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量拾取装置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9878337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910128992.9

    申请日:2019-02-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量拾取装置及车辆,能量拾取装置包括感应拾取组件和外壳,感应拾取组件设置于外壳内,感应拾取组件包括利兹线圈和磁路层,磁路层包括在同一平面内相对设置的两个的磁路条,两个磁路条之间具有间隙,两个磁路条的一侧面均具有通槽,两个通槽形成与利兹线圈形状相配合的放置区,利兹线圈贴放于放置区内。本发明两条磁路条之间具有间隙,减小了磁路层体积,减轻磁路层的重量,降低功率损耗,同时可避免利兹线圈与磁路层产生击穿电压,减少安全隐患,提高装置的可靠性及接收功率,使磁场有效利用了磁路层,减少磁场泄露,扩展了应用领域。

    一种非接触供电系统的电能控制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054839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711168574.X

    申请日:2017-11-2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接触供电系统的电能控制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检测非接触供电系统的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和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电流,根据所述输出电压、所述输出电流和所述供电系统的系统参数,得到所述供电系统的负载的功率,将所述负载的功率作为所述逆变器的调节目标,对所述供电系统的输出电能进行控制,该方法和系统可以提高电能控制的效率,实现方式简便,提高了所述非接触供电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一种无线充电系统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95823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82091.2

    申请日:2023-0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应用于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包括:逆变器、整流器、发射线圈、接收线圈和补偿网络,逆变器的第一端与补充网络的第一端连接,逆变器的第二端与发射线圈的第一端连接,补偿网络的第二端与发射线圈的第二端连接,补充网络的第三端与整流器的第一端连接,补偿网络的第四端与接收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接收线圈的第二端与整流器的第二端连接,补偿网络可在LLC拓扑和SS拓扑之间切换,恒流模式下补偿网络切换为SS拓扑,并且输出电流与负载无关,恒压模式下补偿网络切换为LLC拓扑。本发明能够通过改变补偿网络的拓扑类型来满足电池初期恒流充电和后期恒压充电,同时适应紧耦合线圈恒压补偿特点,结构简单、体积小,电路损耗小。

    一种获取无源谐振元件参数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7895071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1711071054.7

    申请日:2017-11-0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获取无源谐振元件参数的方法,包括获取无源谐振元件参数与相关运算数值的第一对应关系;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计算电流有效值;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电流有效值获得在系统功率点Po的无源谐振元件电压有效值与相关运算数值的第二对应关系;根据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无源谐振元件最大电压值的最小值Umin;根据最小值Umin确定最优电容参数CE,将最优电容参数CE输入第一对应关系,获得无源谐振元件参数。该方法可有效限制系统无源谐振元件的最大电压,提高了系统整体的可靠性与安全裕度。本申请还公开了获取无源谐振元件参数的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均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轨道列车的超偏载检测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352966B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610790928.3

    申请日:2016-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列车的超偏载检测方法和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电子标签,设置于每个集装箱;测重传感器,安装于轨道列车的每个车辆,用于检测每个车辆及车轴的重量参数;监测主机,安装于轨道列车的每个车辆,与所属的车辆中的测重传感器和电子标签阅读器通信,用于采集车辆及车轴的重量参数和集装箱的标签编号;综合处理主机,与监测主机相连,用于根据车辆及车轴的重量参数和车辆的质心参数确定车辆的负载情况,并在任意一个车辆超偏载和/或超重的情况下,读取超偏载和/或超重的车辆中的集装箱的标签编号。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超偏载检测立足于地面进行,导致超偏载检测效率低以及检测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一种电场式和感应式结合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03884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960699.4

    申请日:2018-0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场式和感应式结合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中,所述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包括:直流电源、高频逆变器、原边电路、能量传输极板、副边电路、整流器和负载,其中:所述原边电路包括第一调节电感、能量发射线圈和第一补偿电容,所述副边电路包括第二补偿电容、能量接收线圈和第二调节电感;所述能量传输极板包括第一发射极板、第一接收极板、第二发射极板和第二接收极板,所述第一发射极板和所述第一接收极板耦合,所述第二发射极板和所述第二接收极板耦合。本发明提供的电场式和感应式结合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实现了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传输功率比的调节。

    一种非接触供电系统的电能控制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054839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168574.X

    申请日:2017-11-2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接触供电系统的电能控制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检测非接触供电系统的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和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电流,根据所述输出电压、所述输出电流和所述供电系统的系统参数,得到所述供电系统的负载的功率,将所述负载的功率作为所述逆变器的调节目标,对所述供电系统的输出电能进行控制,该方法和系统可以提高电能控制的效率,实现方式简便,提高了所述非接触供电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一种获取无源谐振元件参数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7895071A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11071054.7

    申请日:2017-11-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H02J50/1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获取无源谐振元件参数的方法,包括获取无源谐振元件参数与相关运算数值的第一对应关系;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计算电流有效值;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电流有效值获得在系统功率点Po的无源谐振元件电压有效值与相关运算数值的第二对应关系;根据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无源谐振元件最大电压值的最小值Umin;根据最小值Umin确定最优电容参数CE,将最优电容参数CE输入第一对应关系,获得无源谐振元件参数。该方法可有效限制系统无源谐振元件的最大电压,提高了系统整体的可靠性与安全裕度。本申请还公开了获取无源谐振元件参数的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均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658994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1116933.7

    申请日:2017-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该系统改变了极板结构,具体地,本申请提供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第一电容极板与第三电容极板相对,第二电容极板位于第一电容极板和第三电容极板之间,其中,第一电容极板和第三电容极板均为发射极板,第二电容极板为接收极板;第四电容极板和第六电容极板相对,第五电容极板位于第四电容极板和第六电容极板之间,其中,第四电容极板和第六电容极板均为接收极板,第五电容极板为发射电容极板。这种两个发射极板对应于一个接收极板,两个接收极板对应于一个发射极板的极板结构,在不增加系统空间的条件下,增大发射极板和接收极板之间的相对面积,进而可以增大该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能够传输的功率的大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