位分站发起通信而形成通信网络;S3.定位分站使用UWB定位模式对定位终端进行定位,并判断UWB定位是否成功,若是,则使用UWB定位模式确定定位终端的位置,若否,进入步骤S4;S4.定位分站使用Zigbee定位模式对定位终端进行定位,并判断Zigbee定位是否成功,若是,则使用Zigbee定位模式确定定位终端的位置;若否,则使用微惯导进行定位。本发明解决了定位信号易被遮挡、并发容量低的问题,定位准确度高,可靠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101065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037012.0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亚辉 , 于庆 , 孟小红 , 郭江涛 , 邵严 , 林引 , 徐军见 , 胡亮 , 贺奎 , 温贤培 , 赵光绪 , 张金豪 , 周代勇 , 胡宇 , 张加易 , 何青松 , 胡英杰 , 龙芃君 , 廖文凯 , 沈莉 , 孙中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矿井下越界开采的快速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携带UWB定位标签和惯性导航定位装置,进入待检查的煤矿井下;前往首个UWB定位基站,利用惯性导航定位装置确定所述首个UWB定位基站位置的绝对坐标;在所述待检查的煤矿井下的开采区域内行进,进行轨迹定位,并将轨迹信息上传;根据所述轨迹信息生成基于绝对坐标系的所述待检查的煤矿井下的开采区域的边界图;将所述边界图与采矿范围线图比对,若所述边界图超过所述采矿范围线图,即可判别为越界开采。本发明采用UWB精确定位技术设置基准点、利用惯性导航技术实现无UWB网络覆盖区域的轨迹识别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煤矿井下矿图重构,并与采矿范围线图的对比,实现越界开采的快速识别。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